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围城》德译本中四字成语的翻译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nlongal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成语用精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生动的形象和喻义,展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翻译的难点,其中四字成语的翻译尤甚。《围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独具风格的讽刺小说,其语言运用灵活多变,小说中的成语俯首皆是,很多还起到了讽刺、幽默的作用。通过归纳《围城》德译本中四字成语的翻译策略,分析不同策略下译文的效果,以期对四字成语德译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围城》德译本;成语翻译;翻译策略
  成语作为文化负载词,其文字精炼、内涵丰富,既有源于古代寓言、历史故事和古籍中名言警句的,也有取自人民群众口语的,其中以四字成语居多。作为相习沿用的固定词组,成语在结构和形式上具有凝固型,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还常用到明喻、暗喻、转喻、夸张、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在翻译实践中,不同民族的沟通交流往往受到语言结构、文化差异与文化空缺的阻碍。成语因其文化特征显著,在翻译时尤其困难。要精确巧妙地翻译成语,译者除了须精通双语,也要充分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出处和意义、语用色彩等。《围城》中成语的灵活运用,还是原文言语幽默的重要手段,这无疑更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围城》德译本由德国汉学家、翻译家莫宜佳(Monika Motsch)完成。钱钟书在德译本的前言中评价译者“对中国近代文学,有广泛而又亲切的认识,善于运用汉语,写出活泼明净的散文……她精细地指出了谁都没有发见的一些印刷错误,以及我糊涂失察的一个叙事破绽”。译者的汉语功底及其对翻译工作的精益求精由此可见一斑。莫宜佳曾凭借其对钱钟书作品的翻译获得了法兰克福书展的翻译奖。其译本在风格上贴近原文,在翻译四字成语时运用了多种策略,在保持译文流畅的基础上,再现了原著文采斐然、幽默讽刺的风格。
  一、《围城》德译本中四字成语的典型翻译策略
  (一)使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德语熟语
  “不同的民族在描写同类事物时,往往都使用成语,但成语的性质不尽相同。译者通晓原文成语的词义,用译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翻译,既简洁明了,又恰如其分”。这样的译例在《围城》德译本中十分常見,如以下四例:
  例1:辛楣道:“哪里的话!应当同舟共济。”
  Keine Ursache, wir sitzen doch im selben Boot!
  “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战胜困难。德语熟语 “im selben Boot sitzen”不仅含义、语用层面与汉语完全一致,字面上用到的“Boot”(小船)也与汉语不谋而合。
  例2:我们新吃过女人的亏,都是惊弓之鸟,看见女人影子就怕了。
  Uns haben gerade die Frauen übel mitgespielt, wir sind gebrannter Kinder und müssten eigentlich schon vor einem weiblichen Schatten erzittern.
  “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ein gebranntes Kind sein”指有过不好的经历后变得小心谨慎,此处译文完全符合文意,因为下文所说的“看见女人影子就怕了”实际指的是赵辛楣受了情伤之后,在恋爱一事上变得谨慎了。
  例3:大概说她一向致力新闻事业,不问政治,外界关于她的传说,全是捕风捉影云云。
  in der es hie?, als begeisterte Journalistin habe sie sich nie um Politik gekümmert, gewisse Gerüchte über sie seien v?llig aus der Luft gegriffen.
  “etwas ist aus der Luft gegriffen”指某事是虚构的、实际上不存在的,与“捕风捉影”不仅喻义相同,而且还采用了相似的喻体,目的语与源语的成语高度吻合。
  例4:有时他希望聘约依然是副教授,回信可以理直气壮,责备高松年失信。
  Manchmal hoffte er, der Vertrag würde nur auf ?Assistenzprofessor“ lauten, weil er dann mit Fug und Recht den Rektor des Wortbruchs bezichtigen konnte.
  译者采用的“mit Fug und Recht”不但意义与原文“理直气壮”一致,并且也是词对的形式,与原文统一。
  有时,虽然汉语成语所用的喻体、喻词在德语中并无对应,但目的语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和生活所感自行生成相应的联想,依然可以领会原文的深刻含义,如下例:
  例5:方鸿渐笑道:“政治家聚在一起,当然是乌烟瘴气。”
  ?Natürlich stinkt es wie die Pest, wenn sich Politiker versammeln,“ grinste Hongjian.
  此例中,原文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段。上文说到“政治系的教授们在开座谈会呢,满屋子的烟”,所以“乌烟瘴气”,指空气污浊。“乌烟瘴气”还比喻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风气不正。原文是在借方鸿渐之口针砭时弊、讽刺政坛。译者用“wie die Pest stinken”(臭气熏天)既译出了“烟气”的难闻,也能使目的语读者领会到作者对时政的讽刺。
  钱钟书在《围城》中还常将成语“重词降用”,或一语双关,从而形成讽刺、幽默的效果。译者想要兼顾语义和修辞十分不易,如下例:
  例6:陆子潇这人刻意修饰,头发又油又光,深恐为帽子埋没,与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着顶。   Da Herr Lu sehr viel Wert auf seine Sch?nheit legte, verschm?ht er es, seine haar?lgepflegte Frisur mit einer Mütze zu bedecken, und ging selbst im tiefen Winter barh?uptig, denn Hüte gingen ihm durchaus über die Hutschnur.
  “不共戴天”指不愿和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极度仇恨的对象仅为帽子这一平常事物,是作者有意地将该成语降用。而其中的“戴”也与上下文中“不戴帽子”的“戴”构成了双关。译者采用的“etwas geht jemandem über die Hutschnur”这一成语中有“Hutschnur”(帽子绳)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双关,但词义仅为“对某事十分恼火,不愿再继续忍受了”,与原文的“不共戴天”相比,程度减轻,由降用所形成的幽默程度也相应的降低了。
  (二)使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德语熟语加以改动
  本小节中的翻译策略与上一小节同属一类,译者在德语中没有完全对应成语的情况下做了添加和化用等改动,译文依然比较自然、贴切,如以下两例:
  例7:是遯翁自己对她不满意,所以用这种皮里阳秋的笔法来褒贬。
  vielmehr war der alte Herr Fang selbst über sie ver?rgert und kritisierte sie durch die Blume.
  “皮里阳秋”指的是言论藏在心里、不说出来。“etwas durch die Blume sagen”意思是不直接说出来而只是暗示。译者将原本的“sagen”(说)改成了“kritisieren”(批评、褒贬),达意的同时也保留了原文的神韵。
  例8:送给女人的东西,很少是真正自己的,拆穿了都是借花献佛。
  Man schenkt Frauen selten seine eigenen Sachen, meist sind es geborgte Federn.
  “借花獻佛”比喻借用他人的物品待客或送人。德语中有成语“sich mit fremden Federn schmücken”,意为把别人的成就说成自己的,还加以吹嘘。译者巧妙地借用了其中的“Feder”来指代原文的“花”,使目的语读者也易于理解。
  (三)不加阐释的字译
  “原文成语的形象和意义明白易懂,虽然在译文语言里没有现成的说法,也可以模仿原文直接译出”。在以下两例中,译文均忠实于原文的文字、内容和语法形式,原文的修辞特色、语言风格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还原:
  例9: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Fr?ulein Sus Idealvorstellung von sich selbst war: Sch?n wie ein Pfirsich und kühl wie Eis.
  译者在合并了“桃”和“李”、“冰”和“霜”之后将原文逐词译出,保留了原文的用词、句子结构和明喻的修辞手法等语言形式。目的语读者比较容易将桃花和冰雪的自然属性分别与女人的美艳外表和冷漠气质结合起来,在直译为德语后,有关意象仍然可以被读者理解。
  例10:伙计没办法再毁尸灭迹,只反复说:“你们不吃,有人要吃——我吃给你们看”。
  Der Kellner, dem es nicht l?nger m?glich war, ?die Leiche zu vernichten und die Spuren zu tilgen“, wiederholte nur stereotyp: ?Wenn ihr es nicht esst, essen es andere... ich zum Beispiel, ich zeige es euch...“
  前文描写的是苍蝇旅馆的伙计把风肉里的蛆虫捺死,只留下油污的痕迹,被点菜的方鸿渐等人当场目击。“毁尸灭迹”一方面指伙计消除店里卫生差的证据,另一方面也是取字面意义。“句子在小说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翻译也不仅仅是把孤立的句子串联成篇章,而是要把句子置于语境中,使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上文中已有“eine Schwarz gl?nzende Spur hinterlie?”,译者在后文将“毁尸灭迹”逐词译出既在语言层面达意又在形象上传神,还保持了原文一语双关、大词小用的幽默风貌。
  而在下面两例中,为了不失去原文的生动形象,译者采用了不加阐释的直译。但顾此失彼,由于所用的德语词汇没有相似的喻义,读者就不会产生联想,原文的幽默讽刺效果便无从在译文中复现。
  例11:他的旧法兰绒外套经过浸湿烤干这两重水深火热的痛苦,疲软肥肿……
  Sein alter Flanellmantel, erst durchweicht und dann am Ofen ger?stet, war buchst?blich durch Feuer und Wasser gegangen. Er wirkte schlapp und aufgedunsen...
  “水深火热”原本比喻生活处境极端艰难痛苦。衣服遭受“浸湿”和“烤干”对应成语中的“水”、“火”,并且这种痛苦达到了“水深火热”的程度,成语的双关和降用令人忍俊不禁。“durch Feuer und Wasser gehen”只译出了字面的意义,省去了原文的修辞手法,幽默程度就减损了。
  例12:大前天早晨,该死的听差收拾房间,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把行政院淹得昏天黑地。   Vorgestern früh hatte der verdammte Diener beim Aufr?umen das Tintenfass umgekippt und die Exekutive in schwarze Nacht getaucht.
  此处的“昏天黑地”也是作者精巧的一语双关,表面是指黑墨水被洒在了写有“行政院”几个字的信封上,内里是在讽刺“行政院”的黑暗混乱。直译为“in schwarze Nacht”只保留了墨水的“黑色”这一字面形象,却缺失了暗喻意义上的“黑暗混乱”。
  (四)用单个词汇进行意译
  “对译文的‘对应’要求,不仅指译文与原文内容上的对应或相似,而且也包括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的对应或相似。当然,由于汉语和德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表达相同内容的形式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很少有完全对应或相似的表达形式”。表达形式的无法对应在成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以下两例:
  例13:鸿渐正要上甲板找鲍小姐,阿刘鬼鬼祟祟地叫“方先生”。
  Fang wollte gerade auf Deck nach Fr?ulein Bao schauen, als Ali ihn klammheimlich zu sich rief.
  例14:鸿渐回身,看见苏小姐装扮得袅袅婷婷。
  Er wandte sich zu ihr um, sie war bezaubernd angezogen.
  “鬼鬼祟祟”和“裊袅婷婷”均为AABB式的叠词,这种形式的成语在德语中无法、也无必要硬照原形式来译。使用单个词汇进行意译,译文才能流畅自然。
  “许多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词汇在翻译时,不是难在释义,而难在不易形义兼顾”。形式和结构的固定性是汉语成语的典型特点,在《围城》一书中,钱钟书还时常打破这种固定性,根据需要对成语进行临时改造,形成独特的言语幽默,如下例:
  例15:下午两点多钟,两人回来,头垂气丧,筋疲力尽,说中小学校全疏散下乡,什么人都没找到。
  Um zwei Uhr nachmittags kamen sie ersch?pft und niedergeschlagen zurück: Alle Volks- und Mittelschulen seien aufs Land evakuiert, sie h?tten niemanden angetroffen.
  原文中,作者将“垂头丧气”一词的语序调换为“头垂气丧”,原来的两个动宾结构组合变成了主谓结构组合,与下文“筋疲力尽”连在一起,实现了成语内部各成分之间和两个成语相互之间的对称、工整。这种改造在德语中近乎无法体现,因为“垂头丧气”、“筋疲力尽”本身为并列式成语,翻译时只需节译即可。若是直译,译文必然拖沓累赘。译者只能“得意”而“忘形”,用单个词汇分别意译原文的两个成语。如此一来,原作者根据表达需要而变动固定成语的妙笔巧思就无从体现了。
  (五)用自由词组进行意译
  “原文成语的形象不能翻译(即翻译出来不合适),译文语言中又无适当的成语可资类比,只好按照原文内含意思用自由词组或一个普通句子译出”。《围城》德译本中多数成语的翻译都采用这一策略。因为“成语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应传达其原型性认知义,这样既不会因字面表达的差异带给读者困惑,也不会因兼顾现实层面的译法增加过多的额外信息以使译文有‘走样’之嫌”。从效果来说,原文的意义得以体现,译文也避免了生硬牵强,如以下两例:
  例16:你们不知道出处,就不要穿凿附会。
  Wenn ihr die Quellen nicht kennt, gebt bitte keine gewagten Interpretationen.
  例17:胡说!夏天哪里有杏花水仙花,你是纸上谈兵。
  Unsinn! Wo gibt es denn im Sommer Aprikosenblüten oder Narzissen, du bist blo?er Theoretiker.
  “当译者在翻译中找不到相对应的成语或短语时,往往采取意译的方法,因而可能失去原文生动、形象的修辞色彩”[9]。《围城》德译本在用自由词组进行意译时,原文特意采用的一些修辞手段有时就不免要被牺牲掉,如下例:
  例18:咬得体无完肤,抓得指无余力。
  Seine Haut war total zerbissen, seine Finger waren kraftlos von vielen vergeblichen Fangversuchen.
  在此例中,原文用到了仿拟,依照“体无完肤”的格式仿造出“指无余力”,前后形成了对仗。将旅店中虱子跳蚤给方鸿渐等人带来的骚扰描绘得既夸张又生动,令人捧腹。汉语语言变异的魅力在德语中并无对应,仿拟和对仗在译文中不复存在,由此表达出来的言语幽默也就无法存在于译文中了。
  (六)使用国际或者至少两种文化里通用的熟语
  这种翻译策略可以理解为借用译入语或国际文化中已有的物象,“将原文成语的认知义与译入语的习语事件相整合形成译文,即在保持原文基本义不变的前提下,用新的物象来包装原成语的认知意义”[10],如下例:
  例19:鸿渐气得脸都发白,说苏文纨是半老徐娘。
  Zornesbleich bezeichnete Hongjian Fr?ulein Su als ?ltliche Sirene.
  “半老徐娘”指的是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多用贬义。“Sirene”是希腊传说中用动听的歌声勾引男性并给他们带来不幸的女人,德语中泛指美丽诱人的女人。译文保留了原意中的“漂亮”、“风韵”,把汉语中的贬义转化为了“勾引”、“带来不幸”这些负面意义。
  二、结语
  《围城》德译本在处理四字成语时灵活地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总体上达到了内容和风格的对等。汉语成语特有的修辞手段和原作者对成语的灵活运用给翻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一些幽默讽刺在德语译文中有所减损或不复存在。翻译四字成语时,或是采用两种语言中完全对等的或相似的成语,或是采用意义相同或相似的单个词汇或短语,或是将目的语熟语加以改动,或是采用意译,不一而足。各种翻译策略不可分割、相互渗透。译者需根据表达需要作出取舍,权衡各种策略,择优而用,才能使译文忠实、通顺、易懂,不仅恰当地传递出原著的思想精神,还保持原著的魅力风格。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德译本前言[J].读书,1982(12):108.
  [2]张桂贞.比喻性成语翻译方法优劣谈——以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德译本为例[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43-46.
  [3]刘丹青.英语成语的理解和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65(01):44-51.
  [4]崔钰,李文佳,罗天妮.基于量化模型的幽默语言翻译研究:以小说《围城》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2015,3(04):32-40.
  [5]桂乾元.论翻译矛盾——从《德译中国成语故事》谈起[J].上海翻译,2012(03):1-6.
  [6]王克非,王颖冲.论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6):87-93+149-150.
  [7]王寅.体认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成语英译——基于《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中国翻译,2019,40(04):156-164+190.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融入微视频,不仅能够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将微视频应用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以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微视频;初
期刊
◆摘 要: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教学中,通过游戏化内容的导入,能够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让他们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发散创造性思维,实现幼儿健康成长,这些两点而言,对于提升幼儿智力和体能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必要性出发,总结出了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模式的组织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  就目前幼儿园户外体育开展情况来看,幼儿的运动热情和积极性较低,教师缺乏高效率
期刊
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肩负管党治党根本政治责任。目前各级党组织都比较重视,一般都能把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但基层党支部在责任落实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党建工作中未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现状分析  1.党建工作基础薄弱。有些基层支部存在支部会议不按要求召开、台帐资
期刊
人们常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说:"不,蜡烛生命太短,能燃多久?蜡烛光亮太弱,可照多远?"  我担任了将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酸,甜,苦,辣樣样俱全.但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班会课,才使我真正认识了自己,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内心。  班长潘中秋首先发言了:"敬爱的老师,我们很尊敬也很爱戴您,我们也很想和您搞好关系,我们很多同学都有同感:当各科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自己心情不好时都会拿我们出气筒
期刊
◆摘 要: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国家体育总局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社会,高校的传统体育管理理念和机制已经满足不了当下的需求,而且暴露的问题数量急剧上升,在此大背景下,各大高校持续开拓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体育管理机制和教学方案,这些措施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同时能够调动他们运动的积极性,当然也能提高学生身体的机动性。本文旨在论述体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期刊
◆摘 要:英语学科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是一门基础性且十分重要的语言类学科,英语教学效果不仅决定着学生个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对我国未来的教育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目标。对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在英语教学当中创新分层教学模式,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英语;应用策略  近年来,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体育舞蹈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无论是专业体育院校学生还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在此方面学习并且发展的不为少数。以拉丁舞、街舞为例,单一元素已经无法保持其新鲜感,如何创新和改变体育舞蹈结构和模式也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主张运用将熟悉的事物模糊化,打破其固定死板认知,创造新颖认知点,完善现实主义认知的表达方法,能够从创新、展现、形式、创作、应用等五个方面对体育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新课革的普及,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贯彻落实对现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化自信,因此,各科任教老师面临着教育方式的改革。本文以高职机械专业为例,阐述高职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几点措施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机械专业;思政教学;策略建议  在当下,绝大多数机械专业的学生都属于理科生,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接受思想政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走上了农村教育舞台,给农村语文课堂带来了崭新的活力。信息化教学技术这一新型科技和语文课程的整合,让语文课程更加可视化,让教学内容多元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进而极大地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然而就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现状来看,仍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单一、应用时机把握不准确等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及时采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原有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方法思路很难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要。红色文化发源于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深入共产党人甚至是全国人民的血液中,在和平年代更是得到丰富和完善,是一种有效、宝贵的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建有机融合,有助于培养一批有信仰有担当的大学生党员,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党建;红剧大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