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v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行角巩膜伤口缝合时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37例,行角巩膜伤口缝合后5~14天再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但两组的脱盲率与脱残率相似,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但A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等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结论: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但以伤后5~14天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更加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关键词角膜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087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63例(均为单眼发病),入选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6例,男20例,女6例;B组37例,男29例,女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致伤原因、术前视力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在局麻或氯胺酮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A组行角巩膜伤口缝合时即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角巩膜伤口缝合后5~14天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结果
  后随访3~18个月。术后视力A组:低于0.05者3例,0.05~0.25者8例,≥0.3者15例,视力最低为0.02,最高为1.0;B组低于0.05者0例,0.05~0.25者14例,≥0.3者23例,视力最低为0.05,最高为1.2。手术后两组视力均明显提高,但B组与A组视力脱盲率和脱残率相似,P>0.05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并发症:A组较B组术后反应重,角膜水肿、虹膜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的发生A组均高于B组;其他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A组与B组发生率相当。随访中有7例因后囊增厚浑浊而影响视力,经用Nd:YAG激光后囊切开后视力恢复。
  
  讨论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方法,时间的选择很重要。作者认为,就诊后及时常规检查和做CT扫描或B超检查是否有眼内异物,急诊行角膜全层裂伤修补术,解除虹膜及部分晶状体浑浊皮质前粘连、瞳孔形成是首要任务。术后给予抗炎、糖皮质激素、散瞳或缩瞳(防止虹膜粘连)等治疗。等待虹膜炎症控制及角膜水肿消退后,及时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术中将晶状体皮质尽可能抽吸完全,尽量保护好残存晶状体、后囊,然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本研究显示,A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等并发症的发生均高于B组,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正确处理好伤口、防止虹膜后粘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学者对角膜穿孔伤后人工晶体植入的最佳时机意见不一,有人认为[2],角膜穿孔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急诊行清创缝合术,并于2~7天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我们采用随机临床对照方法主要着眼于比较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尽量不在伤口修复的同时做白内障摘除术,如进行手术过早,则术后并发症增多,增加再手术率;若手术过晚,则发生弱视的可能性大。仍以术后>2周为宜。术后应积极抗炎,当反应消退后早日进行弱视训练[3]
  
  参考文献
  1刘晓,沙英虹,等.角膜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方法探讨.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6,28(1):1.
  2姚震宇,王云旭,等.角膜穿孔伤并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观察.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4):489-490.
  3云波,施玉英,柴洁,等.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特点及疗效分析.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3,25(7):453.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五苓散合真武汤治疗顽固性湿疹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五苓散合真武汤化裁(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白芍、干姜、附子、黄芪、桃仁、红花、蝉
摘 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综合治疗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X线病灶不同程度吸收,实验室检查血糖控制理想,有效率90.8%,无死亡病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二者互有不利影响,积极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诊断 治疗
现采用纤溶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VBI患者80例,并经多功能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TCD)检查证实,头颅CT或MRI均阴性,排除严重心肝肾并发症者,出凝血机制障碍及有出血倾向者,血小板<8×109/L,血纤维蛋白原<1.0g/L者,血压<100/50mmHg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匙形接骨板骨折固定术  资料与方法  2005~2009年我院应用股骨近端匙形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20~76岁。按Evans分类:Ⅱ型18例,Ⅲ型20例,Ⅳ型32例,Ⅴ型10例。其中46例伴有小转子骨折。合并症:糖尿病5例,高血压15例,冠心病2例。
多层螺旋CT的出现将伴随着影像技术的重大变革,其主要优势在于该CT机具有更快速的容积扫描速度和高Z轴分辨率[1],因此明显提高了腹部血管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为直观准确评价腹部血管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因此,回顾性分析50例行MSCT三维腹部血管重建的可疑有腹部疾病的病例,拟对MSCT三维门静脉系统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门静脉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资料与方法  行MSCT腹
摘 要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经验,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3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兩组,器械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国产常州WGWB-26型吻合器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手工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器械吻合组吻合时间少于手工吻合组(30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震荡伤110例(116眼)临床分析,探讨治疗的有效方法,提出预防的建议。方法:对110例(116眼)采用一般处理,药物治疗,常规散瞳等取得良好疗效。结果:治疗后视力均≥0.1。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