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6月28日下午两点半,我们来到南宁市桃源路62号南宁市体育场新东西音乐花园,对“新东西”乐队的主创罗春阳进行面对面采访,试图透过对“新东西”乐队的城市音乐人类学的考察,近一步了解西南少数民族南宁流行乐队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新东西乐队;罗春阳
一、前期收集的资料
新东西乐队成立于1996年,是广西最具年代的原创乐队之一,表演风格广泛,致力于演唱原创作品。新东西乐队除了拥有新东西酒吧、live house(桂声堂)两个音乐基地,还有专属的录音棚、音乐学校,用于专业录音,音乐创作,制作以及声乐器乐的教学。目前乐队的部分成员有:罗春阳(主唱、主音吉他、主创、团长),黄寿立(主唱、节奏吉他、口琴),黄琨(主创),周云(女声主唱),梁艳(女声主唱),余韬(主唱),朱雪峰(贝司),成铭(电吉他、打击),黄尚谦(鼓手、打击)。
新东西乐队具有标签性质意义的事件有:1999年出版第一张纪念专辑《我们怀念的吉他年代》;2009年制作出版新东西第二张纪念专辑《我们》;罗春阳制作并主持2016年广西旅游音乐电台104“T-radio”的一档收听率很高的音乐脱口秀节目《老罗开讲》;以及同年在山水实景剧场成功举办新东西20周年罗春阳作品演唱会,等等。通过罗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到他对待音乐有着自己的风格和坚持的态度,如2017年创作录制的原创四季音乐会:《春生》《夏嘻》《秋弄》《冬蜷》,根据不同季节的感受制作不同风格音乐。共60首作品,而且每个专题音乐会只办一场,内容绝不重复,由此看出乐队在对待原创音乐上的认真,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时代后,对待音乐依然有着自己的态度。
二、现场采访
采访地点在桂声堂音乐厅,它诞生于2014年,平时除了定期举办新东西乐队的专场音乐会之外,还承接定制商业包场及演出服务。桂声堂旁边是新东西酒吧,是乐队常年固定演出现场,也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民谣酒馆。采访分为两个部分:老师采访与同学提问。
1、老师采访
通过这一环节的采访,进一步了解到新东西乐队的发展历程。主创罗春阳,大学专业园林设计,由于受到当时年代民谣风的影响,热爱上音乐,在大学时代开始组建乐队,但成员都不是专业音乐人。大学毕业开始跑场,一场酬劳80元,在当时薪水很高,但是水平要求严格,罗老师会根据对方要求决定单独演出或者团队演出。1996年创立了“东西书社”,团队开始正式演出,平时以卖书为主,兼职在旁边一家小酒吧,但最后由于入不敷出,在1997年搬到南宁人民公园,改名“新东西书社”。当时乐队的活动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以商业演出来挣钱维持乐队的正常运营与生活;在公园举办以民乐、摇滚、爵士、书会、电影等为专题的音乐会;以及到酒吧演出。1998年,“新东西”搬到南宁区图的二楼办公室,这一年是广西原创音乐的黄金时期,罗老师抓住了机会,在十月份接到了商家赞助,成功举办了一场户外音乐会,用原创音乐挣了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钱。2001年9月8号,乐队在南宁体育场举办了盛大的原创音乐会,这也是迄今为止南宁本土乐队举办的唯一一场原创音乐会。自2003年往后,全国的乐队文化慢慢陷入低谷,为了维持乐队发展,罗老师开过餐厅、狗场、家居店、炒股、音乐教学等行业,但是使他坚持下来最大的动力是因为热爱音乐,同时粉丝也给予很多商业合作的帮助。2005年,参加表演的《张大嘴与李干部》音乐小品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五届CCTV小品大赛决赛中荣获三等奖(职业组)。2011年到2012年,团长罗春阳制作并主持广西私家车930一档极受欢迎的音乐叙事原创节目《罗老师的新东西》。以及2017年举办广西流行音乐史上的首次原创作品四季系列音乐会,和举办3个系列11个不同主题的专场音乐会,总共15场。经过这么多年的音乐积累,“新东西”也渐渐拥有了自己的招牌及固定的粉丝。乐队里成员大部分是来自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生。目前音乐会的演出的宣傳罗老师只是通过朋友圈,但是每场都爆满。
罗老师认为一个乐队特别是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乐队,虽然拥有地域性特征会方便推广与传播,但是做音乐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想要表达的音乐才能够使音乐具有灵魂。
2、学生提问
学生:在您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音乐家对您影响较大?
罗春阳:很多,像罗大佑、李宗盛、齐秦、王杰、许冠杰等等,音乐上影响我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音乐的表达与呈现的状态,提升了我对音乐“美”的理解。
学生:做音乐的这些年,哪个音乐风格您最喜欢?
罗春阳:在我们当时那个年代,基本火的音乐都会去听和尝试,从摇滚到民谣,从刚开始的模仿,到对自己开始有了期许,我慢慢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音乐。其实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感受,像我现在比较喜欢爵士。而且我认为每一首音乐都可以用不同的风格表达,它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学生:理想中的粉丝是什么样的?这些粉丝有没有给过音乐创作上的动力与灵感?
罗春阳:我们平时的音乐会在结束时都会跟观众在一起交流,一起开玩笑,这可能更像是朋友的感觉,粉丝大部分都是老粉,他们能够理解、懂我们创作的音乐,这种感觉非常轻松惬意。其实我的创作灵感很多都是来源于身边人和故事。如每一次的恋爱与分手,都留下很多的作品,记录着每个阶段的经历与故事。以及在新东西乐队成长的22年中,遇到过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关于爱情、励志、亲情等,都是我创作中最好的素材。
学生:音乐创作最有灵感是在什么时候?
罗春阳: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觉,在年轻时基本在深夜,喝点酒就很想唱歌,特别有灵感,那时对着湖边写了很多歌。然后到了中午或下午创作的阶段,喝两口茶,养养生,写写歌。再接下来就是什么时间都可以写歌了,这跟不同年纪的心境是有关系的。学生:音乐是自学还是有人指导?
罗春阳:全都是自学,从唱歌到写作,当时的年代是没有老师资源的,学习吉他都是买本书自己摸索,因为热爱。
学生:除了原创会和其他人合作吗?
罗春阳:音乐上我会和一些诗人合作,也会跟各种不同的词作者和音乐家合作,这样使我的创作思维更发散,更多元和有趣,不过作品可能我会更想做成我想表达的方式。
三、总结
“新东西”从1996年的夏天到现在一直是属于存活状态,这是非常难得的事件。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乐队各种音乐风格都尝试过,正是因为这些风格的积累,了解与掌握音乐的多元化,最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新东西”发展的起起伏伏,既体现了艺术创组与传播的艰辛,更体现了个人的热爱与坚持是可以影响一个团队和集体的存亡兴衰的。正是由于罗老师的坚持,才使“新东西”乐队能存活至今,并不断的带给我们新的音乐。虽然对于大众而言,他们的作品还不像通过网络传播的音乐作品那么有受众,但通过他们培养的固定受众群体却一直在支持鼓励并保护着他们的原创音乐作品。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中,总有一部分音乐是小众的,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但这些音乐的存在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众音乐审美,它或许是一颗即将冉冉升起的新星。不同的音乐种类确实有其相对应的服务群体,我们面对这些音乐进行研究时,既要认清其现今的面貌,更要认清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土壤,这点对更深刻的理解某种音乐,将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南京城市流行乐队的发展历程[J].谢力荣.音乐艺术,2009-04-17.
[2]当下民谣的意识形态[J]刘晓春.新东方,2002-05-30.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研究院 民族音乐理论)
关键词:新东西乐队;罗春阳
一、前期收集的资料
新东西乐队成立于1996年,是广西最具年代的原创乐队之一,表演风格广泛,致力于演唱原创作品。新东西乐队除了拥有新东西酒吧、live house(桂声堂)两个音乐基地,还有专属的录音棚、音乐学校,用于专业录音,音乐创作,制作以及声乐器乐的教学。目前乐队的部分成员有:罗春阳(主唱、主音吉他、主创、团长),黄寿立(主唱、节奏吉他、口琴),黄琨(主创),周云(女声主唱),梁艳(女声主唱),余韬(主唱),朱雪峰(贝司),成铭(电吉他、打击),黄尚谦(鼓手、打击)。
新东西乐队具有标签性质意义的事件有:1999年出版第一张纪念专辑《我们怀念的吉他年代》;2009年制作出版新东西第二张纪念专辑《我们》;罗春阳制作并主持2016年广西旅游音乐电台104“T-radio”的一档收听率很高的音乐脱口秀节目《老罗开讲》;以及同年在山水实景剧场成功举办新东西20周年罗春阳作品演唱会,等等。通过罗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到他对待音乐有着自己的风格和坚持的态度,如2017年创作录制的原创四季音乐会:《春生》《夏嘻》《秋弄》《冬蜷》,根据不同季节的感受制作不同风格音乐。共60首作品,而且每个专题音乐会只办一场,内容绝不重复,由此看出乐队在对待原创音乐上的认真,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时代后,对待音乐依然有着自己的态度。
二、现场采访
采访地点在桂声堂音乐厅,它诞生于2014年,平时除了定期举办新东西乐队的专场音乐会之外,还承接定制商业包场及演出服务。桂声堂旁边是新东西酒吧,是乐队常年固定演出现场,也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民谣酒馆。采访分为两个部分:老师采访与同学提问。
1、老师采访
通过这一环节的采访,进一步了解到新东西乐队的发展历程。主创罗春阳,大学专业园林设计,由于受到当时年代民谣风的影响,热爱上音乐,在大学时代开始组建乐队,但成员都不是专业音乐人。大学毕业开始跑场,一场酬劳80元,在当时薪水很高,但是水平要求严格,罗老师会根据对方要求决定单独演出或者团队演出。1996年创立了“东西书社”,团队开始正式演出,平时以卖书为主,兼职在旁边一家小酒吧,但最后由于入不敷出,在1997年搬到南宁人民公园,改名“新东西书社”。当时乐队的活动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以商业演出来挣钱维持乐队的正常运营与生活;在公园举办以民乐、摇滚、爵士、书会、电影等为专题的音乐会;以及到酒吧演出。1998年,“新东西”搬到南宁区图的二楼办公室,这一年是广西原创音乐的黄金时期,罗老师抓住了机会,在十月份接到了商家赞助,成功举办了一场户外音乐会,用原创音乐挣了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钱。2001年9月8号,乐队在南宁体育场举办了盛大的原创音乐会,这也是迄今为止南宁本土乐队举办的唯一一场原创音乐会。自2003年往后,全国的乐队文化慢慢陷入低谷,为了维持乐队发展,罗老师开过餐厅、狗场、家居店、炒股、音乐教学等行业,但是使他坚持下来最大的动力是因为热爱音乐,同时粉丝也给予很多商业合作的帮助。2005年,参加表演的《张大嘴与李干部》音乐小品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五届CCTV小品大赛决赛中荣获三等奖(职业组)。2011年到2012年,团长罗春阳制作并主持广西私家车930一档极受欢迎的音乐叙事原创节目《罗老师的新东西》。以及2017年举办广西流行音乐史上的首次原创作品四季系列音乐会,和举办3个系列11个不同主题的专场音乐会,总共15场。经过这么多年的音乐积累,“新东西”也渐渐拥有了自己的招牌及固定的粉丝。乐队里成员大部分是来自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生。目前音乐会的演出的宣傳罗老师只是通过朋友圈,但是每场都爆满。
罗老师认为一个乐队特别是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乐队,虽然拥有地域性特征会方便推广与传播,但是做音乐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想要表达的音乐才能够使音乐具有灵魂。
2、学生提问
学生:在您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音乐家对您影响较大?
罗春阳:很多,像罗大佑、李宗盛、齐秦、王杰、许冠杰等等,音乐上影响我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音乐的表达与呈现的状态,提升了我对音乐“美”的理解。
学生:做音乐的这些年,哪个音乐风格您最喜欢?
罗春阳:在我们当时那个年代,基本火的音乐都会去听和尝试,从摇滚到民谣,从刚开始的模仿,到对自己开始有了期许,我慢慢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音乐。其实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感受,像我现在比较喜欢爵士。而且我认为每一首音乐都可以用不同的风格表达,它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学生:理想中的粉丝是什么样的?这些粉丝有没有给过音乐创作上的动力与灵感?
罗春阳:我们平时的音乐会在结束时都会跟观众在一起交流,一起开玩笑,这可能更像是朋友的感觉,粉丝大部分都是老粉,他们能够理解、懂我们创作的音乐,这种感觉非常轻松惬意。其实我的创作灵感很多都是来源于身边人和故事。如每一次的恋爱与分手,都留下很多的作品,记录着每个阶段的经历与故事。以及在新东西乐队成长的22年中,遇到过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关于爱情、励志、亲情等,都是我创作中最好的素材。
学生:音乐创作最有灵感是在什么时候?
罗春阳: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觉,在年轻时基本在深夜,喝点酒就很想唱歌,特别有灵感,那时对着湖边写了很多歌。然后到了中午或下午创作的阶段,喝两口茶,养养生,写写歌。再接下来就是什么时间都可以写歌了,这跟不同年纪的心境是有关系的。学生:音乐是自学还是有人指导?
罗春阳:全都是自学,从唱歌到写作,当时的年代是没有老师资源的,学习吉他都是买本书自己摸索,因为热爱。
学生:除了原创会和其他人合作吗?
罗春阳:音乐上我会和一些诗人合作,也会跟各种不同的词作者和音乐家合作,这样使我的创作思维更发散,更多元和有趣,不过作品可能我会更想做成我想表达的方式。
三、总结
“新东西”从1996年的夏天到现在一直是属于存活状态,这是非常难得的事件。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乐队各种音乐风格都尝试过,正是因为这些风格的积累,了解与掌握音乐的多元化,最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新东西”发展的起起伏伏,既体现了艺术创组与传播的艰辛,更体现了个人的热爱与坚持是可以影响一个团队和集体的存亡兴衰的。正是由于罗老师的坚持,才使“新东西”乐队能存活至今,并不断的带给我们新的音乐。虽然对于大众而言,他们的作品还不像通过网络传播的音乐作品那么有受众,但通过他们培养的固定受众群体却一直在支持鼓励并保护着他们的原创音乐作品。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中,总有一部分音乐是小众的,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但这些音乐的存在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众音乐审美,它或许是一颗即将冉冉升起的新星。不同的音乐种类确实有其相对应的服务群体,我们面对这些音乐进行研究时,既要认清其现今的面貌,更要认清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土壤,这点对更深刻的理解某种音乐,将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南京城市流行乐队的发展历程[J].谢力荣.音乐艺术,2009-04-17.
[2]当下民谣的意识形态[J]刘晓春.新东方,2002-05-30.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研究院 民族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