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音乐教学工作虽然教授的内容是我国较为传统的音乐知识,但是其仍然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提升民族音乐教学的效率。为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策略,希望能够为当前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建构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民族音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种类,蕴含着大量的民族元素,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其中的精华部分全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过去以及将来,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愿意为传播民族音乐而努力。
一、 目前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从无到有,从起步到繁荣,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的教学体系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形势,其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音乐教学体制僵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教学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专科院校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当时的教学体系主要学习苏联的做法,
并逐渐固定下来。现如今的教学形势与当时相比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体系比较僵化,而且,民族音乐教学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已经落后于流行音乐教学,值得警惕。
(二) 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缺失
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缺失是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内,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无论是教学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已经严重落后于形势,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没有明显的提升,而且民族音乐实践教学活动较少,教师更加注重于理论教学。
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和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变,将会更加落后于形势。
(三) 民族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相关的调研数据表明,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就是教师平均年龄过大,
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且在教学工作中一成不变,教学手法单一,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有限。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壮大民族音乐教学师资队伍,提升整体能力,从而提高民族音乐的影响力[1]。
二、 完善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需要警惕的问题
最近几年,许多地方的学校已经开始进行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改革,完善原有的教学体系,但是,仍存在较大的难度,障碍较多,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警惕以下问题:
(一) 切忌“一刀切”和“一窝蜂”
在改革和完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切忌出现“一刀切”和“一窝蜂”的现象,这是因为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不准,就会进入歧途,无法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帮助,而且,如果许多学校都集中于一个方面,会让改革工作进入另一个发展瓶颈,改革的作用也会降低,相关的学校在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不要争一朝一夕之功,决不可心急,要认识到改革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合理的进行改革,实施改革措施之前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只有在取得好的成绩之后,才可以向其他学校推广。
(二) 切忌闭门造车
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应当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又结合当前的世界形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内外兼修,历史经验表明,闭门造车、闭关锁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教学体系构建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充分总结和吸收优秀的经验做法,才能实现自身水平提高,有助于教学体系构建。
(三) 切忌脱离实际
在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过去的经验已经表明,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才能实现进步,为此,在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始终带着问题意识,要让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绝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只有充分的结合实际,才能实现教学体系的转变和升级,才能有利于民族音乐发展[2]。
三、 构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可行对策
在今后的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相关学校和教育从业者应当结合当前的形势,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改良教材、课程设置等环节,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民族音乐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丰富民族音乐教材
所有的教学工作都需要教材的辅助,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相关教育部门应当提供更加科学的教材,构建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第一组成要素,具体来说,应当将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秀部分进行整合,并在实际的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大量采用鲜活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优点,从而提升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感,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新疆、云南等地的学校,可以将民族音乐教材的重点放在少数民族音乐中,让当地的学生对本民的音乐有更多的认识,加深对本民族的情感。
(二) 改进民族音乐课程设置
在民族音乐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首先,要提高对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民族音乐课程的比重,其次,要合理
处理民族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搭配,第三,要丰富民族音乐教学的手段,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组成更多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民族音乐。
(三)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民族音乐教师队伍,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吸收更多更加专业的人才,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同时,教师队伍也需要定期进行培训,让教师的能力能够得到不断提升[3]。
总之,我国的民族音乐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对于传播我國的文化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建立完善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教材体系、课程设置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让民族音乐能够在专业院校中得到传播,提升民族音乐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黎红,尹爱青.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15.
[2]张丽艳.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措施探讨[J].音乐时空,2015(11):14.
[3]罗晓海.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以构建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为例[J].四川戏剧,2014(2):17.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建构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民族音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种类,蕴含着大量的民族元素,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其中的精华部分全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过去以及将来,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愿意为传播民族音乐而努力。
一、 目前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从无到有,从起步到繁荣,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的教学体系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形势,其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音乐教学体制僵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教学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专科院校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当时的教学体系主要学习苏联的做法,
并逐渐固定下来。现如今的教学形势与当时相比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体系比较僵化,而且,民族音乐教学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已经落后于流行音乐教学,值得警惕。
(二) 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缺失
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缺失是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内,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无论是教学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已经严重落后于形势,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没有明显的提升,而且民族音乐实践教学活动较少,教师更加注重于理论教学。
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和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变,将会更加落后于形势。
(三) 民族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相关的调研数据表明,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就是教师平均年龄过大,
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且在教学工作中一成不变,教学手法单一,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有限。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壮大民族音乐教学师资队伍,提升整体能力,从而提高民族音乐的影响力[1]。
二、 完善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需要警惕的问题
最近几年,许多地方的学校已经开始进行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改革,完善原有的教学体系,但是,仍存在较大的难度,障碍较多,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警惕以下问题:
(一) 切忌“一刀切”和“一窝蜂”
在改革和完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切忌出现“一刀切”和“一窝蜂”的现象,这是因为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不准,就会进入歧途,无法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帮助,而且,如果许多学校都集中于一个方面,会让改革工作进入另一个发展瓶颈,改革的作用也会降低,相关的学校在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不要争一朝一夕之功,决不可心急,要认识到改革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合理的进行改革,实施改革措施之前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只有在取得好的成绩之后,才可以向其他学校推广。
(二) 切忌闭门造车
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应当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又结合当前的世界形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内外兼修,历史经验表明,闭门造车、闭关锁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教学体系构建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充分总结和吸收优秀的经验做法,才能实现自身水平提高,有助于教学体系构建。
(三) 切忌脱离实际
在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过去的经验已经表明,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才能实现进步,为此,在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始终带着问题意识,要让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绝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只有充分的结合实际,才能实现教学体系的转变和升级,才能有利于民族音乐发展[2]。
三、 构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可行对策
在今后的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相关学校和教育从业者应当结合当前的形势,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改良教材、课程设置等环节,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民族音乐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丰富民族音乐教材
所有的教学工作都需要教材的辅助,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相关教育部门应当提供更加科学的教材,构建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第一组成要素,具体来说,应当将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秀部分进行整合,并在实际的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大量采用鲜活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优点,从而提升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感,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新疆、云南等地的学校,可以将民族音乐教材的重点放在少数民族音乐中,让当地的学生对本民的音乐有更多的认识,加深对本民族的情感。
(二) 改进民族音乐课程设置
在民族音乐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首先,要提高对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民族音乐课程的比重,其次,要合理
处理民族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搭配,第三,要丰富民族音乐教学的手段,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组成更多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民族音乐。
(三)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民族音乐教师队伍,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吸收更多更加专业的人才,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同时,教师队伍也需要定期进行培训,让教师的能力能够得到不断提升[3]。
总之,我国的民族音乐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对于传播我國的文化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建立完善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教材体系、课程设置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让民族音乐能够在专业院校中得到传播,提升民族音乐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黎红,尹爱青.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15.
[2]张丽艳.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措施探讨[J].音乐时空,2015(11):14.
[3]罗晓海.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以构建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为例[J].四川戏剧,2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