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
“一律”“一概”和“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三个副词。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这三个副词的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一些其他的虚词著作也基本因循了《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说法。我们就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主要依据简要地介绍一下它们作为范围副词的用法。
1.1 “一概”的用法
“一概”是总括范围的副词,表示没有例外。后面接两个以上的单音节词。它又有两个用法:
1.1.1 一概+动词。如:
(1)不分好坏,我都一概要。(现代汉语八百词)
(2)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同上)
1.1.2 一概+形容词。如:
(3)这些事我一概不清楚。(现代汉语八百词)
(4)心、肺、血压一概正常。(同上)
1.2 “一律”的用法
总括范围的副词,表示没有例外。后面要求至少有两个音节。它有三个用法:
1.2.1 一律+动词。如:
(5)所发文件会后一律回收。
(6)损坏公物一律照价赔偿。
1.2.2 一律[+是]+名。
(7)到会的少先队员一律[是]白衬衫蓝裤子。
1.2.3 一律+形。比较少见。
(8)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
1.2.4 “一律”在句中修饰名词成分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当中含有一个动词,只是动词省略了而已。 例如:
(9)来的三个人,一律长衫。(“一律”后省略了动词“是”)
(10)屋里的家具,一律新的。(同上)
1.3 “都”的用法
表示总括全部。除问话以外,所总括对象必须放在“都”前。它又有几个用法:
1.3.1 所总括的对象可以用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如:
(11)给谁都行。
(12)我什么都不要。
1.3.2 所总括的对象可以用连词“不论”“无论”和“不管”连接。
(13)不论大小工作,我们都要把它做好。
(14)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非常认真。
1.3.3 问话时总括的对象(疑问代词)放在“都”后。
(15)你都去过哪儿?
(16)你刚才都说了些什么?
2.“一律”和“一概”的相同点和区别
2.1 “一律”和“一概” 的相同点
“一律”和“一概”都可以在句子中作状语总括前面的成分,表示“全部、全都没有例外”的意思。如:
(1)今天是周一,所有的学生一律要参加升旗仪式。
(2)中国菜我一概都吃。(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3)公家的财物一律不许破坏。
(4)他很宽容,对别人对他的议论一概不会放在心上。
在很多情况下,“一律”和“一概”的用法有相同之处,可以互换。如:
(5)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一律自理。
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一概自理。
(6)所有的动物园一律是要收费的。
所有的动物园一概是要收费的。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一律”和“一概”在很多时候用法、意义是相同的。通过对这些例句的分析可以得出两者的一些相同点:
2.1.1 “一律”和“一概”在概括对象时都表示没有例外。如:
(7)水电费一律要收齐。
(8)所欠费用一概要在规定时间内补交!
2.1.2 两者所概括的成分都是复数,没有单数的。如:
(9)违规电器一概/一律要没收(这里违规电器不止一样)
(10)*这件书桌我一概/一律喜欢。
2.1.3 所概括的成分必须要放在“一律”“一概”前。如:
(11)*我一概/一律喜欢吃中国菜。
(12)中国菜我一概/一律喜欢吃。
这两个副词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句子是“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同时使用“一概”“一律”。如:
(13)*他把妈妈包的饺子一概/一律吃光了。
(14)*妈妈包的饺子被他一概/一律给吃光了。
2.2 “一律”和“一概”意义上的区别
虽然“一律”和“一概”意义相近,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是不能互用的。如:
(15)*春节的时候,孩子们一概喜欢穿新衣服。
春节的时候,孩子们一律喜欢穿新衣服。
(16)这些人一律是从上海过来的。
*这些人一概是从上海过来的。
(17)开运动会时,所有的同学一律要到场。
*开运动会时,所有的同学一概要到场。
(18) 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概齐全。
*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 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律齐全。
通过对上面例句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律”和“一概”的一些不同之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一律”而不能用“一概”、什么情况下可用“一概”而不能用“一律”。笔者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点:
2.2.1 当句中总括的对象为动作的发出主体——人时,多使用“一律”而不用“一概”。如:
(19)每个人胸前一律佩带着红领巾。
*每个人胸前一概佩带着红领巾。
(20)开家长会时,每位学生的家长一律要参加。
*开家长会时,每位学生的家长一概要参加。
2.2.2 当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表示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表总括范围的副词只是客观的总括和罗列多个对象时,可使用“一概”而不使用“一律”。如:
(21)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一概齐全。
*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一律齐全。
(22)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 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概齐全。
*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律齐全。
(23)语文、政治、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一概属于社会科学。
*语文、政治、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一律属于社会科学。
总的说来,“一概”和“一律”在意义上的差别是由两者概括的不同对象及不同的概括方式造成的。概括的对象侧重于人时就应使用“一律”,而罗列多个客观对象时,“一概”就使用得较为频繁了。
2.3 “一律”和“一概”用法上的区别
“一律”和“一概”的用法在引言里了作了一些详细说明,譬如“一律”“一概”后面都必须接两个以上的单音节词。如:
(24)借书一概/一律凭借书证。(“借书证”是三个音节的词)
(25)凡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我们一概/一律反对。(“反对”是两个音节的动词)
“一律”“一概”后面还可以接动词、形容词(“一律”后面跟形容词的情况较少)如:
(26)心、肺、血压一概/一律正常。
以上是“一概”“一律”用法上的一些相同点,那么它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点呢?通过以下例句加以分析说明。如:
(27)床上用品,一律八折。
*床上用品,一概八折。
(28)闲话一概不提。
*闲话一律不提。
可以看出,“一律”后可以直接跟名词性成分,而“一概”不能跟名词性成分;“一概”后面可以跟表否定的副词,“一律”则不能直接跟表否定的副词。
3.“都”和“一律”“一概”的相同点和区别
3.1 “都”和“一律”“一概”的相同点
在一些情况下,“都”和“一律”“一概”能互换使用。如:
(1)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一律自理。
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一概自理。
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都自理。
(2)所有的动物园一律是要收费的。
所有的动物园一概是要收费的。
所有的动物园都是要收费的。
在一些情况下,“都”和“一律”可互换使用。 如:
(3)他们一律喜欢打篮球。
他们都喜欢打篮球。
(4)每个人胸前一律佩带着红领巾。
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红领巾。
在这种情况下,“都”和“一概”可互换使用。 如:
(5)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一概齐全。
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都齐全。
通过对以上例句的分析,我们能够找出它们的一些相同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3.1.1 当总括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或是要执行的客观的规章或制度时,“一律”“都”和“一概”在表总括范围时可以互换使用。如:
(6)凡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我们一律反对。
凡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我们一概反对。
凡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我们都反对。
(7)大街上贴的一律是广告。
大街上贴的一概是广告。
大街上贴的都是广告。
3.1.2 当总括的对象是从主观的人出发,并强调主观的统一一致而没有例外或每一个体都统一无例外时,表总括范围的副词“一律”和“都”可互换。如:
(8)他们每个人都拿着劳动工具。
他们每个人一律拿着劳动工具。
(9)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要去上学。
不管刮风下雨,他们一律要去上学。
3.1.3 当总括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而表总括范围的副词只是客观地总括罗列前面的多个事物时,“一概”和“都”可互换。如:
(10)房子里家具很齐全,电视、洗衣机、空调等一概齐全。
房子里家具很齐全,电视、洗衣机、空调等都齐全。
3.2 “都”和“一律”“一概”意义上的区别
在有些情况下,“都”不能和“一律”“一概” 互换使用。在某种情况下不可以和“一律”互换,某种情况下不可以和“一概”互换。我们通过具体事例来分析。
“都” 和“一概”不能互换使用的情况。如:
(11)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红领巾。
*每个人胸前一概佩带着红领巾。
(12)孩子们手里都拿着玩具。
*孩子们手里一概拿着玩具。
“都”不能和“一律”互换的情况。如:
(13)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电器乃至宠物食品,都齐全。
*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律齐全。
(14)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都齐全。
*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一律齐全。
通过对上述例句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都”和“一律”“一概”的不同之处:
3.2.1 当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表示主观愿望或从主观的人出发,并强调主观的统一一致而没有例外或每一个体都统一无例外时,表总括范围的副词“一概”和“都”不可互换。
3.2.2 当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表示客观存在的事物时,而表总括范围的副词只是客观地总括前面的多个事物,而不带要执行任何客观规章制度时,“一律”和“都”不可互换。
3.3 “都”和“一律”“一概”的用法上的区别
“都”和“一律”“一概”在用法上的区别除了引言里所介绍的“都”的一些特殊用法外,最大的不同还在于作为表范围的副词的用法,除总括对象为物和人皆可外,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都”可以用于表将来时态的句子里,而“一律”“一概”则多用于一般现在时态,或者没有表明明确的时态。如:
(15) 这两篇文章都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这两篇文章一律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这两篇文章一概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16)他的乘车费用单位都将给他报销。
*他的乘车费用单位一律将给他报销。
*他的乘车费用单位一概将给他报销。
(17)我的钱两个月后都将用完了。
*我的钱两个月后一律将用完了。
*我的钱两个月后一概将用完了。
4.结束语
我们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副词“一律”“一概”和“都”的相同点和区别,掌握了它们的一些用法,可以作为今后区别类似意义相近的副词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55、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商务印书馆,1996.
[2]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2004.
[3]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5]华南师范学院编写组.现代汉语虚词[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陈健,重庆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一律”“一概”和“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三个副词。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这三个副词的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一些其他的虚词著作也基本因循了《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说法。我们就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主要依据简要地介绍一下它们作为范围副词的用法。
1.1 “一概”的用法
“一概”是总括范围的副词,表示没有例外。后面接两个以上的单音节词。它又有两个用法:
1.1.1 一概+动词。如:
(1)不分好坏,我都一概要。(现代汉语八百词)
(2)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同上)
1.1.2 一概+形容词。如:
(3)这些事我一概不清楚。(现代汉语八百词)
(4)心、肺、血压一概正常。(同上)
1.2 “一律”的用法
总括范围的副词,表示没有例外。后面要求至少有两个音节。它有三个用法:
1.2.1 一律+动词。如:
(5)所发文件会后一律回收。
(6)损坏公物一律照价赔偿。
1.2.2 一律[+是]+名。
(7)到会的少先队员一律[是]白衬衫蓝裤子。
1.2.3 一律+形。比较少见。
(8)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
1.2.4 “一律”在句中修饰名词成分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当中含有一个动词,只是动词省略了而已。 例如:
(9)来的三个人,一律长衫。(“一律”后省略了动词“是”)
(10)屋里的家具,一律新的。(同上)
1.3 “都”的用法
表示总括全部。除问话以外,所总括对象必须放在“都”前。它又有几个用法:
1.3.1 所总括的对象可以用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如:
(11)给谁都行。
(12)我什么都不要。
1.3.2 所总括的对象可以用连词“不论”“无论”和“不管”连接。
(13)不论大小工作,我们都要把它做好。
(14)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非常认真。
1.3.3 问话时总括的对象(疑问代词)放在“都”后。
(15)你都去过哪儿?
(16)你刚才都说了些什么?
2.“一律”和“一概”的相同点和区别
2.1 “一律”和“一概” 的相同点
“一律”和“一概”都可以在句子中作状语总括前面的成分,表示“全部、全都没有例外”的意思。如:
(1)今天是周一,所有的学生一律要参加升旗仪式。
(2)中国菜我一概都吃。(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3)公家的财物一律不许破坏。
(4)他很宽容,对别人对他的议论一概不会放在心上。
在很多情况下,“一律”和“一概”的用法有相同之处,可以互换。如:
(5)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一律自理。
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一概自理。
(6)所有的动物园一律是要收费的。
所有的动物园一概是要收费的。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一律”和“一概”在很多时候用法、意义是相同的。通过对这些例句的分析可以得出两者的一些相同点:
2.1.1 “一律”和“一概”在概括对象时都表示没有例外。如:
(7)水电费一律要收齐。
(8)所欠费用一概要在规定时间内补交!
2.1.2 两者所概括的成分都是复数,没有单数的。如:
(9)违规电器一概/一律要没收(这里违规电器不止一样)
(10)*这件书桌我一概/一律喜欢。
2.1.3 所概括的成分必须要放在“一律”“一概”前。如:
(11)*我一概/一律喜欢吃中国菜。
(12)中国菜我一概/一律喜欢吃。
这两个副词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句子是“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同时使用“一概”“一律”。如:
(13)*他把妈妈包的饺子一概/一律吃光了。
(14)*妈妈包的饺子被他一概/一律给吃光了。
2.2 “一律”和“一概”意义上的区别
虽然“一律”和“一概”意义相近,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是不能互用的。如:
(15)*春节的时候,孩子们一概喜欢穿新衣服。
春节的时候,孩子们一律喜欢穿新衣服。
(16)这些人一律是从上海过来的。
*这些人一概是从上海过来的。
(17)开运动会时,所有的同学一律要到场。
*开运动会时,所有的同学一概要到场。
(18) 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概齐全。
*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 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律齐全。
通过对上面例句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律”和“一概”的一些不同之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一律”而不能用“一概”、什么情况下可用“一概”而不能用“一律”。笔者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点:
2.2.1 当句中总括的对象为动作的发出主体——人时,多使用“一律”而不用“一概”。如:
(19)每个人胸前一律佩带着红领巾。
*每个人胸前一概佩带着红领巾。
(20)开家长会时,每位学生的家长一律要参加。
*开家长会时,每位学生的家长一概要参加。
2.2.2 当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表示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表总括范围的副词只是客观的总括和罗列多个对象时,可使用“一概”而不使用“一律”。如:
(21)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一概齐全。
*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一律齐全。
(22)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 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概齐全。
*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律齐全。
(23)语文、政治、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一概属于社会科学。
*语文、政治、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一律属于社会科学。
总的说来,“一概”和“一律”在意义上的差别是由两者概括的不同对象及不同的概括方式造成的。概括的对象侧重于人时就应使用“一律”,而罗列多个客观对象时,“一概”就使用得较为频繁了。
2.3 “一律”和“一概”用法上的区别
“一律”和“一概”的用法在引言里了作了一些详细说明,譬如“一律”“一概”后面都必须接两个以上的单音节词。如:
(24)借书一概/一律凭借书证。(“借书证”是三个音节的词)
(25)凡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我们一概/一律反对。(“反对”是两个音节的动词)
“一律”“一概”后面还可以接动词、形容词(“一律”后面跟形容词的情况较少)如:
(26)心、肺、血压一概/一律正常。
以上是“一概”“一律”用法上的一些相同点,那么它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点呢?通过以下例句加以分析说明。如:
(27)床上用品,一律八折。
*床上用品,一概八折。
(28)闲话一概不提。
*闲话一律不提。
可以看出,“一律”后可以直接跟名词性成分,而“一概”不能跟名词性成分;“一概”后面可以跟表否定的副词,“一律”则不能直接跟表否定的副词。
3.“都”和“一律”“一概”的相同点和区别
3.1 “都”和“一律”“一概”的相同点
在一些情况下,“都”和“一律”“一概”能互换使用。如:
(1)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一律自理。
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一概自理。
来回旅费和食宿费用都自理。
(2)所有的动物园一律是要收费的。
所有的动物园一概是要收费的。
所有的动物园都是要收费的。
在一些情况下,“都”和“一律”可互换使用。 如:
(3)他们一律喜欢打篮球。
他们都喜欢打篮球。
(4)每个人胸前一律佩带着红领巾。
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红领巾。
在这种情况下,“都”和“一概”可互换使用。 如:
(5)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一概齐全。
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都齐全。
通过对以上例句的分析,我们能够找出它们的一些相同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3.1.1 当总括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或是要执行的客观的规章或制度时,“一律”“都”和“一概”在表总括范围时可以互换使用。如:
(6)凡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我们一律反对。
凡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我们一概反对。
凡是他提出来的意见,我们都反对。
(7)大街上贴的一律是广告。
大街上贴的一概是广告。
大街上贴的都是广告。
3.1.2 当总括的对象是从主观的人出发,并强调主观的统一一致而没有例外或每一个体都统一无例外时,表总括范围的副词“一律”和“都”可互换。如:
(8)他们每个人都拿着劳动工具。
他们每个人一律拿着劳动工具。
(9)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要去上学。
不管刮风下雨,他们一律要去上学。
3.1.3 当总括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而表总括范围的副词只是客观地总括罗列前面的多个事物时,“一概”和“都”可互换。如:
(10)房子里家具很齐全,电视、洗衣机、空调等一概齐全。
房子里家具很齐全,电视、洗衣机、空调等都齐全。
3.2 “都”和“一律”“一概”意义上的区别
在有些情况下,“都”不能和“一律”“一概” 互换使用。在某种情况下不可以和“一律”互换,某种情况下不可以和“一概”互换。我们通过具体事例来分析。
“都” 和“一概”不能互换使用的情况。如:
(11)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红领巾。
*每个人胸前一概佩带着红领巾。
(12)孩子们手里都拿着玩具。
*孩子们手里一概拿着玩具。
“都”不能和“一律”互换的情况。如:
(13)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电器乃至宠物食品,都齐全。
*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衣服、食品、电器乃至宠物食品,一律齐全。
(14)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都齐全。
*房子里,水、电、气、电话、电视、家具乃至锅碗瓢盆一律齐全。
通过对上述例句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都”和“一律”“一概”的不同之处:
3.2.1 当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表示主观愿望或从主观的人出发,并强调主观的统一一致而没有例外或每一个体都统一无例外时,表总括范围的副词“一概”和“都”不可互换。
3.2.2 当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表示客观存在的事物时,而表总括范围的副词只是客观地总括前面的多个事物,而不带要执行任何客观规章制度时,“一律”和“都”不可互换。
3.3 “都”和“一律”“一概”的用法上的区别
“都”和“一律”“一概”在用法上的区别除了引言里所介绍的“都”的一些特殊用法外,最大的不同还在于作为表范围的副词的用法,除总括对象为物和人皆可外,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都”可以用于表将来时态的句子里,而“一律”“一概”则多用于一般现在时态,或者没有表明明确的时态。如:
(15) 这两篇文章都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这两篇文章一律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这两篇文章一概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16)他的乘车费用单位都将给他报销。
*他的乘车费用单位一律将给他报销。
*他的乘车费用单位一概将给他报销。
(17)我的钱两个月后都将用完了。
*我的钱两个月后一律将用完了。
*我的钱两个月后一概将用完了。
4.结束语
我们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副词“一律”“一概”和“都”的相同点和区别,掌握了它们的一些用法,可以作为今后区别类似意义相近的副词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55、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商务印书馆,1996.
[2]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2004.
[3]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5]华南师范学院编写组.现代汉语虚词[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陈健,重庆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