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临终病人安宁疗护临床实施的疗效评价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d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临终病人采用安宁疗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资料,抽选2016年1月- 2019年5月期间我院老年临终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30例)、研究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组护理,研究组采用安宁疗护,对比干预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死亡态度评分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结论:针对老年临终病人实施安宁疗护,可改善患者的死亡态度,缓解不良心理,从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临终病人;安宁疗护;疗效评价
  安宁疗护是指对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全程的护理服务,其中涉及了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社会需求等各个方面,一直延伸至丧亲阶段。老年临终病人长期受到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折磨,同时多数患者合并老年综合征,因此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更加复杂[1]。从传统医学理念来讲,临床医务人员多重视病人疾病本身,忽视了安乐。安宁疗法近年来从西方宗教组织运营发展而来用于终末期患病场所,给予患者及家属情感、心理、精神上的安慰,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2016年1月- 2019年5月我院老年临终患者60例展开研究,探究安宁疗护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临床病例资料,抽选2016年1月- 2019年5月期间我院老年临终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30例)、研究组(30例)。常规组男女比例18:12,年龄分布范围65-87岁,平均(78.42±10.21)岁。研究组:男女比例16:14,年龄分布范围63-89岁,平均(78.76±10.52)歲。经统计学对两组一般资料展开对比,差异小P>0.05,可比性高。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生存周期评估表评分<50分;(2)预计生存者周期<6个月;(3)患者自愿参与完成认知评估;(4)无既往精神疾病史;(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备案;(6)患者自愿参与,家属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老年精神疾病,认知及沟通障碍,无法配合评估测试者。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含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给予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安宁疗护:(1)成立安宁疗护团队,主要成员有药剂师、精神科医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临床护理人员等。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谈论,严格把控护理质量,以舒适护理为原则,有效控制疾病症状,改善患者身体及心灵不适。(2)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采用语言性沟通或非语言性沟通等方式,结合患者心理情况给予疏导,除了适当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调整患者情绪与睡眠外,允许患者适当的情绪抒发[2]。(3)认知教育,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病情、治疗、预后等,从而消除患者不良认知。(4)生死观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客观的看待接受生死这一自然现象。采用放松治疗的方式,保证患者心态平和。(5)家庭支持,联合家庭及亲人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家庭与亲人是患者精神最大依靠,也是心理调节的关键环节[3]。(6)病房设置,设置安宁疗护病床,以家庭式风格装饰,鼓励患者家属及亲人陪同,允许患者床头摆放纪念性物件,尽可能的满足患者需求。
  1.3观察指标
  采用DAP-R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死亡态度,包括5个维度,32个条目[4]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以n(%)的形式录入,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的形式录入,行t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死亡态度评分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如下表
  3.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慢性疾病不可逆进行性发展人群及晚期肿瘤患者逐渐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长期疾病困扰、病情危重、死亡等因素时刻威胁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老年临终病人多数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负性心理,严重时存在自杀倾向或安乐死意向等,因此给予老年临终病人充分的重视及人文性关怀极为重要,不能仅仅关注于延长患者生存周期,还应重视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宁疗护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减轻其痛苦[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死亡态度评分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针对老年临终病人而言,心理应激状态的调整与其生存质量密切相关,通过多种措施、多种角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从而提升其对疾病及死亡的接受能力,调整心理状态,在于疾病做斗争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排解临终前焦虑及抑郁情绪,坦然面死亡,珍惜最后时光。同时结合家属支持、环境营造、疼痛护理的措施,减轻患者的躯体及心理病痛,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临终病人给予安宁疗护,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正确树立争取的生死观,减轻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欣颖,朱鸣雷,苑晶晶.老年临终病人安宁疗护的临床实施[J].护理研究,2017,31(31):4000-4002.
  [2]诸海燕,孙彩萍,张宇平,等.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 2016,16(6):832-835.
  [3]黑维琛,王辉,张恒,等.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v.25(5):570-573.
  [4]潘洁琼,张云玲.临终癌症患者安宁照护的实施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3):151-152.
  [5]王华萍,潘丹红,朱华杰,等.安宁疗护中老年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特征分析与心理干预效果[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23(3):235-238.
  作者简介:姓名:廖丹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92.06.14  籍贯:江西赣州  最高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老年护理学方向/安宁疗护方向  科室:老年病科  现在职称:护师  单位名称  赣州市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孕期先兆流产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她们孕期先兆流产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结合统计结果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60例产妇中有51例出现了先兆流产的现象,发生率为19.62%。经调查发现,产妇孕期先兆流产的发生与年龄、体重、有无流产史、是否服用过药物、有无保健措施、怀孕初期前后是否患有疾病等因
期刊
摘要:很多医院为了让孩子们可以早日康复,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新生儿科病房基本上都禁止陪护,采用新生儿科探视制度。本文旨在通过将母婴分离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增加母婴接触机会并允许其直接哺乳喂养新生儿的方式,来了解母婴接触机会增多对分离产妇心理和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新生儿科探视制度;母婴分离产妇;影响  母婴同室系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出售,医学指征的母婴分离为产妇和新生儿应2
期刊
摘要:患者住院期间请假外出不可避免,如何既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又能较有效的保护自己,我们针对性的分析住院患者请假外出常见原因及安全隐患,并实施了一些防范措施。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未出现因外出影响治疗或发生意外引起医疗纠纷的病例。  关键词:儿童康复病房;住院患者;外出;安全隐患;对策  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的提高,我科收治的患者绝大多数是高危儿、脑性瘫痪、脑炎恢复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强化治疗在社区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高血压病患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划分成2组,各34例。试验组实行强化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分析2组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对比。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9.37±4.01)分,比对照组的(80.25±4.58)分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比对照组低,P
期刊
摘要:目的:比較胃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凝固术用于胃息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胃息肉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胃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选择氩离子凝固术,对比两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70%;有效:上述症状有所好转,且胃镜检查显示息肉缩小范围为30%~7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对CT伪影出现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排除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出现的34例CT伪影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总结CT伪影出现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排除方法。结果 最终讨论结果呈现出,CT伪影出现的原因主要由设备以及病人两方面引起的,原因涉及到CT机的每个部分,且每个环节的伪影都有具体的调试方法。结论 CT伪影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加强每
期刊
摘要:目的:电脑中频加中医康复手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量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筛选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药物治疗基础上,中医物理手法治疗,联合电脑中频;药物组,常规药物治疗;物理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手法;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变化情况,肢体运动功能采用 Fugl-Meyer 量表,ADL评分量表,改良Barthel
期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多种因素导致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血流阻断,进而引发心肌缺血或坏死的心脏病变。CHD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于各类心血管疾病之首,且在中国的发病率仍呈持续上升趋势,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1]。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
期刊
摘要:目的:实验研究不同方式治疗会厌囊肿并发急性会厌炎的效果。方法 将本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会厌囊肿并发急性会厌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药物结合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为92.0%,组间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老年疾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地增加,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生活水平。由于老年患者的机能下降,且因骨质疏松疾病,患者极易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上,针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升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应科学的运用音乐肌肉放松疗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字:音乐肌肉放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