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与养

来源 :当代思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95130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报道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状况。据报道,由于这里的许多河床中富含黄金,作为中华文明之源的“三江源”因此被蜂拥而至的淘金者挖得底朝天,河床的流水、蓄水、涵水的功能被破坏,当地的许多居民居然花钱买水喝。
  类似的报告不时见诸媒体,为此笔者想了许多,其中之一是联想到八十年代流行的一个著名的口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口号正确吗?正确的,有道是“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山上有木,可砍;山上有竹,可伐;山上有草,可牧;山里有金银铜铁煤等多种宝藏,可挖;水中(海水、江水、河水、湖水中)有鱼虾蟹鳖,可捕……人们争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尽早脱贫致富。这也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常识。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如果其中的一方失去了另一方的对应、烘托、制约、平衡,那么,事物就难以存在。“吃”的对立面是“养”(包括种、植、殖、培、管、护等等)。倘若只“吃”不“养”,坐吃山空总有时。对这一后果,尽管有些人囿于眼前的局部的以致个人和小家庭的利益而不屑一顾,但它总是顽强地存在着,并且最终起决定作用。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符合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口号,应该是“靠山吃山、吃山养山、养山吃山;靠水吃水、吃水养水、养水吃水”,唯其如此,才源源不断地有得“吃”。此之谓“可持续发展”。而对于那些“吃”得“差不多”的地方,当务之急的口号则应该是“靠山养山、养山吃山;靠水养水,养水吃水”,唯其如此,才不致难以为继。
  这里还有一个“吃相”和“吃法”的问题。“吃相”应当好一些,“吃法”应当科学些,应当有计划有步骤瞻前顾后地一口一口“吃”。如果馋相十足,以饿虎扑食之势、饕餮之徒之形,风卷残云之状去“吃”;“吃”过之地,一片狼藉,山破水污,再加上只“吃”不“养”,那是会很快“断顿”没得“吃”的。
  由此,我又想起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这部不朽著作中的告诫:“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教育中的运用.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护理常规进行高血压病药物
企业之树土壤论    近闻,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企业之树土壤论。  把企业比作树是恰当的。在社会学的意义上,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有生命的,都会像树一样,落籽、出苗、发育、生长、开花、结果,都有树根、主干、枝叶,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然而,这一切都要基于一定的土壤。土壤肥沃,养分充足,企业之树才会在光合作用下茁壮成长,主干粗壮,枝繁叶茂,树冠如云,果实累累。倘若土壤贫瘠,养分短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衡量一种理论和实践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必须看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否符合马克思
一、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不容忽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但贫富差距也拉大了。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由1980年的0.33提高到1988年的0.382、1995年的0.452、2002年的0.454。中国已经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的行列。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富人越富、贫者越贫“两极化”迹象。1999年,按五等分组的最高收入户平均可支配收入为12084元,是最低收入户
【摘要】大四學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学校地质类专业大四学生逃课的现象,详细分析了学生旷课的特征,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进而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社会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了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质专业 大四学生 逃课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29-01  引言  
【摘 要】 互动式教学已经提出多年,但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部分教育工作者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忽视化学作为一种实验性学科的需要,忽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笔者在教學中发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促进学习能力提高。本文将从互动式教学现有的问题出发,探究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 互动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需要讲求一点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内核,首要的就是科学的品质。  科学并不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么简单,仅仅研究作为“客体”的世界。实际上,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只要称得上“科学”,就不仅提供关于客观世界运动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而且提供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必须遵循的方法原则和必须持有的科学态度,并因此进而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品质是普适的。在当代人类社会,崇高
针对航空电气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实验科目,改革实验教材与实验报告的形式,重新调整考试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