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此俱寂但余点拨音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04468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真谛在于授人以渔,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灵感启迪智慧,而不仅仅是教给知识。新课程教学强调师生的交流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要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但更应重视适时的点拨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所谓“点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点,二是启发。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语文教育家蔡澄清是这样界定的:所谓“点”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礙,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故障,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它是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点拨教学的运用。
  一、学生自学前的有效点拨
  自主学习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崇高使命是“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未来社会充满机遇与挑战,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素质。今天的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自学,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的学习活动。这时老师的点拨指导是否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前,先利用周末的时间安排学生自学。请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做好几项准备工作。
  首先,我提供了一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给学生,在学生明确二十四节气具体含义的基础上,布置学生从中选择与春天有关的一两个节气,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和故事,同时细心观察物候变化。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从中发现春天的“足迹”,感悟春天的神奇,甚至还可引发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诸多思考。
  其次,我还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如写一首诗、写一段话、画一幅画等来赞美春天,课堂上来展示。
  经此“点拨”,学生进行了有目的性的充分的自学准备,到了课堂上,我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尽量压缩老师的教学时间。只在学生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时,进行一些方向性的引导。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以听为主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多渠道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朗读教学中的有效点拨
  朗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它蕴含着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 纵观现阶段语文课堂,欣喜地发现,许多语文教师认识到“读”的重要性,“书声琅琅”也成了阅读教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静观细想,独占阅读教学“熬头”的“读”是否真的有效呢?老师的朗读教学点拨是否真正到位、真正有效呢?
  我认为进行“读后点拨”是有效完成朗读教学的良方。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要学生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要在朗读技巧上做必要的适当的点拨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
  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我爱这土地》时,就注意及时点拨学生的每一次朗读。以下是学完《我爱这土地》后的具体朗读点拨过程。
  师:请大家齐读《我爱这土地》。(学生齐读完一遍)。
  师:刚刚大家确实齐读了一遍,但也仅仅是读了一遍。如果是无心的读,读两百遍也未必有用。读的时候要带着情感去读,同时注意讲究朗读艺术及技巧。下面请同学们再一起朗读一遍。(学生再次齐读)。
  师:好,这两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第二遍有起伏,有的地方重音也表现出来了。在朗读中,要能够正确处理好重音,如“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两个短语,“激怒”应该用悲怆、有力的声音来读 ,“温柔”就要用温和、轻柔、充满爱意的语调来读。请同学们先自己小声地朗读一遍,边读边圈出各句的重音,体会一下如何才能读出作者通过诗句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各自进行朗读)。
  师:现在我们再齐读一遍,争取这一遍把诗歌的情味读出来。(学生齐读)。
  师:从语气上看,大家已经能把重音处理好了,老师再做一些提示。有标点的诗歌,朗读时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表现力和语速的把握。如“然后我死了”之前的破折号有语义转折的标示作用,因此与上一句间要有较长的停顿,不能接得快;如“常含泪水”要用升调,语气沉痛些;又如“爱得深沉……”要读得渐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诵读一遍。
  在学生自读一遍以后,我再安排学生进行再一次的齐读,效果就很棒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正是希望通过朗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来触动心灵,引起共鸣。可以说,有效的朗读点拨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理解。
  三、文本学习中的有效点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哪里有阻塞,哪里就需要疏导,“点拨”是这种疏导的方法之一。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教学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作为语文教师,在推进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在细品文本、把持课堂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做到适时点拨、点而有度,要能点在关键处、点在迷途时、点在难点处、点在冲突时。课堂中,我们就是要通过有效点拨,最大限度地激发情感,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抓住疑难问题,点拨学生把握学习重难点。   首先通过点拨激发情感,引导学生快速、主动地进入文本。多媒体的运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亮点,多媒体所独有的声、画、景能给人以全新的试听感受,这一优势在教学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展现。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学会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点拨学生,引领学生快速、主动地进入课堂教学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获得知識,获取感受。如《塞翁失马》《愚公移山》等古代寓言、成语故事,可以将现成的动画片、电影、光碟等放映给学生看,并以此导入新课,一定能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还可采用故事点拨法。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点拨学生,从而使学生快速、主动地进入新课。如《天上的街市》课前就讲述牛郎織女的故事,《皇帝的新装》课前可以让听过此故事的同学来讲一下。通过故事,不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顺利进入新课,而且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情感的教学点拨法,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样的设计,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很好地带入课堂情景当中,从而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指导课堂学习,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其次是通过点拨课文的中心思想,启发学生把握重点。我们都知道,解决好课文的重点,是一节课乃至一篇课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就一篇课文而言,抓住关键,相机引导,适时点拨,运用恰当的方法就会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如教学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最初读来,学生觉得课文冗长,头绪繁多,对课文的内容似乎不大好把握,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便采用了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课文,然后教师尝试出示思考题: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围绕这两道题尝试学习,对课文的基本内容、详略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对于第二题中的最后一问,自然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我抓住这一点,启发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各自简述对课文的理解,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最后我做总结性点拨:“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的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了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山海经》的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这样通过点拨,使学生对课文的主旨、结构层次有了确切的了解。
  通过点拨课文疑难问题,启发学生克服难点。如我在教《老王》一课时,就只抓住了文末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句话,提出三个问题:谁是幸运的人?谁是不幸者?你如何理解“愧怍”这个词语?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很快文章重点、难点内容就都抓准了。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启”与“发”和“举一反三”,实际上就是一种点拨。叶圣陶同志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上面所谈,只是教学实践中的几个举例,而不是点拨内容与方式的齐全罗列。语文教学中的点拨,内容极其丰富,方式十分灵活,它随着教学实践的扩展而拓展,不可能进行僵死的沿习,它始终在随着地点、时间、人事、教材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总的目的就是要抓住要害,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与知识障碍,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实验中学(312500)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完成的。学生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这是一种接受能力;学生通过“说”和“写”来表达思想,则是表达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要求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而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因此,应该强调师生交流,实现师生之间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种互动,就教学而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对老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一起分享、理解知识。这种互动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和方法。笔者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来自雪域高原的学生,但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笔者发现内地藏族班学生不太喜欢读书,尤其不喜欢大声朗读,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应试教育造成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月版)这句话道出了阅读之于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感悟则是阅读与写作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当阅读成为爱好,感悟成为习惯,写作就成为自然。这三者共奏,便会成就一曲和谐奔放的协奏乐章。  一、“协奏曲”之三大乐章  1.热情的快板——阅读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基础。“
期刊
许多教师认为探究学习应该是科学家的工作,而不应应用在学生身上。这样的看法主要源自于他们对探究性学习的误解,他们把探究学习与科学探究完全等同起来。所以要解开这个结,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科学探究,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是人们对各类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根据确定的课题,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经验对问题的模型进行假想与推测,并进行实验,同时根据实验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自己的假想,直至正确
期刊
自从《羚羊木雕》被选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关于这篇文章的争论,一直停留在对错是非之上。我们似乎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很多人将造成这样的矛盾的原因归结为父辈和儿女之间没能相互沟通,造成误会,最终造成了“我”和万芳之间的尴尬。但真的是沟通不畅造成了这种不和谐吗?经过反复研读之后,发现这篇文章之所以那么扣人心弦,另有其原因。  一、两个矛盾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到了两个矛盾。第一个是,爸爸妈妈
期刊
一、整体设想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上海二期课改实验版七年级第一册中的重点篇目,也是经典篇目。上海语文二期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性。以此为指导思想,笔者尝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发现”,深入感知文本内容。  笔者为《背影》一课定的授课原则是: 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尽可能以激发学生学
期刊
初中语文有一篇文章为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篇文章就叫《香菱学诗》。曹雪芹先生虽然在作品中阐述的是一个学诗的过程,其实他何尝不是在语文的学习上给我们进行了一番详细地指导呢?语文能力的提升就跟文本中的香菱一样,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品读的文章,让其在品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在感悟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这样,在阅读和写作上就可以顺利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一、品读积累  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经
期刊
《荷塘月色》是篇经典美文,一直是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鉴赏此文必须“披文以入情”,即通过朗读文章,体味文章的语言来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从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不能像过去那样死扣时代背景,先给文章下定论,或是急于把前人的评述传达给学生,造成学生思维上的定势。我们强调的是让阅读主体——学生,充分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因此,对《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不妨做一些改变 。  一、 让学生反复吟诵  教师可
期刊
本课教学以各种形式的诵读为前提,以疏通文意为基础,抓住一个“痴”字解读张岱。他的痴行显示了他的遗世独立和孤高情怀;他眼中的冬景悠远脱俗,天人合一;他心中的故国情则是深扎心底的永远的伤痛。  教学目标 :  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  3.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读懂张岱,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导入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