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办学过程中团学工作模式探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校区办学给高校团学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高校团学组织只有根据学校和不同校区的特点,坚持整体统筹与分区管理相结合、服务为主与效率优先相结合和持续发展与创新理念的工作原则,牢牢把握工作重心,探讨适应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团学工作机制,使团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多校区团学工作工作模式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随着高校合并和人数扩招,多个高校按照一校多区格局办学的情况也日渐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等教育发展拓展了空间,扩大了办学规模,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但多校区办学在客观上也给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大连民族学院于2009年建成金石滩校区并投入使用,目前以开发区校区为主校区,金石滩校区为分校区。两个校区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团学工作制度和管理文化,开展了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多校区的团学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
  一、多校区团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生分割模式
  当前各个高校对于新老校区在学生分布格局上各不相同,既有横切,又有纵切。所谓横切,是指不同校区分住着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谓纵切,就是指按照学科专业对学生进行分割。无论是横切还是纵切都会对学生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同学之间进行传帮带,不利于他们在完整的大学氛围中成长。以“纵切”论,学科之间的互动打破了,多学科综合型的大学培养环境人为地被多校区分割了,一个理科的学生可能在一位艺术家的报告中得到启示,一个文科的学生可能在一位科技精英睿智的思维中获得创新,这种分割尤其是对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利。就团学工作而言,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低年级学生是团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高年级学生是团学活动的主要策划者,此外,不同校区也有自身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导致多种团学模式并存,相互冲突。
  2.校园文化底蕴差异
  据调查,当前大多数多校区办学的高校的新校区都位于郊区或者较为偏僻的位置,周围的生活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尤其是交通、购物、医疗、饮食等方面和主校区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此外,和已经逐渐成熟完善、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老校区来说,新建校区比较“年轻”,缺少文化底蕴。所以积极探索如何克服因为环境氛围尤其是文化底蕴差别带来的影响,因地制宜地做好新校区的共青团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3.学生干部培养
  学生干部是高校团学工作的助手和中坚力量,更是团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由于我校低年级学生主要在新校区,作为团学活动的主力,他们具有热情高、思想活跃等特点,但是缺乏工作经验,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差距,只能是一边学习一边干。当前校和各学院学生会干事都是一年级学生,主要负责人是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培养时间和工作时间短,其工作能力就可想而知。从培养学生干部的角度来说,刚刚培养成熟一批学生干部,他们就要回到老校区,又得重新培养下一批。学生干部的使用周期明显缩短,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培养学生干部的难度大大增加。此外,由于地理位置差距,导致干部培养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多校区团学工作坚持的主要原则
  1.整体统筹与分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整体统一即团学工作都要服务于整个高校的中心工作,无论是哪个校区,都只是一所高校的一部分,同时又要坚持从各个校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各项团学工作实施过程中,各个校区的团学组织一定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思想和意识要高度统一。
  2.服务为主与效率优先相结合的原则
  当前各个高校的多校区办学大多由于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对此,团学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方便。
  3.持续发展与创新理念相结合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团学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环节,它直接接触学生,服务学生,更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团学工作也要牢牢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适应时代要求,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多校区团学工作的主要途径
  1.与全校团学工作整体保持一致,加强团学组织职能和自身建设
  高校团学组织必须按照学校中心工作的要求,结合团的工作实际开展各项工作。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各校区团学组织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根据不同校区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置岗位,完善规章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品牌,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是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的导向及品位,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至关重要。二是各个校区要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建设,打造校园品牌活动,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同学们从心底里愿意参与,容易接受,让团学活动真正成為学生的第二课堂,课余文化生活的良好补充。
  3.拓宽实践育人领域,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是其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珍贵机会,能够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拓展能力。金石滩校区团工委两年来组织学生深入金山社区、金石滩小学、龙山小学、金石旅游集团、中国银行等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校区之间联系,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传帮带作用
  学生干部是做好团学工作的重要助手和补充力量,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团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和取得效果。我校团学组织根据各自校区的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了校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但由于学生干部队伍中都是低年级的学生,缺乏经验。为弥补这些不足,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两校区学生组织共为一体,平时利用网络、通讯等手段加强联系,注重新老校区干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举办了多次实践培训活动,老校区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出了传帮带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多校区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产物,给团学组织带来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高校团学组织要审时度势,认清社会形势,积极调整工作方式,以育人为本,充分发挥高校团学组织在全员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开创高校团学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天琪,吴志勇.多校区办学高校团学工作模式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107.
  [2]张向菊,林琳.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4):361.
  [3]唐楚杰,钟妮.多校区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挑战和应对[J].法制与社会,2009,(8):248-249.
其他文献
旨在系统、规范地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与实践,1998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团队,并依托批准的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异型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
期刊
Flash网络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其检索方式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在详细分析了Flash网络教学资源的类型、结构、组成元素等基础上,提出了Flash的四层结构模型,建立了总体、逻辑
兴趣是语文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心理动因,对整个语文学习起发动、维持、推进、控制、调节的作用。所以,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积极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
火郁并非一病的专名,而是一系列病证的共同病机,凡因火热被郁遏于内,不得发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皆是火郁证,因火与热同性,故火郁又常称为热郁;阴火,从广义来说乃指没有实在病灶,而机
期刊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弱磁磁选设备——磁选筒,此设备是一种分选精度高、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节水及适应范围广的弱磁精选设备。本文采用磁选筒对湖北省某铁矿磁选粗精矿进行精
知识觉知过程是虚拟协作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者内部发生的一个重要的认知过程,它可以增加不同学习者之间相互讨论和开展协作的机会。基于这一概念,本文提出了促进知识觉知的协作策
河南省许昌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本文重点介绍十二五期间许昌市水环境治理效果、采取的水环境治理措施,针对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对刺桐基督教碑铭中的惯用语、纪年法等方面的研究,并与中亚、中国扬州等地出土的相似碑铭进行比较,同时参考了牛汝极教授等人的成果,澳大利亚研究团对泉州基督教碑铭中
针对目前机器人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机器人的高智能化、高自动化、高模拟人的方向,需要投入大量研究经费,本文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机器人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