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53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四年级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很适应合作学习,也很注重老师的评价。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从实际间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课程标准、教案。
  教学过程:
  一、励志导入(2分)
  1.展示班级成果。
  2.出示语句的图片,学生齐读,要求声音洪亮有气势。
  二、梳理旧知(3分)
  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3)篮球每个80元,小明一共花了240元,问小明买了几个篮球?
  指名回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方式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三、开拓新知(10分)
  1.根据例题认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意义。
  出示例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幾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2.学习速度的读写法。
  师:像“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每分钟行多少米”、“每秒行多少米”都是速度。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
  通过以下3个题练习速度的读写法:
  ①燕子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可以写成:
  ②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可以写成:
  ③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可以写成:
  第一题由老师带领学习,后面的由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小结:“/”线左边表示的是路程,用的是长度单位;“/”线右边表示的是时间,用的是时间单位。
  辩一辩、分一分让学生充分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意义。
  四、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10分)
  1.课件出示: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小林每分钟走60米,他15分钟走多少米?
  师: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列出算式。
  学生列式:60×15=900(米)
  师:你知道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速度×时间=路程
  2.出示:(2)蜂鸟每秒飞行20米,飞行100米要用多长时间?
  师: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列出算式。
  100÷20=5(秒)
  师:你知道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路程÷速度=时间
  3.出示:(3)从勐腊到景洪有180千米,客车行驶需要3小时,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已知路程和时间,你知道怎么求速度吗?
  180÷3=60(千米/小时)
  师:你知道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路程÷时间=速度
  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得出: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五、课堂练习(10分)
  1.小明每分钟走300米,小明由家到学校走了5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思路。
  2.甲、乙两地相距350千米,一列火车以70千米/时的速度由甲地开出,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思路。
  六、拓展练习(3分)
  王师傅开货车去送货,去时走了4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送完货原路返回,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思路。
  七、课堂总结(2分)
  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布置:练习九第9题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主,教师潜移默化的进行组织教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整节课围绕教师的问题前进。教学中,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学生甚至能够举一反三,探索相关的知识,真正拓展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教学中有优也有愁,在本节课中,我被学生的学习氛围感染,使得教学中,各部分时间掌控不足,使得课后小结过于紧凑,学生还没有完全小结就匆匆结束了。在今后的教学时,我一定会认真掌控好时间,给孩子们多点融会贯通的时间。
其他文献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主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强,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刺激而激动、兴奋。因此,合理传设学习环境,可以引起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下面就结合案例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课题:《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
期刊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下面就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简单谈
期刊
课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粗心的小画家》。  2、能主动、积极参与歌词创编活动,自信、有表情地当众演唱歌曲。  3、通过学习歌曲,启发学生善于观察事物,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细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难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用具:电子琴、课件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湘教版小学音乐第三册第十一课《粗
期刊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期刊
教学目标:  1.本话题出现在九年级上册UNIT4,着重复习重点单词,短语,句型,问题、建议及建议信的写法。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如何向他人请求帮助以及能够根据他人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并学会写建议信。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复习本话题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请求建议和给出建议的常用句型及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语
期刊
【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一文三读:略读、跳读、细读。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用略读、跳读、细读的阅读方法来了解本文所使用的的技法并在课后写作者去尝试使用。下面开始我们的学习。  屏显材料一:曹文轩当代著名作家,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啬薇
期刊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社会信息化自然的引起了教育的信息化。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在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因此,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已成为深化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期刊
目前,初中学生厌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表现是没有兴趣,讨厌学习。这样的情况,如何改善厌学的情绪,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想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思想品德,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收到了一定效果。下面談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习热情  高尔基说:“伟大的力量来自于伟大的目的。”正确而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将来参加工作有着紧密联系
期刊
美术教学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實施美育和发展个性才能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生本教育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现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美术课教学中的最高目标。  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期刊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认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所以,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最大能力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使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抒发心中的情思,表达生活的感受,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闪现独特的、灵动的智慧,张扬个性,释放潜能。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