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指导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从几千年前流传至今,说明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美、意境美,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多种朗读形式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语言思维能力,通過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还能促进小学生情感的升华,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朗读教学的水平不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小学生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加强语文朗读技巧指导


   1.掌握停连技巧。停连技巧就是掌握朗读的语言中声音停顿与连贯的时机。因为在朗读中各个语句之间、词组和每个字之间,都需要进行停顿或延续,在读音中断的地方就是停顿,而在声音延续的地方就是连接。停顿与连接不可随意而为,只有正确掌握其时机才能读出句子的含义。
   2.掌握重音技巧。在朗读中需要突出或者是强调某些词语时,就需要加重对这些词语的读音,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内涵或者是作者情感,因此,要掌握重音的技巧,就需要必须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正确掌握重音出现的位置。重音应用的类型也有多种,需要根据课文内容科学选择。
   3.掌握语气语调运用。语气语调的科学运用对于正确表达句子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掌握好语气的高低、快慢、强弱、虚实等,这样才能把句子的感情色彩读出来,才能使句子的读音出现高低升降的变化,才能使句子的“形”与“神”相结合。

二、多种途径拓展课外朗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方法,但仅限于课堂的朗读是远远不够的。这时需要教师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拓展朗读,以使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阅读,从而丰富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1.运用多种活动开展朗读,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由于朗读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开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多个时间段开展朗读活动。例如,可能在早读也就是让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可以选择《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能让学生重温古训,树立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能起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故事朗读,在每次语文课前,可以让学生朗读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或是其他的故事书。
   2.开展定期朗读比赛。朗读作为语文重要的阅读教学手段,本身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词汇的积累过程。它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培养学生语感、口语交流、习作素材积累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通过定期在班级开展朗读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每周或每月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朗读标兵,这样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有效评价激励学生朗读


   1.针对学生的朗读问题客观评价。在朗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泛泛的表扬激励性评价,无法给学生带来有效的帮助,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无法发挥。只有通过对学生朗读的客观评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问题,有利于学生改正朗读中的问题,逐渐让学生养成规范、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客观真实、具体而且句句到位,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朗读问题所在,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在朗读中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会让学生更加信服教师。
   2.科学激励注重发展性评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教学,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具备高超的朗读技能,而是通过朗读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语文的世界里,让学生更好感受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高尚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从而为今后的语文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朗读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激励评价要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虽然提倡表扬激励性评价,但不盲目激励,要用发展与赏识的眼光进行朗读评价。
   3.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朗读评价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相互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从而有效提高朗读教学的水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老师的范读进行评价,然后让学生说出老师的范读好不好?好在哪里?学生通过对比评价,就能较快地掌握朗读技巧。
   总之,朗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以及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等具有多重功效,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朗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朗读教学方法,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睁着眼睛画画的不少,可你听说过谁可以闭着眼睛画画吗?今天就让我带你去开开眼界吧!  这一天,老师带我们玩“盲人”画画游戏。游戏规则是,先说出你想画的东西,再戴上眼罩原地转三圈,然后在白板上画出那个东西。我们班的王芯岑真是一个幸运儿,被老师第一个叫上去画,她戴上眼罩走一步,停一步,最终还是被老师扶着走上讲台,按照老师比画的位置,她开始动笔了,画得非常冷静,一笔一画,先画了一个独木舟,上面还画了一个火
期刊
在我的课桌上,放着一个可爱、漂亮的文具盒。它是在我三年级快开学的时候妈妈送给我的。这个文具盒是用布做的,上面嵌着几朵白云,还在下雨呢!我拉开它,里面是空的,而且空间很大,我在里面放了铅笔、尺子、橡皮、钢笔和修正带。它是我重要的“小伙伴”。   每次上学,我都要用到我的文具盒。有时我会把它放在桌面上;有时,我会把它放在桌肚里。渐渐的,我已经离不开我的文具盒了。可是有一天,它找不到了,原来,我把它落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那么,如何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们的情趣尽情地展现?下面是我的一点探索: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这样不仅弱化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抹杀了
期刊
冬天的冰雪過去,  田野里升起一株株青色的火苗,  那是成片成片的麦子在灌浆。  这一批青色的火苗在风中摇曳歌唱,  因为此时此刻它们拥有这个世界。  一排排树木守卫着麦田,  燃烧着更大的火焰,笔直之中,  一簇簇青绿色的激情凝固。  火苗们挺起麦穗熟悉的脸孔,  一个个天真地挂着花粉的泪水。  天上乌云爱抚,沟里春水流连,  还有各种虫子攀爬,鸟儿啄食。  这一批过去,明年再来一批。  它们不
期刊
太阳照耀着金色的沙滩,海水翻出了雪白的浪花,一片暖洋洋的。  爹爹弄好了一只崭新的木帆船,准备出海。我们都反对:  “如今大家都机动铁船出海捕捞。这个落后了,又危险。”我说。  “他爹,你老了,别出风头了。不过弄几头鱼,玩命一样,不划算。”妈也说。  “我这次不是为了捞鱼赚钱,而是要试试以前的海上功夫。”  “一个人去无论如何都不行,万一有个闪失,谁帮忙?”我妈还是不同意。  我看着这新木船;做工
期刊
要让学生树立良好品格,形成健康心理,小学阶段很重要。思想品德课程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指导,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可以使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健康快乐。 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具有典型意义的育人课程。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心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鉴赏诗歌形象是高考考点“古诗鉴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难度并不大。但学生答题时普遍感觉难,甚至有些无所适从。主要原因是题型接触少,平时练习更少。突破本考点,关键在于掌握答题的基本原则、步骤及方法,并在教师反复示例的基础上加强训练。 一、什么是诗歌作品的形象   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这两个方面。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两种。   不过,就具体的诗歌而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对小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尤其要抓好起步,夯实写字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学习、观察、实践与反思,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激发兴趣,乐于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字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   1.丰富多彩
期刊
识字作为语文教学基础组成,引入情境化课堂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汉字,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一、创设生动游戏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是情境化课堂常见方式,不仅富有艺术性且充满情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汉字,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和质量。   首先是猜谜识字。部分学生在生字学习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