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暴力作业说“不”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看到过一则笑话:繁忙的十字路口,交警拦下了一辆闯红灯的汽车。车主下来一个劲地求情:“警察同志,我是××学校的老师,这不马上要迟到了,一不留神闯了红灯了,请你手下留情。”交警一听,情绪顿时激动起来:“太好了,我终于等到老师违反交通规则了。你马上给我写‘我错了,我再也不闯红灯了’,抄写一百遍!”……罚抄作业是大多数人在上学阶段都遭遇到的惩罚措施。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巩固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形成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准确把握教学指向、取得最佳教学效率的一种有力手段。可是当作业与惩罚相联,动辄几十遍上百遍的“暴力作业”使得作业过程中的探索实践变成了机械重复。“暴力作业”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的奴役。
  一、危害重重的“暴力作业”
  1、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校里有个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她班上孩子书写工整,很少有人写错别字。大家向她讨经验,她的做法是:要求孩子作业本不许有一个错字,如果出现一个错别字,不仅这一个字要写一百遍,这一页内容都要重写一次。这种“株连法”使孩子们在写作业时提心吊胆,生怕写错一个字,他们早已忘了为什么要写作业,只是在为“不出错”而写作业。孩子们刚刚进入学习的征途,就已经开始迷失学习的方向了。
  2、使孩子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
  “余老师,我在算小数乘法时,总是忘记点积的小数点。当时你让我把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罚抄50遍,我怀着怨恨的心情在晚上10点半才抄完。……期中考试时,当我算到小数乘法时,我故意不给积点上小数点。试卷发下来,看着你气得通红的脸,我有了一种报复的快感……”这是一个孩子给老师写的一封信。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的鲜活的生命,他们对学习的热爱最初的动力是对任教老师的喜爱,可是当“暴力作业”成为一种惩罚手段,教师就站在了教育的对立面,最终导致喜爱变成了厌恶、叛逆代替了顺从。
  3、阻碍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暴力作业”的内容大多是需要学生背诵和记忆的内容,多数老师采用的方法是死记硬背。曾经有一次班上的孩子因为没有记住“乘法分配律”而被老师罚抄十遍,以强化记忆。第二天孩子们都抄写了十遍,检查一下大部分学生都能背了,老师似乎很满意,可是在第二天的作业中,却有80%以上的孩子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死记硬背下的结果是学生记住了一段文字,却没有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学生忙于尽快地完成老师的“暴力作业”,根本无暇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理解与思考。
  二、创新作业方式,让孩子爱上作业。
  作为老师,我们是孩子前往知识殿堂的引路人,是孩子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要做好学生的“知识朋友”和“合作伙伴”。要相信孩子的本性是自爱和上进,不要让“暴力作业”成为“操纵”孩子的手段。教师要不断创新作业方式,让作业既成为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又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
  1、布置分层次的作业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作业,第二层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型作业,第三层是面向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型作业。对于后进生,要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做,对优生是一个促进,又能帮助差生克服“完不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
  2、布置趣味性的作业
  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业设计也应体现新颖、有趣,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性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作业的技巧性,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如一年级小朋友在学习认识数字时,可布置孩子制作数字卡片,在制作的过程中,复习数字的特征,明白数字表示的含义。当学完10个数字后,孩子们就自己制作出一套数字卡片,也便于为后来的学习提供方便。
  3、布置实践性的作业
  布置实践性作业可以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连接学生课内、课外生活,进而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如在学习统计知识后,我设计了一个《了解同学》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调查身边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兴趣爱好等,并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在作业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调查能力,发展了统计观念,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十分关注整个教育改革当中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启发他们的智力和能力,让他们学会动脑、动手,学会做人,使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构建“减负高质”的课堂教学是每个老师追求的目标,让我们用心去关爱孩子,用爱去教育孩子,减负从杜绝“暴力作业”开始!
其他文献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当前轰轰烈烈的课改中,加强教学反思,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七年级的老师在讲完负负得正的规则后,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这段话含义丰富,解读可谓多角度,作为一线教师,对这句话理解较为深刻,从
期刊
摘 要: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寻求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手段,即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本文谈了谈如何改进课堂数学学习方式与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方式 有效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新的教学方式等进行深入思考和不断创新,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想都应该力求在大量教学实践中总结很多有效的经验,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新课程的实施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抓手,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总结我十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新课程是由课堂上的一个个教学细节
期刊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应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素质教育的立足点不是课外活动而是课堂教学,做的不是低耗作业,而是高效作业,不是简单地取消考试而是规范考试。减负不能减质量,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减法”,还要善于做“加法”。因此“教”、“学”、“习”融为一体的“教学文本”就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加减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为四个字: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意思是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提供适
期刊
作为年轻班主任,我一直在努力、在探索,希望自己可以更加无愧于班主任这个称谓,更加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我认为班主任工作应注重以下方面,其中也包含我个人的一些做法和思考,现与大家分享。  一、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强调把个人融入到集体的怀抱中,让个人在集体的环境中加强自律。  班集体,顾名思义,强调的是集体。集体才是学生个体成长的环境,集体对学生个体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脱离集体的个体可以自由散
期刊
语文新课程,就像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春天,芳草青青,花红柳绿。语文教师也同样感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新课程在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活跃教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个执教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先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一、面对课改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
期刊
从事班主任工作几年来,我发现班里总有一些特别的孩子,他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遭遇,他们的身上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些特别的孩子呢?  案例一:一天,刚走到学校门口,突然感到身后有一双小手在拉扯我的衣服。回头一看,一张灿烂的笑脸呈现在我的眼前。小明珠,这个可爱的孩子,又在用她特殊的方式和我打招呼。我们俩相视一笑,小明珠又蹦啊跳啊地跑远了。看着她欢快的背影,我不禁
期刊
说话是人类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人与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小学阶段又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我是利用课内外训练相结合来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激发说话欲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1、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文是发
期刊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对于班级工作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来说,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立,需要班主任付出真情,用真情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和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  总结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际都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