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ng216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中的家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它有着分明的白云、清澈的河水、曲折的石板路。若是起得早,还能见到结着的薄雾。走在雾气里尽情呼吸,周围全是奶白色的雾纱与建筑隐约露出的色彩。
  镇上有位姓杨的大爷。杨大爷和他的孙女杨盼一起住,他家的茶馆就开在小河边上。茶馆面积不大,装饰却极为典雅。大爷爱品茶,爱唱戏,活得悠闲自在。他常常在那古桥旁舀了河水清洗着剩下的茶叶,再一并倒入河中。久而久之,河边便氤氳着一股茶香。
  早晨起来经过河边。我常碰见大爷在吊嗓子。那中气十足的唱腔在淡雅的茶韵里荡漾,成了我每天生活开始的标志。
  放学以后,我喜欢去大爷那儿串门——其实是为了蹭茶喝,听故事,以及和他的孙女一起玩耍。每天,当火烧云悄悄地染红了天边的云霞,我和阿盼便踩着对方被夕阳拉扯得斜斜的影子跑到茶馆边,贼兮兮地从门后探出半个脑袋来。大爷总是扬起嘴角轻声让我们进来,我们便高兴地跑入房内,端端正正地坐好,等着大爷的茶和故事。
  “从前啊,有一个秀才……”
  大爷泡得一手好茶。也有着满腹经纶。我和阿盼小口地抿着茶水,痴痴地听着故事。茶水之味本为苦,但和着大爷绘声绘色的讲述,竟尝不出丝毫的苦味。听完了故事,我们便在夕阳的余晖里,在潺潺的小河边追逐嬉戏。
  那时的岁月静静地淌,那些美好的、纯粹的、难忘的人与事,都被我埋藏在时光的河床底下,它们拥有着细细的纹路一那将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光芒。
  在我9岁那年,我离开家乡来到省城读书。城市里的生活没有镇上的轻松愉悦,所有人都在努力地冲刺,向前,向前,再向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我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清早起床,独自在这钢铁森林里穿梭。
  我的身旁依旧會有奶白色的纱,但这不是雾,而是霾,我上学的路上依旧会有河流奔腾而过。但这不是那条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河,而是湘江;我脚下踩着的依旧是令人心安的硬地,但这不是石板路,而是柏油路……
  在学校里,我曾被一道简单的题目难倒——普通的马路宽度应该是两米还是二十米。在我的印象里,家乡的马路从来都是窄窄的、厚重的,散发着历史的悠然。我承认我在这时怀念从前了,怀念那段没有机车轰鸣、没有钢铁森林的生活。我一边流着泪,一边思念我的故乡,它有着分明的白云、清澈的河水、曲折的石板路,若是起得早,还能见到结着的薄雾——我突然想到,我好久都没有回去了。
  15岁那年,我才真正回到令我思念无比的家乡。一下车。来不及休息的我便照着记忆中的方向直奔茶铺。
  近了,更近了……我几乎是一路小跑来到茶店前,按捺不住心头的欣喜,我大声地喊:“杨爷爷,阿盼,我来看你们啦!”
  然而从里屋出来的是刘婶,她告诉我他们两年前就去省城了,这个茶铺现在是她在经营。
  恍若晴天霹雳一般,我呆住了……这才发现家乡也已经变了样了——原先的石板路变成了柏油路;一户户人家都住起了楼房;明明是艳阳高照,身边却依旧浮着一层白纱;最让人心酸的是那条不知名的小河,清澈的河水和淡淡的茶香都消失了,它变得乌黑发臭。
  睹物恩人,目睹的往往是物是人非;可现下这人非物亦非,怎叫人不欲语泪先流!
  我倚着古桥席地而坐,往事混在风里迎面扑来。我闭着眼睛,默默咀嚼着那些已从我身边流淌而过的美好。不论我走过多少路,历经过多少人情冷暖,他们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最耀眼的光芒。
  编辑/胡雅琳
其他文献
每次春节之后要离家的时候,父母失落的眼神总能让我感受到他们低落的情绪。”春节假期结束,回家探望老人的子女们纷纷返程,不少老人又恢复到节前的空巢状态。  从子女离开家上学开始,老人就进入了空巢期,仿佛没有了方向和目标。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心理问题高出正常人群10%-20%。  老人该如何照顾好自己,并保持積极乐观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夫妻重建亲密关系。挂念子女是正常的,但是
说到北京,你多半会想起噪杂纷乱的马路,忙忙碌碌的生活,来来往往的人群。然而,在北京市郊区的一个村庄,一群人正在辽阔的“沙场”上,畅快淋漓地骑马、射箭,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也许你会立刻联想到,这大概是一群有钱人在某俱乐部花几万、十几万元办了会员卡后来休闲的,咱们普通人玩儿不得。的确,目前北京有10 0多家马术俱乐部,费用大多不菲。不过,只要你想玩儿,也有些地方随时可以来,有的还是免费!  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