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之间的比较与对比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机长》的上映,这部少见的国产灾难片在中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中国机长和美国在2016年发行的电影萨利机长的故事相似,因此这两部电影正在逐渐并越来越多地被讨论。
  但是,即使《中国机长》和《萨利机长》都改编自真实的飞机事故,但根据中美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文化观念,两部作品在同一主题上仍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因此,为了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这两部电影,作者将尝试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对比。
  机长讲述了一个故事,四川航空3U8633机组执行飞行任务时,遇到极为罕见的危险,就是座舱挡风玻璃破裂并掉落,并且在10,000米的高度释放了座舱压力。刘传健上尉在手动驾驶中苦苦挣扎,但仍然只有很少的仪器在运转。机组人员设法确保船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1]
  至于萨利机长,它的故事是关于切斯利·萨利·苏伦伯格上尉驾驶美国航空1549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飞机在飞行时被一群鸟击中,这导致两个引擎同时关闭,飞机完全失去了动力。在確认他无法到达附近的任何机场之后,萨利决定强制降落在哈德逊河上。然后,所有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幸存了下来。 [2]
  根据克卢霍恩(Kluckhohn)和斯特罗德贝克(Strodtbeck)(1961)的价值观取向理论中的人性取向,美国人认为人不仅有善良的一面,还有邪恶的一面。当然,无论将人性视为善还是恶,都可以说他们接受人性的多变。确实,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付出足够的努力,美国人相信人类和人类社会会变得趋于完美。美国人也看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而人显然是隔阂的罪魁祸首。但是就中国人而言,他们倾向于相信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并受到命运和自然环境的驱动和控制。[3]
  因此,在这些电影中,第一个区别是,《中国机长》的中国导演倾向于描绘可怕的灾难,并将飞机事故作为主要冲突,而《萨利机长》则强调社会舆论和问责制之后的复杂困难。事故。在中国人看来,这场灾难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可预测力量造成的,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机长仍然勇敢地挽救了每位乘客。原因之一是中国的政治和道德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人们的情感成为英雄的崇拜。结果,电影中几乎每个人都是好人甚至圣人。但是,从美国导演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愿意挖掘事故背后的人为原因。正如以上理论所指出的,人们显然被认为是事故的诱因。因此,必须有一个反面形象(保险公司)来揭露真相,换句话说,就是要推动这一阴谋。而且,“邪恶的”保险公司可能正在尝试查找Sully犯下的一些操作错误,以避免更多的赔偿。这种情节也间接证明了美国人倾向于认为人性是多变的。
  除了价值取向理论外,还与格里特·霍夫斯泰德(Greet Hofstede,1984)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有着明显的联系,其中之一是关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在个体自主权的有利和不利程度上有所不同。因此,文化在鼓励人们成为趋向独特和顺从方面存在差异。霍夫斯泰德将这些变化称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维度,即文化对自身或群体的依赖和忠诚的程度。【4】
  所以第二个区别是,根据霍夫斯泰德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这部中国电影体现了高度的集体主义,而另一部美国电影则是个人主义。在《中国机长》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刘传建机长的英勇和智慧,还可以肯定那些为中国航空业工作的员工。在《机长》的19个主要制片人中,有两个非常引人注目:《中国民航新闻》和《四川航空文化传媒》。因此,毫无疑问,这些赞助商希望促进四川航空和中国民航的发展,这样人们就可以看到空姐如何为乘客服务,总部的联络人员如何协调航班以及救援人员的工作方式,这些都反映出工作人员的专业精神和中国航空业的集体荣誉感。但是,与《中国机长》不同的是,《萨利机长》通常是主张个人主义的,因为它主要关注萨利机长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以及成千上万的人的赞扬,而这两者都有助于塑造萨利的性格。而且,在情节方面,受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影响,刘传建显得不如萨利英勇伟大。此外,与美国的多行叙事和单人叙事相比,《中国机长》需要表现更多角色的形象,因此单行叙事方式更容易烘托集体主义的主题。但是,《中国机长》最大的缺陷就其是情节过于简单和甚至在一些地方显得多余,结果就是,这个电影无法充分地、生动地展现每个角色。
  除了这两部电影的差异外,它们在创作目的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即在两国的困难时期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俗话说,“文化可以定义为社会对思想的重视和思考”(E. Sapir,1921)。对于在2009年处于全球金融危机中心的纽约,萨利机长激励振奋了所有美国人的信心。萨利满足了重新获得民族信心和渴望成为精神英雄的需求。同样,我们也需要受到中国机长的精神鼓励,为现在的中国崛起而不懈努力。
  根据克拉克霍恩和斯特罗德贝克的人性取向,霍夫斯泰德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以及萨皮尔·沃尔夫的理念,这两部电影的某些差异和相似之处被深刻而全面地分析了出来。无论剧情如何叙述,角色如何塑造以及两种文化背景如何,人们对《中国机长》和《萨利机长》都抱有相同的期望,即希望自己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6%9C%BA%E9%95%BF/22802460?fr=aladdin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0%A8%E5%88%A9%E6%9C%BA%E9%95%BF
  [3]Xu Lisheng, Wu Liping, Dai Weidong et 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revised ed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8: 85-89.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教育观念改变存在一些因难,其阻碍很多,包括教师缺少问题意识和探究的学习心态,具有基础地位与强势作用的教师隐性教育观念造成的认识与行为监控的盲点,体育教师旧的理性体育文化理念,新型体育教育观念的实践化程度不够等。本文分析了新型体育教育观念形成的几种阻碍并初步探讨了解决阻碍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师;探究心态;隐性观念更新;实践  1.前言  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首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在当前国内“以赛促学”的教育背景下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探讨了英语类竞赛对个人英语应用及就业能力的影响。以川南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问卷收集得到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22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英语类竞赛与参与者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英语类竞赛;就业能力;以赛促学  一、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本科毕业生,其缺失的英文应用能力与当下需求存在着不平衡性,部分高校探索出
期刊
摘要: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教育改革取得较大进步。但部分学生受到外在或内在等因素影响对体育学科存在较大偏见,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该学科就是浪费学习时间。在此错误理念引导下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在此背景下教师应主动转变落后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此,笔者结合近年来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参数化已逐渐向设计领域不断渗透和发展。文章将从空间进行切入,通过对算法设计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掌握其运算的逻辑关系,打破传统设计思维的屏障,提升设计创新能力,以参数化设计为设计手法,通过在空间中的表层形态、空间规划、情景表达上的运用,来探讨参数化设计在空间及设计领域新的运用形式。  关键词:参数化;室内设计;空间秩序  一、参数化设计概况  参数化设计是在变量化设计思
期刊
摘要:标志设计是高校形象的外在表现,是高校对外塑造形象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它能够快速给社会大众传递学高校的形象。它利用统一的图案和颜色,通过标准化、系统化视觉元素来体现高校所有的信息元素,从而构建出差异化的高校品牌形象。  关键词:标志设计;高校;形象  1高校标志设计的特殊性  高校标志设计是针对高校形象的所有视觉要素统一展现的设计,是向社会传递高校教育理念与文化气质的最直接方法,是为正确引导大众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影响的逐渐深入,自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更加突出。2012年,腾讯退出微信社交平台,公众号也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微信公众号以广泛的认可度和信息传递的便捷,深受人们欢迎。一些政府部门也开始借助微信公众号开设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并以此作为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关的文化馆,也普遍开设了自己微信公众平台。笔者结合自己所在文化馆的微信公共平台建设,针对当前文化馆微
期刊
摘要:基于实际角度分析,中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一线工作者,新时期的操作者,这些人才除了需要掌握基本工作技能之外,还一定要具备英语能力,唯有如此,才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中职英语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益于学生储备更多的英语常识,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述能力,这对于中职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无疑会起到推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生活做好良好的铺垫。但是,通过整合分析以往的工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已成为整个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深化内涵建设的关键。中职学校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努力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力图契合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实现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换。笔者就相关调研和企业反馈,对当前中职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构建、实践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模式进行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企业需求 劳动教育 中职学生职业素质  近几年,在我市经济
期刊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当中扮演着领导者角色,担当着学生和班级管理的责任,需要维持班级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中职班主任所面对的学生群体为中职生,而中职生正处比较特殊的青春期阶段,精力充沛,思维奇特,性格倔强,富有创造性,要求中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时,运用有效的沟通方法,充分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提高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顺畅性,推动中职学生身心综合发展,班主任要用好沟通艺术,増进对学生的了
期刊
摘要:传统落后的自行车租赁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普及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成为更深层次的软环境的问题。因此,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自行车租赁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化建设,实现自行车租赁管理的高效化、电子化,从而做出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管理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就显得很重要。自行车租赁系统的设计是基于Java Web技术来实现的校园自行车租赁网站,利用浏览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