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垠 行者无疆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a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从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古老土地上走出的学者,他睿智、儒雅、有担当,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他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大胆探索,奋力拼搏,取得了油气勘探技术多项创新性成果。接到记者的电话,张刘平谦逊地说:“应该多采访一些更年轻的专家,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一生的缘分从一个偶然开始
  “我没想过会和地质科学打一辈子交道,上中学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好,高考的时候没有报这个专业,当时不了解地质科学,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谈不上喜欢。” 他对记者说。
  “得服从国家分配……”虽然没有思想准备,但是张刘平还是在“国家需要”这个朴素的感召下,走上了一条后来他为之全心奋斗的油气勘探研究之路。
  “我慢慢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了兴趣,一件事情等你做长了以后,就会有感情。开始我不喜欢学习地质,更不愿意看石头,后来看石头看出感情来了,越看越喜欢。”如今已是年过半百的张刘平博士,描述着他与地质结下不解之缘的那些最初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初,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岩矿与地球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在学校“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熏陶下,张刘平获得了精细的系统化训练。
  1983年,大学毕业的张刘平被分配到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当时的研究院注重年青人的培养,他在26岁时便独立承担研究项目了。骨子里的那股子韧劲儿促使他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1995年,他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这时的张刘平日趋成熟,随着环境的变迁和生活的磨砺,执着和坚韧成为他性格的一种特质。
  2000年,对知识的渴望促使他又完成了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专业的学习,其学位论文用英文撰写,顺利通过国际著名专家评审与答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与许多不断求学的人一样,张刘平没有满足,他把目光投向下一个目标,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博士后。在这两个阶段,他先后得到了阮天健、费琪和金之钧教授严谨治学的教育,“君子治学处事,立志高远却又基础扎实,胸襟开阔更能兼察微理”,导师们用自己的言行为这种君子之风做了很好的诠释。
  2002年博士后出站,他来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具有多年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他在中科院严谨的基础研究氛围中,更养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术作风正派的良好素质。定格在脑海中为国献身的报国之志,在岁月的冲刷下,愈发亮眼。
  张刘平的时间多是在实验室里,在计算机旁,在论文的字里行间。对于近乎“苦行”的求学历程,他其实是庆幸的,正是那些年辛苦的积累才成就了日后的厚积薄发。
  30年间,张刘平从一个踌躇满志的莘莘学子,到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再到知识渊博的博士,在他背后留下的则是一行行闪耀着智慧光芒和奉献精神的坚实脚印。他深邃的目光始终放眼未来,而那目光中的焦点,却始终落在祖国石油科技的发展。
  突破性成果从基本概念开始
  来到中国科学院以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也是张刘平突破性成果越来越丰硕的开始。
  他以流体为主线,从壳幔物质交换、壳内盆地流体活动以及地壳与大气圈的物质交换三方面,研究油气的生成、运移、储集与散失及相应的评价、预测理论与方法。今年,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中国油气勘探技术再获重大进展——
  在油气勘探技术系列中,地表油气地球化学是一种廉价、快速和直接的勘探手段,也是应用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要求以现代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所取得的数据去帮助寻找油气藏。其理论基础是埋藏于地下几千米的油气藏中渗漏出的微量烃组分在周围岩石和地表土壤及它们所含的流体中形成多种地球化学晕,造成其中的烃类和相关化合物及其元素含量和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含油气盆地都会在地表或近地表呈现这种油气渗漏信号,这些油气信号在地表地球化学中被称为油气异常。
  虽然经过80多年的发展,但地表油气地球化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地表干扰可造成“假异常”;二是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真异常消失”;三是油气异常的多样性造成预测的多解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地表油气地球化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能够正确地获取油气异常信号,若能成功获取并应用这些异常,则将会在油气勘探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张刘平团队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他们首先对油气异常开展研究,发现了多种形成机制和相应的多种类型的油气异常,对于不同类型的油气异常,采用不同的预测方式。
  “已有的理论与方法之所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在基本概念上存在问题,因此研究工作有时需要从基本概念入手。”张刘平在采访时如是说。张刘平团队发现,不区分异常类型的做法会造成异常解释具有多解性,同时也是导致预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少多解性,他们建立了微渗逸(低强度、垂直)和渗逸(高强度、旁侧)两类油气异常的新概念和相应的预测方法。如果改了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就得对这个学科中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重新进行系统的研究。张刘平团队勇敢地承担了这种艰难的任务。
  提取油气异常信号的重要环节是异常下限的确定。传统的异常下限确定公式实际上仅仅是线性变换,需要人为确定异常下限值,更不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异常。
  张刘平团队从油气异常新概念出发,重新对异常下限和不同类型异常间的界限进行了定义,并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建立了异常下限和不同类型异常间界限的理论公式。进而,运用统计学、运筹学、分形几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并且创建和应用逻辑乘聚类分析这一新的数学方法,最终建立起分类识别油气异常的新方法。
  针对地表干扰和地质条件对油气异常的影响造成预测成功率低甚至不能预测这一难题,张刘平团队通过研究机理,建立理论模型,采用小波分析等处理手段建立起消除干扰和影响的新方法。
  这套新概念、新方法已在我国渤海湾、二连盆地、鄂尔多斯、吐哈和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等十多个地区进行了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中,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斜坡的应用最为典型。其研究结果与地球物理和钻探资料相吻合,使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实现了从不能预测到能够预测油气分布的转变,揭示了三个油气富集带。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行业走向更加偏远和复杂的领域,行业发展对新技术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从张刘平——这位长年工作在油气勘探研究一线的科研工作者的切身体会中,笔者也体会到了创新性研究要面临的诸多困难,付出的诸多艰辛。
  科学这块丰润的土壤,是最适合张刘平发展的空间。理想和奋斗、实践与探索中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张刘平给自己永远是无穷的力量。对事业、对真理执着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让他将心中的科研热情无私地奉献出来。充实的工作、不竭的热情,是从前和如今的张刘平。未来,这位学者,带给我们的又将是怎样一种震撼,我们期待着。
其他文献
听说武夷山,好像是在小时候,也好像是在遥远的前世。据说某人夏天热得受不了,一头扎进武夷山去了。近来北方义无反顾地迈步走向严冬,又听说有一群人为了躲避北方的冷漠,要向武夷山进发。如此说来,武夷山是否于世间冷暖中保持恒温?所谓的“世态炎凉”真的丝毫影响不了它。我感慨着,这可真是个逃避现实的好去处。我被生活围困的时候,脑海里一定会浮现这座山的名字。  然而它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远在福建,像是远在天边。我从
梦想不因岁月的流逝而磨灭,事业不因工作的结束而中止,这句话尤其在一个人身上得到充分说明,他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聚四氟乙烯“多层缠绕,整体烧结”技术而赶上国外先进水平的赵永镐;他就是成功突破防腐“哥德巴赫猜想”以解决化工生产中的高温、高负压、强腐蚀的老大难问题的赵永镐;他就是成立温州赵氟隆有限公司以将氟塑料防腐产品打造成著名民族品牌的赵永镐;他就是将多年积蓄1000万元捐赠出来设立“赵永镐创新成就
关注我国的科学事业的人,都知道北京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曾几何时,那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标志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教授陈元柏就是其中关键部分——漂移室设备的研制者。时隔多年,带着崇敬的心情,记者采访了陈元柏教授。  陈教授和他的漂移室  漂移室是什么?陈教授解释说,简单地讲,漂移室是一个探测器,是用来探测粒子的。漂移室的工作原理是:快速带电粒子穿过漂移室,与漂移室内的气体原子相互作
陕西阎良,一飞院的座落地。这个西部并不起眼的小镇,却因为被誉为“中国的西雅图”,注定不能让人轻视。当初升的太阳逐渐唤醒这座充满着祥和气氛的小镇,你会发现,这里与“航空筑梦”四个字紧紧相连。  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与飞机设计、制造、试验相关的研究院所及企业。放眼看去,你会发现,这里到处都是身着深蓝底工装服的人。熟悉这里的人会告诉你:“他们是中航工业的!”再通过深入交谈,你会发现中航工业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
心系西北地区环境建设,他将青春付诸于那片广袤的黄土大地;情牵贫困人民生计改善,他以知识奉献于祖国最底层的社会改造;关注西部地区大灾大难,他以行动实施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他就是兰州大学丁文广教授。怀着为社会和人民有所贡献的炽热之心,多年来,他奔走于西北大地贫困县区,辗转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在灾害管理、环境管理、能源、扶贫、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社会组织发展、社会性别等方面开展了
(接上期)  三、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工业研究和创新    工业的研究开发(R
摘 要:复兴传统文化是国人面临的时代课题,然而对于什么是传统学界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首先,从时间间距上看,传统分为“传统意义上的传统”也即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传统,以及“现代传统”也即在近现代形成的传统,前者区别于后者的特征在于其神圣性、源头性、等级性和根系性等;其次,重复传统有两种路径,一是“回归源头的重复”,二是“前行的重复”,而这两种方式都无法实现重复传统;再次,在对传统的解释方面,“原本中心
摘要: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理和控制主要通过出口税和出口配额等政策来实施的,这些政策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限制了稀土的出口,提升了稀土的价格,但也招致了西方国家的寎诟。2012年发生的稀土案使得稀土出口的关税和配额政策成为了诉讼的焦点。此次稀土案对中国很不利,应做好关税和配额政策调整改变的准备。  关键词:稀土案;配额;关税;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0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
2012年12月11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5个省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位青年女科学家获此殊荣。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
摘 要:生态文明问题是当代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戴维·佩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围绕着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佩珀的科学技术观的利弊得失的分析和阐释,对于我国以科技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