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建筑文化在传承与融合中的演变和发展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udahua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国建筑文化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成就。但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古至今它经历过文化鼎盛,也经历过毁灭性打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建筑文化在向好的趋势发展,历经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和被外国侵略者压迫奴役的中国近代社会,再到中西文化融合的时代,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借鉴外来优秀建筑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建筑文化怎样在传承与融合中演变与发展的。
  关键词:中国建筑文化;传承与融合;中西融合;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意义
  (1)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背景及概况
  五千年的历史沉淀造就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伴随着中华文明历史的发展,建筑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史前与先秦时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起源时期,如巢居,穴居都是典型的建筑文化形式。到后来中国进入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后,由于受到封建保守思想的影响,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建筑文化发展大体上是相对缓慢的,再到了中国近代,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通过军事侵略等手段打开中国国门,中国建筑文化的演变发展也进入了快速时期。
  (2)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
  中国建筑文化在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后的发展是有局限的,从隋唐五代时期社会出现了崇尚含蓄,质朴,自然之美的思想。因此唐代建筑,室内装饰,家具造型都较为飘逸,柔和。而五代时期的社会由于多国林立,分裂割据,少数民族频繁入侵中原,受此因素影响,这一时期的建筑文化类型和风格不断涌现。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延续了中国封建保守的建筑风格,没有实质性突破。同样在民族交融的宋、辽、金、西夏时期,重文轻武,理学盛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建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受这一时代审美的影响,宋代建筑的尺度规模有所缩小,在宫殿建筑上,不仅大尺度的宫殿组群已不多见,而且斗拱尺度缩小,建筑设计也趋于精细。再到元、明、清时期,中国建筑文化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元代统治时期,结束了中国境内政权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在建筑文化方面,各民族文化和工艺交流带来了新的影响因素,使中国建筑呈现若干新趋势,如:高足家具出现了罗锅帐,高束腰等新的做法;也出现了缩桌面这样的新品种。同样明、清代家具样式用材也较广泛,装饰丰富,充分应用雕、描等工艺手段,在建筑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中国建筑文化中西融合的矛盾与现状
  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封建制度带来的局限,由于受历代重视礼制建筑的影响,新型设计因素在牵制下始终无法茁壮成长,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建筑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中国建筑文化在封建社会时期的演变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与突破。归根到底还是受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思想的影响。因此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建筑界先进人士开始学习西方,学习具有现代化思维的建筑设计理念,促使形式向近代化方向演变。如我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将我国建筑时期做了大致分类其中民国时期就被先生独立划分出来的一个时期,用另一句话说也就是西方建筑文化传播时期。可见西方建筑文化在谋中程度上的确有效的促进了中国建筑设计的转型,带来了积极影响。但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积极因素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中西文化受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建筑用材,布局,用途等方面都具有差异,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在传承与融合中所面临的矛盾与挑战。
  三、中国建筑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建筑文化的未来发展道路还有很长,因为每一种风格的建筑都是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沉淀才能延续下来,而且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和制约。想要变化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因此,在分析了中外建筑文化差异和冲击的基础上,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
  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西方建筑多元化的思潮传入,以及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的不断涌现,中国的一些建筑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如: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天津近代建筑的发展、南京民国建筑的设计,这些都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优秀产物。
  中国建筑文化在未来发展中必须传承和延续本土的特色文化,将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更充分的体现出来。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建筑文化依旧面临挑战:有的盲目学习西方特色的政策,许多地区由于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已经开始逐渐丧失本土民族特色。我国建筑文化的“本土性”和“国际性”分辨不够清晰,开发商也受到外来建筑设计开放性的影响,盲目的追求外来建筑文化。所以,建筑在学习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必须追求本土特色。
  建筑的风格与特质反映出人民的素质和价值取向。中国建筑文化比较重视人文道德,交流融合。同时建筑特色具有含蓄、和善、仁慈等多种风格。是在地理位置、历史背景、风土人情、气候变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这是别的任何文化所不可取代的。要想使中国文化精益求精吸收外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吸收的过程绝不能脱离传统。应提高警惕,发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自觉推动建筑文化的延续发展。我们只有对深层文化思想有更高层次的诠释,才会使中国建筑文化更具活力,丰富多彩。要做到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就不能是对资源的粉饰和照搬,假古董是难以契合时代的,我们对于中国建筑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在传承与继承中发展的,作为设计师要透过文化历史符号,结合外来优秀思想,勇于创新,做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建筑文化又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国人文化信仰的庙宇,铭刻历史丰碑和文化灵魂的殿堂,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习好的经验,好的管理,好的理念。在传承与融合中对中国建筑文化进行很好的建造,实现创新性飞跃发展,让中国建筑能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王瑜,華南理工大学,2012
  [2]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天津近代建筑发展研究,王苗,天津大学,2013
  [3]南京民国建筑艺术研究,冯琳,西安美术学院,2018
  [4]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刘叙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中外室内设计简史,郭承波,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姚欢欢,女,汉族,(2002-)山东青岛人,山东农业大学本科在读学生,在艺术学院学习设计学类。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正发展地越来越快,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提高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以此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已经成为业内人士面临的一项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在下面探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基础  地基指的是在兴建建筑物时,岩土中某一范围内由于建筑物荷载导致原来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这部分岩土体就叫做地基,地基一般分为天
期刊
摘要:建设项目继续增加。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必须与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控制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建设质量,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筑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质量。 为了提高房屋设计的整体质量,必须注意预防和控制常见的质量问题。因此,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施工中常見的质量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采取具体措施, 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设项目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明代建筑的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明代建筑构件装饰特征分析,找出明代建筑构件的装饰艺术规律,探究明代建筑构件装饰的发展与演进。  关键词:明代建筑;建筑构件;装饰艺术  一、引言  这一时期由于砖的生产技术改进,琉璃制作技术提高,中国建筑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特点已达到成熟阶段,木构架技术在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和斗拱装饰化三个方面有所发展。明代的建筑风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明初的建筑风
期刊
摘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将对建设项目整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一般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不能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充分了解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各个技术要点,从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开始,加强对所有施工程序的管理和监督,以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本文介绍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并讨论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重点。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期刊
摘要: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是指通过在房屋建筑中采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来提高房屋建筑地基的渗透性或变形特性,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地基的承载力的过程。根据对各种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房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复杂性,难度和潜力,这就需要施工现场技术人员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以确保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作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许多大城市中,高层建筑已经屡见不鲜。在很多城市中,许多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渗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对此,虽然我国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但是一直没有彻底解决该问题,这不仅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有巨大的影响,也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了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分析的重要性与目前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从而为我国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做出指导。  关
期刊
摘要: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简称。即是利用网络建立起工程施工的数字化模型,并对其工程施工项目进行设计、运营以及后期维护等一系列辅助操作。BIM技术自身具有可视化程度高、数据信息整合性强等特点。因此,对它的推进也势必会加快和实现我国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全面发展升级。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  BIM技术具有准确、模拟、直观、三维数字化等多项技术特点,将设计和管理工作与建
期刊
摘要:项目成本预算管理非常系统和有效。其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可以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提高企业的当地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建设效率。但是,由于许多建筑公司的项目预算控制管理中存在许多缺陷,经常会发生超出预算的项目成本。通过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根据工程进度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该项目的调整,实现了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本文分析并阐述了项目成本动态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水
期刊
摘要:路桥建设和养护是满足城市化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道路和桥梁建设中,路面平整度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它关系到路面的质量和外观以及人们出行的舒适性。有许多因素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有些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有些是由机械性能引起的。为了改善市政道路和桥梁建设中的沥青路面平整度,本文简单分析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控制
期刊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就是指对园林与风景的规划设计,其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以及人工景观两种,对景观的合理设计能够展现出独特的园林风格。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进一步分析了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在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设计风格;园林景观设计;自然景观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使得园林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而园林建设中,景观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其设计风格直接影响到园林的观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