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政治教学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n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政治教学 优化教学 高效课堂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教育的国家,政治教育毫不例外地受着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上课时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教师上课时自己讲得多,让学生回答的少,没有对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等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师凭借着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熟悉,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谈,不去体会学生的感受。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很卖力,学生学的也吃力,但就是没有一点效果。追其原因,对于这样一个本身没有多大吸引力的学科而言,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再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那么根本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和综合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才能主动地去探究它,学习它。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政治课堂上,教师为了赶进度,让学生多做题,对于课程的内容的讲解上几乎是一言堂的形式,教师照本宣科,不去提问学生问题,整节课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机。更谈不上教学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有时教师偶尔提问一下学生问题,但涉及面很小。更谈不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没有兴趣,学生便没有动力,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对政治课失去了兴趣。再有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门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课程,教师如果在备课时不认真钻研,课堂上有没有吸引学生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学生便会彻底不想学习政治这门学科。
  1 搞好改革
  没有好的思想素质的人,既是他的学问非常高,也算不上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为了一点小事而向同学投毒的大学学生,也最终会走向人生的反面。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国平时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里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德育。其意不言自明。而德育的发展和提高需要靠我们的政治老师,在老师的讲课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走向成功的未来。但是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要想做到这一点仅靠老师一人之力,略显单薄。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都来帮助学生上好思想政治这门学科。使学生对政治课真正地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对于学生来说,为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要改变自己以往对政治课偏见认识,把政治课的学习当成是一门陶冶自己情操,进化心灵的课堂,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同时还可以把它当做是一门兴趣去加以学习,改变自己以往被动的消极的学习方式,积极地投身到政治学习中去。
  2 树立新的课程观
  要想使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学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必须要改变以往只重视数理化等科目的习惯。为政治课开设提供一定的条件,使学生从思想认识到政治课同样是一门必须要掌握并且要很好地学习的课程,使学生对政治课的态度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政治课的宣传力度,其次,学校要为政治课的相关活动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听先进人物事迹报告,参观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场所,每天让学生听新闻报道,让学生更多地关心国家大事等。通过不断地努力逐渐改变学生忽视政治学科的态度。
  3 师生重新认识政治课
  3.1 教师必须敢于摒弃旧的教学思想,掌握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敢于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使学生从心底喜欢上政治课。对于政治老师来说,更要懂得“台上一秒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含义。课下刻苦钻研教材,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上好政治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注重情感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活动。以往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单一,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是我们政治课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正是这种弊端,禁锢了政治课的发展。教师要敢于正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有勇气改变这种状况。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从而改变学习态度,从而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使政治课充满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必要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工具为政治课提供服务,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习场所的改变,使学生的心情发生变化,这种集听觉、视觉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提高课堂效率,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总之,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虽然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但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虽然学会了数学知识,但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
期刊
直线斜率体现了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掌握好斜率的求法和斜率公  式,并把其计算公式迁移到代数、解析几何的多个领域中去,采用  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会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现从以下几  个方面说明斜率的用法。  1 用于求函数最值  例1,已知实数x,y满足2x+y=8,当2≤x≤3时,求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  解:如图,已知点P在线段AB上运动其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2,4),B(3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养成创新精神的一大要素,本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通过具体例子探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
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多年以来,多少语文教师在潜心研究、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知识、技能,在写中作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1 边读、边思、边写  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必须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写。如果只读而不思不写,纵然是书读百遍,也难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如:学习课文
期刊
【摘 要】 教师队伍要把握时机,不断地学习,依据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特点,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掌握全新的教育方法,以新的工作艺术,一丝不苟、长抓不懈地工作作风,力争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职校教育 德育工作 德智双馨  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如何根据当代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模式,
期刊
【摘 要】 作为职业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饱和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德才兼备,德智双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受各个单位的青睐,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才会有更出色更优秀的表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教书育人 素质教育 德智双馨  1 循循善诱更新学生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没有素质,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每个公民提出的具体要求,其中“友善”是我们建设和谐家园、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是“爱国、敬业、诚信”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关键词,更是中国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小学在“崇尚志向 追逐梦想”尚志追梦文化的引领下,提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作为学校德育教育核心词,训练每个孩子友善追梦,励志成长
期刊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主动的“学”的目标。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
期刊
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不符合道德要求、不符合师德规范的一些言行举止。尽管“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尽管《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已颁布多年,但教育教学中的不良行为依然大量存在和频繁出现。稍列如下:  案例1,某班主任别号“铁匠”,别号的来源是他以“狠”、“恶”、“严”而出名。他说话做事向来说一不二,学生只有服从、绝对地服从,没有任何不服或申诉的权利。比如:有
期刊
作为一名校领导,我深感校园安全责任的重大。安全责任是一个难以负担的重任,有三个原因:第一,感情负担。师生情谊不容损失。在安全事故中,不论受到伤害的老师还是学生,都是相处了一段时间的人,少则一个学期,多则几十年,大家互相认得,彼此熟悉,相处久了,必然有感情。作为校领导,一个处理不当,会对师生造成精神损害,影响师生对学校的感情。第二,职责负担。一旦出了安全事故,是校领导本职的失渎,不论主要责任在当事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