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害死谁?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ngtou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多强烈?也许就体现在下面将要讲到的、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的那些疯狂的实验上。
  1600年:秤盘上的生活
  倘若早年就有《吉尼斯世界纪录》,圣多里奥必定位列其中:这位意大利医生在秤盘上度过的时间之长无人能及。工作台、椅子、床——他的所有一切都通过绳索与房顶上的天平装置相连接。30年间,他孜孜不倦地记录着自身体重的点滴变化,并将实验结果发表在自己的《静态医学医疗术》中。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论断是:人们所排泄的大小便重量仅占所摄取的食物重量的很小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一天吃了8磅肉和饮料,有5磅都在不知不觉中“蒸发”了。圣多里奥当年并不知道那是排汗的结果,但起码他证明了,我们拉的远没有吃的多。
  1620年:水生万物
  范·黑尔蒙特是最后一个炼金术士,他深信所有物质——石头、土、动物、植物归根结底都是由水生成的。为了验证假定,他种了一棵柳树,5年后把它从土中拔了出来,对土和柳树分别称重。结果表明:5年里,泥土只减重2盎司,而树木则比原先重了169磅零3盎司。
  结论“不言自明”,因为除了定期给小树浇水外,他没再做过什么。
  当然,黑尔蒙特对现象的解释完全错了,尽管他的实验数据无可挑剔。但这个实验为一个神秘过程的探究开了先河,而这一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1783年:飞行的羊
  法国造纸商约瑟夫和他的兄弟艾蒂安相信,燃烧产生的烟具有非凡的动力,只要把它装进一个口袋,这个口袋就能借助这团难闻的烟升上天空。
  这一年的9月19日,兄弟俩在凡尔赛宫前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绑着柳筐的大气球,柳筐里装着一只羊、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他们点起火,源源不断地把“神奇的烟”灌进气球……围观的人们惊讶地看到,气球带着柳筐和“乘客”们飞起来了。
  我们今天都已经知道,神奇的不是烟,而是受热膨胀后变轻的空气。
  一个月后,1783年10月15日,第一个人登上了气球。人类的飞行时代开始了。
  1901年:教室里的枪击案
  在柏林大学犯罪侦查学的课堂上,两个学生突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其中一个拔出枪来,“砰”,另一个倒下了……被惊吓的其他学生并不知道,那只是一支玩具手枪,而这场表演是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所做的一个实验。
  警方很快开始了对“枪击案”的调查,并要求在场的15位目击者提供口头或书面的目击证言。结果表明,这些未来的侦探或法官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准确地回忆起事件的整个过程,出错率低的为27%,高的则达到80%,甚至有几个证人杜撰了根本没发生过的情境。
  斯特恩以此证明,在法庭上,证人证词是不完全可靠的。
  1901年:灵魂重21克
  人有没有可以独立于肉体之外的灵魂?美国医生麦克杜格尔认为,如果有的话,它应该有重量,可以通过人死亡前后的重量对比来发现。于是他制造了一架精密天平。1901年4月10日21点10分,随着第一位实验对象—— 一位垂死的结核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天平失衡了!麦克杜格尔必须再加上一枚2美元硬币,才能让天平重回平衡。这枚硬币重21克。
  然而,接下来的5次实验结果十分混乱:死后重量有的下降,有的上升,还有的是先下降后上升……麦克杜格尔实在难以从中得到什么有意义的结论,最后也只得放弃。而实验唯一的“成果”是,“灵魂重21克”的说法在大众文化中经久不衰,一次次出现在小说、电影和互联网上。
  编辑/王一鸣
其他文献
一、读懂文题:聚合思维,研揣文字,准确解读题目旨意  目触作文题,第一时间从方块文字中获取的信息是决定文章生死攸关的信息,因为第一时间形成的大脑思维往往很难发生改变。第一步解读的信息错误,整篇作文的棋局定会溃不成军,解读的信息有瑕疵,作文的棋局很难完美收官。  心理暗示:考场作文和平时作文有两大本质区别:考场作文失败不起,没有纠错的退路,只能成功;考场作文是经过命题组成员深思熟虑的产物,一定有闪光
上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河边采集了许多石头。   这些石头,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又大又重;有的薄薄的,有的厚厚的;有的银闪闪,有的半透明。它们大部分是褐(hè)色的。最大的一块石头重220克,妈妈说用来当镇(zhèn)纸;最小的一块只有几克,就像一粒小豆子。   一块棕色的石头特别像一只靴(xuē)子,摸上去可光滑了,还是一只“皮靴子”呢。只可惜,它太小了,我不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