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EGFP细胞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基因编辑体系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d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更好地评价基因编辑效率,满足高通量筛选应用中快速、高效的检测要求,在细胞上建立一个原位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检测荧光蛋白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评价CRISPR系统在细胞中的基因编辑情况,然而这一方法的效率受限于荧光蛋白较长的半衰期.方法:将鸟氨酸脱羧酶降解结构域(含PEST序列)与EGFP融合,通过慢病毒系统感染HEK-293T细胞,获得了表达单拷贝、EGFP-PEST报告基因的稳转细胞系.结果:与EGFP相比,EGFP-PEST在细胞内的降解速度明显加快,荧光水平在4h内显著降低.利用该模型比较了3种商品化脂质体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效率,能够在2~4d实现定性和定量评价.结论:这一模型能够快速、灵敏地指示基因编辑效果,可以用于不同CRISPR系统或新递送工具的高通量筛选和评价.
其他文献
目前世界多国掀起了第二次深空探测热潮.火星是人类重点关注甚至有移民愿望的行星.美国2018年发射了“洞察”号前往火星探测其内部结构,其科学目标是理解火星形成和演化过程.
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火星因其表面丰富的古代水活动历史和可能保存的古生命迹象,从而成为太阳系深空探测的主要目标之一.火星和地球的早期演化过程相似,但目前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国际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多种肠杆菌科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
鉴定小分子药物的靶蛋白对于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药物副作用至关重要.传统方法需要对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共价交联,可能会导致药物活性的改变.目前已经发展多种无需化学修饰
微针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在透皮给药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近些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蓬勃兴起,微针在生物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关注.通过微针提取血液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