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从“活用多媒体”开始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nak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品课有较强的理论性,有些知识学生难以接受,有些理论学生较难理解,有些内容教材讲得不深、不透,有些章节枯燥乏味。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教材文本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适时、巧妙、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增强时代气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思品课;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06-0052-02
  
  现行初中思品课是按照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编排的。思品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一改传统教材方式单一、机械的局面,灵活、新颖、多样,使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参与,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中的道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同时也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抽象的理论课或大道理堆砌的说教课,显得枯燥和空洞,学生在理解上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等,在课堂中创造出一种特殊感知环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企盼等积极的学习态度,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之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思品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站”起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印象深刻,有效地创设情景,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给思品课注入活力,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巧妙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学生只有对学习思品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究的欲望,才能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导人新课,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鲁教版7年级第一课《生命最宝贵》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温家宝总理考察玉树灾情慰问灾民”的视频,当播放到温家宝总理对救灾人员多次重复的一句话“救人要紧”后导人新课。教师可以这样导人:“从温家宝总理‘救人要紧’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命的宝贵,这一节我们来一起学习‘生命最宝贵’。”从而导人新课《生命最宝贵》。这样的导入语起到水到渠成、自然过渡的教学效果。再如,在讲授鲁教版7年级第五课第一节《播种友情》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永远是朋友》的同时,屏幕上相继出现多幅交友的画面,然后教师这样导人新课:“正像歌词中所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春常留’,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那么,如何播种友情呢?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播种友情’。”然后导入新课《播种友情》。这样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集于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也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适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
  
  在课堂上,每个教师很难保证所有学生45分钟都集中精力学习。如果在学习重点、难点时,能设法让学生精力集中,这也不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与提出问题联系在一起,意识到问题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在思品课教学中,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启迪学生的思维,借助多媒体处理信息,精心选择,合理解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点,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难点。
  例如,在讲授鲁教版7年级第三课第三节《新自我新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笔者利用多媒体把大家熟知的“骆驼和羊的故事”用Flash动画处理,并配有骆驼和羊的对话。骆驼说:“我的个子高多好,能吃到高墙外面的树叶,我的本领大。”羊说:“个子矮真好,我能钻过低矮的小洞,吃到墙外边的绿草,还是我的本领大。”在骆驼和羊的争论中,引入思考题:①骆驼和羊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②从听骆驼和羊的对话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利用多媒体将声音、动画、文字等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就把视觉、听觉等都调动起来了。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学生好象观看动画片一样,如身临其境,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寓学习于娱乐之中,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化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于无形之中。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教材内容与时代气息的整合
  
  思品课教材中选用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实例,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无须讳言,也有一些实例对学生们来说既陌生又遥远。如果能把我们身边、大家喜闻乐见、活生生的实例运用于教学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鲁教版9年级第四课《全民共同富裕》时,把寿光新时代的英雄、素有“中国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之称的王乐义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一段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适时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领悟自己身边熟悉的模范人物的话语“一个村富了不算富,一个地区富了也不算富,只有全国的农民兄弟都能从蔬菜种植中得到实惠,能让全国更多的农民兄弟靠种菜富起来,才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党员才算奋斗得值”,这带有浓重寿光口音的朴素话语,使学生们感受到了英雄王乐义的伟大,领悟到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走全民共同富裕之路,才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
  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贴近学生生活中的新闻报道、视频片段与思品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用身边的事实说话,又避免了教材远离学生实际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教育的可信度。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拓宽视野,扩大容量
  
  我们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调用方便的优点,并适当引用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领会教材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数据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其加深理解与记忆,我们将这些资料制作成动画、配上声音,形象地将其表达清楚,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集于一体,为思想品德课注入了新的血液,学生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升,学生的视野明显扩大,有效增大了课堂容量,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第十二课第二节《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时,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然物种的减少,笔者把另一份“辛德勒名单”制作成有配音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用凄凉悲壮的声音读出很多已经灭绝和濒危灭绝的物种名称,让学生从自然界物种的减少中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珍爱其他生物生命的刻不容缓。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学生起到了更好的教育作用。
  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使用多媒体只是思品课教学的辅助手段,切不可让它当成教材的文本展示,也不可让它将教师捆绑在多媒体上,更不可让多媒体技术覆盖整个课堂。它只是服务于教学。如果因为使用多媒体导致学生的探究活动减少。学生的感悟很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那就偏离了我们使用多媒体的初衷,得不偿失。我们要让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作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认知工具。多媒体操作要始终围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扩大视野,增强时代气息,而不是孤立地展示技术技巧和无原则地扩大容量。所以,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的集中表现和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更应该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因此,运用必须讲究合情合理、适时适度,从而获得最佳的运用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编辑:鲁利瑞)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这也是现如今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但是,在我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下如何加强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
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学者在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将主客体协作式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根据应用对方法的要求改进了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工作。(1)构建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实际特点,提出信用评级指标选取原则,在对现有主要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2)改进权重确定方法。针对多属性综合
FeCe nanocomposite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iron contents were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as-prepared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摘要:作者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为视野,从宏观上用系统论的观点将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概括为九个要素,并初步探讨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在此基础上,用系统论的观点提出调整信息化工作思路、优化信息化工作的方法。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系统论;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新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在实验内容教学时要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结合化学知识,才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
摘要:电教媒体以其生动性、直观性、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它能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再现生活情境,传递大量信息,加大课堂容量,增加教学密度,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课堂;信息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重视技术问题,挖掘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提出选择技术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必须关注问题的七个特性,并通过一些比较典型的实例展开叙述、论证.特别强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报业十分发达,而广播电视相对弱势。近年来,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广东的电视节目在全国没有影响力”?应当说,这确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深入探讨
摘要: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学习过程轻松愉快,能切实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作者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06-0048-02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
摘要:21世纪的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者在“十一五”期间开展《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就是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技术渗透、运用到学科教学中,促进教学相长。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在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方面的探究成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