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优质高效课堂的探究与创建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优质高效成了当前教育的主要特征,而优质高效的课堂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阵地。因此,新课改中,优质高效课堂的探究与创建是势在必行而又刻不容缓的主要教育教学任务和要求,也是改革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切实可行的举措。
  那么,新课改下究竟如何从实际教学中探究与创建优质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着手:
  首先,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认识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必须观念先行,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学生由教师讲解到模仿再到形成学科能力,关键是靠学生本身,而不是教师。
  其次,教师要切实有效地组织好教学
  有效地组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难易适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而且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实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二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实践练习。力求做到课堂上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时间的有效安排。当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要做到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因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有效组织、营造民主课堂,创设真本、高效的教学情境,把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起来,给学生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即使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也要努力使每个教学环节更加落实目标科学的达成;绝不能只注重课堂设计的形式与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四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适时适当的激励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柱,使课堂上不出现盲区。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即使最后一名,也不抛弃,不放弃,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事实上通过我们适当的激励,可以激发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
  总之,只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有效的组织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及时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不断地探究与创建优质高效课堂,就能优质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对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受家庭文化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的限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农村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兴趣、面对挫折、自我认识、早恋问题、升学就业、家庭贫困等方面的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在小学多年来的体育工作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德育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喜欢体育课,这就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寻找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现就结合我校的实际对素质教育下学校管理作以简要分析。  一、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管理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至少包含文化氛围和文化品位两个方面,可以说是学生成才的主要课堂,学生从这里获得的知识量远远超过老
期刊
诗歌鉴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的欣赏绝不等于教师对内容的机械讲解,所以在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学会感知、体验、领略和审美。  一、整体感知诗歌  整体感知审美对象是诗歌鉴赏的第一阶段,是学生积累审美经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对照审美对象,获得审美感受,首先就得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诗,当学生受到审美对象(诗歌)已经固定了的文字符号的刺激和提示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展开类比联想,将
期刊
所谓“探究式教学”,指在教学上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自己探究问题,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把政治课的内容确立为教育的中心主题,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政治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一、更新教育观念,做探究式、开放型的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研究者、探究者的身份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教师应该以欣赏者、主持人、学习者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各中学落实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搞好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1.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主观重视不够。思想政治课是否纳入毕业升学考试,以怎样的形式实
期刊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遗传部分是整个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疑难导引,以促进教学相长。   一、正确理解和掌握遗传部分的专业术语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   系   1、正确理解和区分以下含义。    ①等位基因与相同基因;②姐妹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以及同沥染色体;③相对性状和相同性状:④纯合子和杂合子;⑤显性基因和显性性状等: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一个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提升情感的目的。  一、创设兴趣情境,让学习喜欢学习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
期刊
新时期教师管理,简言之,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师管理中,就是学校的管理要充满人性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多四少”。  一、多加鼓励,少些批评  在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怀有取得成绩、甘为人梯的崇高理想,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使其工作业绩不尽人意。此时,其本人往往已心怀愧疚,在思想上大多已自我反省,他们需要的是安慰与鼓励,作为管理者,要从正面入手
期刊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这一观点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数学教育应当努力去追求、探索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我从以下方而阐述部分教学途径和观点。  1.创没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生活情境是指把与数学内容有关的现实生活事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感受数学的实在性,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