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形成和分布理论探讨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方法,以叠合盆地构造多阶段演化和油气多期成藏过程为主线,揭示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在(曾)深埋和长(多)期构造差异性作用下油气的形成和分布理论。研究提出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形成的四中心耦合成藏理论及油气分布的三级三元联控理论。认为天然气藏的形成是在多期构造作用控制下由油气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的耦合关系决定的,“三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决定了油气的最终分布;盆地级别(第一级)的三元素(烃源岩发育、有机
其他文献
针对灰质泥岩影响储层预测的问题,以孤北洼陷沙三中亚段为例,提出一种有效剔除灰质泥岩影响的储层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对比常规测井曲线,认为声波时差、密度、自然伽马、自然
纳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ns-LIBS)技术是一种元素分析新技术,已逐步在各行业投入应用,与传统元素分析技术相比,具有分析速度快、可分析元素全、样品预处理简单等优势。利用自主搭
廿载春秋、风雨兼程,《中国石油勘探》及其前身《勘探家》自1996年8月创刊以来,已走过了2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20年来,本刊始终坚持客观展示“中国油气勘探战略、勘探思路方法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319个实际测试的长6油层组地层水分析资料,研究了地层水类型、化学成分、离子比例系数、矿化度特征及其平面分布规律,揭示了地层水特征与油藏聚集保
潭口地区属于极具盐湖盆地特色的一个大型盐隆构造,其结构构造十分复杂。近年来通过对潭口地区结构构造及演化开展再认识,认为潭口地区具有盐湖特色的s形嵌入构造。结合已有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