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临汾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CHD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受试者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IL-17A、VEGF、25(OH)D3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SPASS Pearson软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IL-17A、VEGF、25(OH)D3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高脂血症比例、饮酒比例、吸烟史比例及Gensini积分分别为(140.64±17.65)mmHg、(98.31±9.37)mmHg、20例(50.0%)、31例(77.5%)、26例(65.0%)、22例(55.0%)、20例(50.0%)、(27.43±3.26)分,对照组分别为(128.15±15.60)mmHg、(79.52±10.44)mmHg、17例(28.3%)、34例(56.6%)、27例(45.0%)、21例(35.0%)、18例(30.0%)、(3.10±1.02)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29、9.382,χ2=4.833、4.579、3.854、3.917、4.074,t=45.730,均P<0.05);观察组脂蛋白α、血糖分别为(1.46±0.41)g/L、(5.60±1.17)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1±0.27)g/L、(5.20±0.56)mmol/L(t=2.038、2.014,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7A、VEGF分别为(43.82±5.18)ng/L、(83.77±17.80)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28±4.37)ng/L、(56.62±16.48)ng/L(t=6.576、7.695,均P<0.05),25(OH)D3为(15.15±8.67)p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34±16.20)pg/L(t=8.874,P<0.05)。经SPASS Pearson软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IL-17A、VEGF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67、0.633,均P<0.05),25(OH)D3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618,P<0.05)。

结论

CHD患者血清IL-17A、VEGF显著升高,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心脏受累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EGPA心脏受累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山西白求恩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住院的16例EGPA心脏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6例EGPA心脏受累,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8±14)岁,与17例无心脏受累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比较(41±15)岁,差异有统计学
肌肉细胞因子是由骨骼肌分泌的体液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方式于骨骼、肌肉、脂肪、肝脏、胰腺等多个靶器官中发挥重要的生理、病理功能,参与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物学稳态。目前已发现的肌肉细胞因子有数百种,本文主要研究肌肉抑制素、活化素、鸢尾素、肌联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肌肉素等细胞因子在骨骼、肌肉、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及潜在的临床价值。
脊柱关节病是一组主要累及中轴骨、骶髂关节及外周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AS为典型代表。在脊柱关节病患者的诊治中,如何做到既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又准确诊断、正确治疗,至今仍是摆在专科医生面前的难题。更深入地理解疾病本质,更严格地掌握分类标准精髓,对避免误诊和过度治疗至关重要。
目的检测DM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CL27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58例DM患者,21例PM患者,20例SLE患者以及31名健康者血清中CCL27水平;利用国际肌炎组织制定的炎性肌病评价工具(MDAAT)评估DM患者疾病活动度,并分析血清CCL27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用t检验,横断面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广义
调节性T细胞通过多种介质抑制致病性T细胞的激活和随后的效应功能,在机体免疫耐受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叉头框蛋白P3(Foxp3)特异性表达于调节性T细胞,并可以维持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抑制功能,Foxp3+调节性T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主导免疫耐受的淋巴细胞,研究发现多种药物可提高体内调节性T细胞水平,促进免疫耐受,最终抑制自身免疫。
B细胞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分泌功能均有明显影响,且治疗RA、SLE等自身免疫病有效。MSCs可能是通过细胞外囊泡(EVs)的介导来影响B细胞,MSC-EVs可能成为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新策略。本文对MSCs及MSC-EVs对自身免疫病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目的比较RA与OA滑膜标本黑色素瘤缺失因子(AIM2)炎性小体通路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收集膝关节炎滑膜组织标本,RA 41例与OA 26例,采用辣根过氧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IM2炎性小体通路相关蛋白,包括:AIM2、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差异。并根据阳性程度进行半定量评分(H评分)。H评分结果与临床指标ESR、CRP进行相关
期刊
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是开展风湿与自身免疫病的基础、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为充分有效利用该领域的生物样本资源,建议就本领域生物样本库建设的伦理准则、入库疾病范围,生物样本采集种类与处理原则,临床信息采集方法及质量管理要求进行规范,旨在统一行业标准,有效利用与共享样本资源。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诊断困难且预后不佳,不同地区诊治水平差异巨大,因此有必要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南来规范我国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的诊治和提高诊治水平。本指南撰写委员会成员包括结核病学、感染病学、神经病学、临床微生物学、艾滋病学和儿科学的专家,围绕前期调研形成的一系列重要临床问题,审查已发表的证据,判定临床证据级别的高低,并结合中国诊治现状,制订具体的推荐意见。指南内容涵盖诊断、治疗、疾病管理的特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