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构建及毒力初步评价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_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构建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在细胞和小鼠体内分别评价病毒毒力。

方法

通过同源重组构建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通过病毒的细胞扩散能力和复制能力,以及小鼠呼吸道感染实验和小鼠尾部划痕实验分别评估NTV-C7L的体外和体内毒力。

结果

经同源重组蓝白斑纯化获得的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通过PCR和Western blot鉴定证明C7L基因正确插入并能表达C7L蛋白;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BALB/C 3T3)中,NTV-C7L的扩散能力和复制能力比NTV强,但低于VTT;痘苗病毒小鼠滴鼻实验结果表明,106PFU病毒感染后TTV组小鼠体重与NTV及NTV-C7L组相比,体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6, P<0.001;t=5.73, P<0.001),NTV组与NTV-C7L组相比,体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7,P=0.081);107PFU病毒感染后,NTV组及NTV-C7L组体重下降与TTV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6, P<0.001;t=10.71, P<0.001)。NTV组与NTV-C7L组相比,体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16,P<0.001)。小鼠尾部皮肤划痕实验表明,接种106PFU VTT组小鼠在第5天尾部形成较为明显皮肤红肿、损伤,而107PFU NTV组和NTV-C7L组仅在局部形成红肿,且范围较VTT小,后逐渐结痂愈合。

结论

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在细胞内及小鼠体内毒力较NTV升高,但明显低于VTT,为痘苗病毒载体优化及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2013—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不同剂次水痘疫苗免疫史突破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查阅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和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获得水痘发病数据和免疫史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通州区共报告中小学、托幼机构水痘病例数2 102例,原发水痘病例989例,有明确1剂次免疫史的水痘突破病例966例,2剂次免疫史的突破病例147例。不同免疫史患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体外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MBL(0、1、10、20 μg/ml)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油红O染色和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法分析脂质积累情况。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相关因子PPAR
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是一类古老的、广泛存在的、对人类和其他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传染病病原体。目前已鉴定能感染人的冠状病毒(human CoV, HCoV)共有7种。已证实:这些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均为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原体,通过跨越种间屏障,从自然宿主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跳跃"到人群,并进一步造成人际间的传播和流行。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pike, S)S1亚基上的受体结合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HBV-LP)、HBV-DNA和前S1抗原(Pre S1-Ag)与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6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V-LP和Pre S1-Ag;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H
目的探讨乳腺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9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0例乳腺髓系肉瘤病历资料,与同期19例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相对比,按2008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和2017版分类更新,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10例髓系肉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3~47岁,平均年龄33.8岁。患者均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引起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特征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8年全年因呼吸系统感染入院治疗的患儿痰液标本9 491份及配对外周静脉血标本9 491份。采用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试剂筛选出RSV阳性痰液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随机筛选出的RSV阳性患儿外周血标本中T、
泡沫细胞(foamy macrophages,FM)又称泡沫样巨噬细胞,是指吞噬了脂质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是一种细胞胞质中富含脂滴的特殊表型炎症细胞。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所致的肉芽肿、结核性创面等疾病中,FM不仅表现为对免疫反应的抑制,并且能够影响疾病的预后和转归。由Mtb感染所致的FM形成机制存在一定的特异性,这种差异可能是其在胞内长期
目的甘露糖修饰的脂阿拉伯甘露聚糖(mannose-capped lipoarabinomannan,ManLAM)是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本研究拟探究ManLAM对CE蛋白诱导B细胞抗结核免疫应答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磁珠分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细胞,ManLAM协同CE蛋白离体刺激,CFSE检测增殖,流式检测B细胞凋亡及活化,ELISA检测细胞因子及抗体亚型分泌水平,酶联斑点试验检测B
目的研究血培养中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eterogeneous vancomycin-intermediate Staphylococcus aureus,hVISA)的流行性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MHA5T(含有5 μg/ml替考拉宁的MH琼脂)和菌群曲线分析法(populats profiles/area under the curve,PAP/AUC)检测hVISA,PCR
目的食品与环境中49株豚鼠气单胞菌菌种鉴定、毒力与耐药性检测。方法VITEK、API 20NE生化鉴定,gyrB、rpoD系统发育分析;PCR检测act、alt、ast、lip、ahp、aerA、hlyA、ompA1、fla基因;AST-GN16药敏试验。结果生化鉴定为豚鼠/嗜水气单胞菌株54株,经系统发育分析豚鼠气单胞菌49株,嗜水气单胞菌4株,中国台湾省气单胞菌1株。毒力基因alt、l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