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来源 :石油天然气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uohu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北地区龙潭组发育一套富有机制泥页岩,主要分布在苏北东部地区,为滨岸沼泽相沉积,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微裂缝和微孔隙较为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黏土为主,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和伊-蒙间层为主。泥页岩具有良好的气体吸附能力。泥页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破坏性,且研究区构造运动并未对页岩气藏造成大的破坏,保存条件良好。依据页岩气的生成条件,结合泥页岩的厚度、有机碳质量分数、成熟度、埋深指标,采用叠合法对有利区进行预测,初步预测海安-如皋市-带为有利
其他文献
标题化合物(C30H35N3)以4-甲基苯甲醛、环十二酮和3-甲基-1-苯基-1 H-吡唑-5-胺,在三氟乙酸和醋酸的作用下,经微波辐射合成得到.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锡苯和铅苯的[2+2],[4+2]及[4+4]二聚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剖面,考察了Sn(Pb)原子上的2,4,6-三甲基苯基(Mes)取代基对反应势能剖面的影响.研究结果
以乙酰丙酮和1R,2R-环己二胺进行缩合得到N,N′-双(乙酰丙酮)-1R,2R-环己二胺的Schiff碱配体L,再将配体L与La(NO3)3·6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LaL3(NO3)3·H2O]n,并用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1个新的Keggin基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u2(Dfo)6(SiMo12O40)],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化
借助谷氨酸的辅助,采用沉淀法于室温制备出ZnSnO3纳米晶簇,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比表面积分析(BET)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样品对刚果红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的水平上系统研究了CaSin(n=1-10)团簇的几何构型、稳定性与光谱(红外与拉曼)性质.研究结果表明,CaSin团簇构型是在CaSin-1构型
采用DFT,HF,CIS和TDDFT等方法对5个吡啶取代蒽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光谱及电荷注入传输性能进行了计算与研究.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的结构变化发生在相邻基团之间的二面角,电子光谱变
合成甲基苯磺酰化蛋氨酸配合物[La(p-methBsMetH)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TD-DTG及摩尔电导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非等温条件下,采用Achar的微分法和Coats
以1,10-邻菲咯啉为原料,经三步反应生成了标题化合物,化合物经^1H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24828(16)nm,b=1.18534(15)nm,c=1.37542(16)nm,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