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肾法治疗严重“斑秃”1例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97-01
  1 资料
  患者,女,31岁,职员。脱发2个月,平素工作紧张,精神压力较大,开始在右侧头部局限性,斑片状脱落,逐渐脱落部位增多,虽经多方治疗,病情未见控制。近10天头发脱落更加严重,仅头顶、后头枕部残留稀疏头发。2011年12月16日来我门诊治疗。
  初诊:患者头晕,心悸,失眠,全身倦怠感,食欲不振,大便日2-3次,稀便。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面色萎黄无华,舌质暗淡,苔白,脉沉滑细尺弱。头部可见多处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圆形脱发区,仅头顶处残留少量稀疏头发,脱发处头皮光亮,毛囊清晰可见,头皮无萎缩。
  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症状诊为:斑秃。中医辨证: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治疗以健脾安神,补益气血为原则。采用中药、针灸综合治疗并给予饮食生活指导。
  中药:处方:党参15白术15黄芪40当归15
  甘草10茯神15远志15炒酸枣仁25
  木香2龙眼肉15淮山药15山萸肉15
  龙骨20阿胶10何首乌10熟地15
  10付水煎服,日2次口服。
  针灸:毫针刺:取穴百会、风池、神庭、膈俞、脾俞、肾俞、心俞、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留针20分钟,日1次;梅花针扣刺头部脱发局部,使微出血或局部发红,后用生姜涂擦局部,日1次。
  饮食生活指导:每日运动30分钟,以散步为主;食疗:粳米、糯米、黑芝麻、黑豆、大枣、桂圆、莲子、胡桃肉、银耳、菊花、菠菜、茄子等常服。
  二诊:头发脱落较治疗前减少,睡眠好转,一夜不醒,食欲较前好,便日1-3次,不成型,有时腰痛,膝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尺弱。中医辨证:脾肾亏虚,精血不足;治疗:
  健脾,养血,安神,补肾为主。
  中药:处方:党参15白术15黄芪40当归15
  甘草10茯神15远志15炒酸枣仁25
  木香2龙眼肉15淮山药15龙骨25
  阿胶10熟地20杜仲10何首乌10
  10付水煎服,日2次口服
  针灸同前。
  饮食运动指导:食疗中减桂圆、山药;运动同前。
  三诊:可见新生头发,但较细软、色黄,腰痛,头晕,情绪不稳,急躁,睡眠好,食欲好转,大便日2次,不成型,舌脉无著变。中药同前,针灸增加肝俞、太溪、太冲治疗。嘱将所有细软头发剃光,待新发生长。
  四诊:新发生长部位见多,睡眠好,食欲好,便日1次,仍不成型,有时腰痛,舌红,少苔,脉左沉弦,右沉细。中医辨证: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治疗:滋补肝肾,健脾养血为主。
  中药:处方:①熟地25山药20山萸肉29茯神15
  白术15黄芪40当归15甘草10
  远志10炒枣仁25女贞子15补骨脂10
  杜仲15木香5桑椹50鸡血藤10
  10付水煎服,日2次口服。
  处方:② 阿胶150枸杞子200何首乌150共为细末,10g日2次口服。
  针灸:毫针刺:取穴同前,隔日1次。梅花针扣刺:日1次。
  饮食生活指导:每日运动30分钟,以慢跑为主;食疗:粳米、糯米、黑芝麻、黑豆、山药、大枣、桂圆、莲子、胡桃肉、银耳、菊花、茄子等常服。
  五诊:脱发处均有新发生长,发质良好,睡眠好,食欲好,便日1次略成型,腰痛减轻,
  舌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治疗:滋补肝肾,健脾养血为主。
  中药:处方①不变。
  处方②10g日1次口服。
  针灸 毫针刺每周2次;梅花针隔日1次。
  饮食运动指导同前。
  六诊:头发生长良好,毛发质黑,诸症消失。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面色红润,较前体重增加,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有力。病情稳定,继续巩固治疗半月,至服完为止。注意每日进行适当运动、生活规律、饮食调节。
  随访:6个月、1年回访毛发质黑,细密,无掉发现象。精神状态良好,无任何不适症状。
  2 分析
  斑禿是头发突然发生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脱落而头皮光亮的一种病症。中医称“油风”,俗称“鬼剃头”。轻者多为一个或数个脱发斑,重者头发全部脱落,称全秃;若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 则称为普秃[1]。斑秃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过度疲劳有关。近年来,认为脱发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2]。斑秃的中医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多认为本病与气血双虚,肝肾不足、血瘀毛窍有关,且五脏皆与头发关系密切[3]。笔者以“发为血之余”“精血同源”为核心,辨证施治,究其在血的生成、运化过程中及与之相关五脏六腑功能的盛衰,制定不同的治疗措施,疗效显著。该患就诊时头晕,心悸,失眠,全身倦怠感,食欲不振,大便一日2-3次,稀便,面色萎黄无华,舌质暗淡,苔白,脉沉滑细尺弱。表现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为主。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脱不生。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无力,生化无能,血无所生,而至血虚。治病当求本,以健脾胃补气血为治则。后期出现表现肝肾不足,如腰痛、膝软,头晕,尺脉弱。精血同源,肾虚精亏,精不化血,发生无源则脱发;肝肾不足,肾藏精,主骨生髓,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则头晕,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治疗当以滋补肝肾,填精益髓为主。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论,用健脾补肾法随证加减,调整中药、腧穴,配合梅花针扣刺,达到治疗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扣刺可调节局部微小血管,改善局部供血,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指导的综合调整能促进机体阴阳、内环境恢复平衡状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 结论
  1.中医药治疗斑秃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根据病因、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是治疗的关键。
  3.严重斑秃者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Sehgal V N, Jain S.Alopecia areata:clinical perspective and an insight into 1pathogenesis. J Dermatol,2003,30:271-289.
  [2] 陈炜,斑秃病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2001,27(1):16-19.
  [3] 李东海,王丽,林少健,等.脱发与五脏相关性探讨[J].河南中医,2010,1(30):20-21.
  作者简介:
  杨俊丽,出生年月日:1958年7月,性别:女,职称:副主任医师,学历:医学博士。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病理性近视眼拱形黄斑的临床表现及眼底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0例(34只眼)病理性近视眼患者合并拱形黄斑的眼底特征。所有患眼进行了屈光及眼底检查、眼底频域OCT扫描及眼B超检查,部分患眼补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结果所有患眼均有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相关表现,屈光度在-500~-2 000 D之间,频域OCT
【摘要】目的优化母乳喂养。方法把2012年后两个月的167例足月孕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调2012年9、10两个月的15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从入院开始规律、系统的进行宣教;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及指导。以24小时、72小时母乳喂养的情况对宣教工作的效果进行判断。结果两组24小时内的母乳喂养情况差别不明显;研究组72小时的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孕产妇住院期间针对母乳喂养知识行规律、系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