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群落特征

来源 :海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底栖贝类是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为了解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群落现状及特征,于2015年秋季(10月)与2018年春季(5月)采用水肺潜水截线样条定量调查法对涠洲岛珊瑚礁区6个断面的底栖贝类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物种组成、丰度、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综合两次调查结果显示涠洲岛珊瑚礁区共有底栖贝类128种,分别属于多板纲1科1属3种,腹足纲25科46属68种,双壳纲22科31属57种。优势种为斑顶拟舌骨牡蛎、粗衣蛤、刺荔枝螺、马蹄螺、杂色牙螺、青蚶、
其他文献
针对总体的个体单元之间差异较大,直接做简单随机抽样精度不高的问题,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分层随机样本,同样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精度的评估公式,并通过具体实例与简单随机抽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下游沿江地区,江、浙、沪一带,凭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开埠较早,商贾云集,长久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远的不说1996年国家就已提出长江
由于全球性的环境恶化与经济危机使得建筑学人开始反思现代建筑活动中不当的行为方式,从而引发了对低碳经济下绿色建筑的深入研究。生土建筑是人类最早并依然沿用至今的建筑类
为了验证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V5.16中不同海冰损耗源项在秋季波弗特海对海冰存在下海浪的模拟能力,建立自波弗特海至马更些河河口的两级嵌套海浪模型,对2014年8月1日至
<正> 信息的重要性,早在我国古代人们用烽火台来传递信号时就已经知道了。但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至少可以从1764年英国沃森在两英里电线上传递了电信号和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由于次分式O-U过程在物理、金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是至关重要的。文章用极小对比法估计次分式O-U过程中的漂移参数,讨论估计量的强一致性,用Monte C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波浪波动时间过程及波列的模拟,对于开展实际波浪对于工程建筑物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线性叠加的单叠加模型,建立了多向不规则波浪的确定性模拟方法。基于理论模拟
提高政府支持成本估算的准确率,可为各国对未来新能源需求、供应、贸易以及投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世界能源展望2010》对2007—2009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生物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