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气胸的成因分析及处理

来源 :辽宁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医源性气胸发生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7月经我科处理的医源性气胸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天~78岁.右侧17例,左侧9例.气胸20例,液气胸6例.肺压缩<30%5例,30%~50%9例,50%~90%8例,压缩>90%4例.引起气胸的原因: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9例,胸腔穿刺抽液4例,呼吸机机械通气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3例,气囊加压通气2例,肩背部针灸2例,臂丛神经阻滞2例.明确医源性气胸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根据肺压缩情况及患者症状采取相应处理,其中11例急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8例选择胸腔穿刺抽气术,4例采用中心静脉管置管引流术,3例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结果 所有患者医源性气胸均治愈.气胸治愈时间4~17d.随访1~22个月,2例失访,3例死于终末期肺病和晚期肺癌.均未见气胸复发.结论 医源性气胸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都有明确的致病因素,重在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采用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置管引流可治愈,复发率低,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持续与间歇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4例)和研究组(n=54例).两组均常规基础治疗后,对照组进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行间歇性蓝光照射,持续治疗3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SIL-2R、GM-CSF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d、3d后研究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4例行PVP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存在椎间残余疼痛将其分为2组,对其性别、年龄、病因、病史、体重指数(BM1)、骨水泥渗漏、BMD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4例患者中14例存在椎体残余疼痛(21.88%),50例无椎体残余疼痛(78.12%).病因、病史、BMD、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情况、椎体中间高度恢复情况均为患者术后出现椎体残余疼痛的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监测辅助下行控制性减压用于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HCH患者共124例临床资料,其中68例采用常规微创引流术治疗设为对照组,56例采用微创引流术中行ICP辅助下控制性减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血肿清除率率、血肿腔内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分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腔内引流管留置时间多于对照组
目的 研究高分辨率CT(HRCT)对肺弥漫性疾病的检出率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肺弥漫性疾病患者97例(2019年2月-2020年2月),均行HRCT检查、普通CT检查,比较二者对肺弥漫性疾病的诊断征象、类型检出率(肺纤维化、间质性肺水肿、小叶肺气肿、支气管肺炎),并分析影像学特征、对比阅片满意度(边缘、病灶密度、伪影、形态).结果 HRCT检查对肺弥漫性疾病的诊断征象检出率高于普通CT检查(P<0.05);HRCT检查肺弥漫性疾病对肺纤维化、小叶肺气肿检出率88.37%、90.48%高于普通CT检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