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起馨:舞动香江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舞动在香江的艺术家,
  多少年来,
  他一直在舞蹈之路上不断地追寻
  ——和煦的春天、娇娆的夏天
  璀璨的秋天、银色的冬天
  伴随着变幻的四季,
  他与舞蹈艺术风雨同路,
  执着前行!
  他创办了,
  引领香港舞蹈界的云海艺术团;
  他组织了,
  凝聚香港舞蹈力量的香港舞联。
  他创编舞剧,
  带给大众的是视觉盛宴,
  留给社会的是精神食粮。
  他以弘扬和发展中国舞蹈文化为己任,
  克服困难不断前行,
  携手香港舞蹈界更美好的明天!
  携手舞联,发展中国舞蹈文化
  在香港舞蹈界,有一位本土艺术家,为业界所熟知;谈起他所参与创编的大型舞蹈剧,舞蹈爱好者更是耳熟能详,《香江魂》、《龙情5000》、《丝路流金》、《狮子山下》、《客从何来》等等大型舞蹈诗,莫不是大制作大手笔,莫不切合时代,发人深思。而与这些作品息息相关的艺术家,就是陈起馨先生。
  陈起馨先生在香港舞蹈界素有大名,且锺情于舞蹈艺术,将舞蹈艺术当成是自己一生热爱和追求的事业,不断地追寻。他从事舞蹈创编工作数十年,创作出多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留给香港社会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广受好评,在舞蹈圈中具有惊人的磁场。
  事实上,陈起馨先生长期担任香港舞蹈联会主席,在资源极为贫乏的情况下,携手香港舞联发挥出极大的能量,对于香港舞蹈界,意义不言而喻。与此同时,他还担任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香港云海艺术团艺术总监、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表演艺术顾问、中国儿童歌舞学会副会长、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福建省职业艺术学院校友会会长(香港区)等社会职务,凝聚社会力量,为舞蹈艺术而努力。
  舞蹈,显然是陈起馨先生的爱好和兴趣所在,也是其孜孜以求的事业所在。谈起舞蹈,他似乎就有使不完的劲儿,显得格外兴奋,言谈之间也令人倍感轻松。他首先谈起的,便是香港舞蹈联会。
  其实在香港回归前后,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巨大变化,香港舞蹈事业的发展也变化喜人,舞蹈艺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成绩振奋。而其中,香港舞蹈联会更是引领香港舞蹈界,从一个最初只有12个舞蹈团体的联合组织,发展成为如今拥有108个团体会员的庞大舞蹈团体,为香港舞蹈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香港舞蹈联会凝聚了舞蹈爱好者的艺术才华、强烈的责任感和巨大的热情,推动了香港舞蹈事业的更大繁荣。而最初,正是陈起馨先生领导的云海艺术团及其带领数位舞界知己,牵手其它十一个舞蹈艺术团,以联系本港舞蹈团体、积极推广和发展舞蹈事业为理念,经过三年时间筹备,于1992年创办而成。
  1989年筹备,1992年成立,作为一个非牟利性艺术组织,个中艰辛可想而知。陈起馨先生感言:“当初十二个舞蹈团决心牵手,日月星辰结伴而行,在旅途中行列不断扩大,彼此切磋舞艺,磨合心灵,在风雨中舞过,一步一印地来到收获的时刻”,他回首舞联过往足迹,当真是历历在目,舞联在众多舞蹈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壮大,收获累累硕果倍感欣慰。
  在不断地进步中,香港舞联转眼间走过十九年历程,斗转星移,春华秋实。陈起馨先生介绍,舞联不仅从只有12个团体的组织发展成为具有108个舞蹈团体的组织,并且个人会员突破万名,遍布港九、新界。成立至今,参演各大型艺术节、庆典节日活动、舞蹈日,而表演场地从各大剧院到大会堂、社区会堂、大小公园、屋村到巡游街道,演出超过2000多场,观众多达百万人次,推动了香港舞蹈事业的发展,丰富了香港本土文化元素,为香港舞蹈文化注入了新的养分。
  陈起馨先生坦言,加入舞联的不少是历史悠久的团体,各团体主要负责人和导师均为香港资深舞蹈家和舞蹈教育工作者,为香港舞蹈艺术的发展贡献良多。他说,没有众多成员齐心协力,辛勤经营,就没有舞联今天的壮大,成果实属来之不易。并且,创编五部大型舞蹈诗,均获得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大力支持。
  其中,第一部是反映香港百年历史风貌的大型舞蹈诗《香江魂》,当时正是全港喜迎香港回归,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香江魂》的公演可以说意义深刻,影响深远;第二部是《龙情5000》,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气候大背景下创作而成,由600多人展演;第三部是大型舞剧《丝路流金》,是为了配合祖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而创作的;而第四部《狮子山下》,则是在“非典”横行期间,展现香港在中央政府和内地同胞的支持下如何克服困难,凸显香港人的精神;而第五部以香港人寻根为主题的大型舞蹈诗《客从何来》,更是获得高度评价。
  通过大型舞蹈剧创作,通过对生活中的沉淀和思索,陈起馨先生携手与香港舞联的同仁,三五知己表达着对生活的感动,对生命的激情,更表达着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他带给大众的,是阵容空前的视觉盛宴,留给社会的,是宝贵的精神食粮,他舞动了香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创办云海,执着追求舞蹈艺术
  蓦然回首,陈起馨先生在舞蹈艺术的道路上已经走过数十年,在舞蹈的世界中,他以不同的方式延续对于舞蹈艺术的追求,诠释对于舞蹈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在不断地追寻中,他感悟艺术真谛,体会艺术人生。
  陈起馨先生从小便喜欢舞蹈,在香港福建中学读书时,家里人已经知道他对于舞蹈艺术的热爱,便送他到内地艺校读书,从此他走进舞蹈的世界。从接触舞蹈到走进舞蹈的艺术天地中,这几十年的时间,他都在不断地追寻自己对于舞蹈的梦想,酸甜苦辣的人生主题,都是紧紧围绕着他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而展开。
  在这个行业里,他也有过艰难困苦,但他都一直坚持,靠着执着的信念一路走来。陈起馨先生表示,自己并不后悔选择舞蹈艺术,而是很开心,并希望自己能够一路走下去,能够做到更好。事实上在教学中,他也是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不仅仅是教舞,还是教导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告诉学生对人要诚恳,对事业则要一心一意,贵在坚持。
  一路走来,陈起馨先生都在舞蹈的艺术天地里翱翔,与舞蹈艺术不离不弃,不断地成长,更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艺术家。他早年前往内地多个省市的舞蹈艺术院校专修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后来进修编导和戏剧课程,并曾赴美国纽约学习现代舞。他创作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舞蹈作品有百余个,屡获奖项,是一个多产的编创人员,在舞蹈艺术的天地里不断地奋进。
  1990年陈起馨先生担任云海艺术团艺术总监,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发展舞蹈文化艺术。在他的指导下,云海艺术团组织了一系列更有系统的活动,培养了一批批新人。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受当时香港政府委任,筹备荃湾艺术节,先后担任筹备委员会委员至2000年,还担任节目召集人、副主席、主席、顾问等要职,而且艺术节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也都由云海艺术团负责表演。
  云海艺术团在陈起馨先生的领导下,历经磨砺,凭藉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以继承发展和弘扬光大中国舞蹈文化为己任,克服困难不断前行。陈起馨先生说,最初云海艺术团的发展很艰苦,学员上课都是在四面通风,只有上盖的天台上,分批进行基本功训练,一直坚持了近二十年, 已是第二代人了。但正是历经风雨,云海艺术团才摘取累累硕果。
  在此期间,先是促成香港舞蹈联会的成立,而培养舞蹈艺术人才更是不遗余力。陈起馨先生表示,在香港的一些舞蹈团体,二年一般只做一两次活动,因为经常开展活动缺乏强大的经费支持,香港的演出和排练场地也非常紧张,租金昂贵,在这种情况下,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负担。鉴于此,陈起馨先生在云海艺术团开展培训时,往往并不收取太高的费用(每季三个月180元),甚至对于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采取免费措施,他希望藉此使得学生可以安安心心地学习,安安定定地接受培训,快速成长,成效也大,而导师们是自愿的长期无私奉献者。
  陈起馨先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舞蹈人才,进入更广阔的艺术天地的学生们大有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陈起馨先生创作及组织港、澳、台演员一百人以奥运为主题之作品,于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三场节目。在此期间,他带领20几个孩子踏上前往北京的路程,演出取得空前的成功,当时是孩子们第一次前往北京演出,家长们的恋恋不舍、社会人士的期望,都令他至今想起来都潸然泪下。
  如今云海艺术团走过而立之年,乘风破浪,更是长足前行,不仅仅培育人才,更是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2008年四川地震期间,云海艺术团在得知消息后,一星期内组织慈善演出,募得善款38万元,用以支持四川灾区,种种义举,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然而对于陈起馨先生来说,舞蹈艺术的发展,本身便是面向广大群众,着眼提升全民文化素质,舞蹈艺术的创作更是要注重社会效果。在这个呈现多元化艺术态势的香港,在传统舞蹈元素与西方舞蹈元素的交汇之间,如何让舞蹈艺术一代一代地传承发展下去,陈起馨先生会依然为之而努力,携手香港舞蹈界更美好的明天!
  
  陈起馨先生的履历与职务
  香港舞蹈联会主席
  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香港云海艺术团艺术总监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表演艺术顾问
  香港荃湾民政事务处中分区委员
  香港艺术发展局增选委员/艺术顾问
  香港舞蹈团艺术顾问(1993-2006年)
  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香港区)
  中国儿童歌舞学会副会长
  中国舞蹈家协会儿童艺术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职业艺术学院校友会会长(香港区)
  澳门舞蹈协会艺术顾问
  2004年1月获民政事务局局长
  嘉许计划之推动艺术文化发展杰出人士
  2004年10月获特区政府颁发荣誉勋章
其他文献
世界上是没有免费午餐的    叶建华  生于香港,早年就读爱国学校,中学毕业以二优二良的成绩进入香港大学修读经济学,师从张五常教授。叶建华以承袭弗里德曼经济理论,捍卫自由经济理念而著称。现为澳门经济学会理事、信濠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澳门地产业总商会理事长、澳门福建总商会荣誉顾问。    Ye Jianhua,  Born in Hong Kong and studied in the patr
期刊
真诚待人 勤俭处事    许河海  1951年出生于福建晋江,1980年移居澳门。现为富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德海记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澳门闽台总商会副理事长、澳门福建总商会副监事长、澳门建筑机械工程商会理事、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商号会员。    Xu He Hai,  Born in the Jin Jiang, Fujian Province in 1951, he migrated to
期刊
诚信务实    潘耿福  1938年生于印尼华侨家庭,1960年回国就读于华侨大学中文系,1975年到香港定居,随后创办了金堡时装批发公司。作为华侨大学的毕业生,潘耿福对母校及同窗校友充满了感情,并积极投入到华侨大学香港校友会的筹办发展事业中,为该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任该会理事长、名誉会长、常务理事。    Poon Kan Fuk,  Born in an Indonesia Chinese
期刊
有容德乃大 无求品自高    黄锦祥  广东省深圳市下沙人。现任深圳祥盛食品有限公司、祥兴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业务范围涉及酒楼、休闲娱乐、食品餐料等多个行业。以敦厚质朴、诚信实干而著称,成为下沙村本地村民自主创业的代表人物之一。    Huang Jinxiang,  Native in Xiasha county,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He pres
期刊
以诚待人    赵志明  马来西亚零售商协会前任主席,马来西亚零售商协会名誉书记。著名侨领赵金陵先生的长子。现任赵金陵集团有限公司、丹陵购物中心有限公司、达美行有限公司、茂地密有限公司、丹陵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为发展中马商贸关系和回馈祖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Chow Chee Ming,  The former president and honorary secretary of
期刊
努力工作  做好每一件事    许成堃  1962年5月2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潮州市揭阳。曾就职于香港南洋针织有限公司和大凌集团。创办华绒万兴(香港)纺织品有限公司,后与友人合办华绒万兴(深圳)有限公司,并参股内蒙古东达厂、惠阳水口毛织厂。获得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担任香港经贸商会会董、海南省三亚市及黑龙江省海外联谊会理事。    Hui S.K.,  Born in
期刊
他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  播洒智慧,纵横商海,  撑起一片湛湛蓝天。  他亦是一位仁爱的慈善家,  热心公益,情繋社会,  在奉献中享受着快乐。  他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  商会为媒,服务三地,  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白手起家,汗水洒遍创业路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吴金铨先生的经历正是这句话最好的诠
期刊
事业路,拾阶而上多奉献;  商会情,相知相伴无悔怨;  艺术途中,相伴美,采撷美,奉献美;  回首来时路,漫漫人生,谁与同归?  生命无言,惟余艺术之真善美。  无意于收藏,却精品在握,琳琅满目难复有!  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结缘艺术品,相知相伴    林振永先生祖籍福建闽南。其先人早年移居香港,他亦在香港生长。1965年,十八岁的他进入华润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主要从事代理贸易业
期刊
“大侠”一出,万人空巷  武侠剧开山劈路  借问行者谁?有此先锋;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历时廿载风云洗礼  悲壮曲调,至今犹传唱;  是演员,是导演,是编剧,抑或是武术指导?  甚至兼职作曲,演唱者!   无一能概括,却无一不囊括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而行之;   岁月如歌,光影凝结   大浪淘沙人沉浮,消了壮志,老了英雄  而他,巍然屹立  依旧万里长城永不倒!    武侠剧“开路先
期刊
不汲汲于赞誉,  不忙忙于富贵,  只有一份从容,一份珍惜;  人生最珍贵的,  是现在的拥有,  幸福是过程,而不是终点!    人生最珍贵的——平凡却又辉煌的工作  李显汉先生出生于香港,十多岁时负笈英国求学,完成大学机电工程专业后继续在商学院修读工商管理课程。近十年的时间在英伦的生活,以及年轻时在欧陆各国的周游经历,让李显汉先生对英伦及欧陆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有着深刻的了解,也让他增闻广识,国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