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体与草书的相关阐释

来源 :中国书法·翰墨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werof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在古文字中写作“艸”,像春天的小草。小草的特征多表现为杂乱无章的形态,因此我们将有粗糙特征的事或物称之为“草”。在文字中最早使用“草”来形容,主要表现为书写潦草。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文字本身去繁趋简的演变规律,这种潦草的书写逐渐趋向规范化,因此形成了与篆书、隶书并行的一种字体——草书。
  一、草体的阐释
  其实不论在文字学中还是在书法中,草体与草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但凡一切写得比较潦草的文字,我们都可以称作草体;而草书却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他有自己比较规范的用笔、形体以及章法等。
  我们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文字,可以追溯到上古前文字时期,而有系统的文字可以上追到商代甲骨文。早在三代时期,文字的使用并不广泛。甲骨文则可以理解为商代贵族的档案,有专门从事此业者。到周代,文字主要刻在青铜器之上,多用于歌功颂德。青铜器铭文在裘锡圭先生看来,多代表着正体。那么正体之外,肯定会有相应的俗体,俗体是文字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动力。俗体的原动力则是文字快速书写过程中所产生的,当文字书写趋于快速时,对文字的形体、点画必然有所改变,这种书写时表现出潦草形态的文字,我们可称之为草写或者草体。在没有狭义的草书形成之前,草体伴随着整个文字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同时文字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大,书契甲骨和浇铸铭文的办法太繁琐,因此产生大量的手写。而各国文字对宗周文字都表现出一种反叛,这种反叛则是对宗周文字正体的快速书写或有意改变形体所产生的结果。从先秦实物来看,早在西周末年即有类似的草体刻于青铜之上,如《散氏盘》,被称之为草篆。除此之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路诸侯自立为王,不再受统治于周王室。由于文字大量使用,所以文字的载体也逐渐多了起来,书写时也不那么规范了,用途也较为广泛,已不再那么庄严。在出土实物文献中可以看到,除了部分青铜铭文之外还有大量的朱书墨迹以及其他形式的书写比较快的文字。如《包山楚简》《云梦睡虎地秦简》《侯马盟书》《青川木牍》等,都可以理解为先秦时期的草体。而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颁布“书同文”的政令,以秦小篆为官方使用的正体。除此之外,在民间以及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字体由于草写而形成俗体,这种俗体为草书的形成以及隶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亡汉兴,隶书逐渐代替了小篆,而此时作为草体书写文字也逐渐与隶书产生分歧,最终形成草书和隶书两种不同的字体。
  二、草书的发生与脉络
  至于草书,在秦书八体中并未提及,甚至在《尉律》中还仅有八体,由此可知草书真正意义的形成是在隶书之后,在《说文解字》中讲到:“汉兴有草书。”却没有确切的时代。草书的真正形成是在汉代,草书的萌芽产生于先秦,从先秦时的草写产生俗体开始,文字便一直向快速书写以及去繁从简的轨迹发展。早在泰国文字俗体演变为隶书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跟后来草书相同或相似的草率的写法。甚至在古隶简牍中,也有些写法跟后来的草书相同的偏旁。此时期的文字虽然写得比较草率,但是从构字原理上,依然保持着古隶的面貌,因此不能将这部分简牍看作严格意义上的草书,或许只能看作萌芽期或俗体。从出土的文献以及书写风格的对比上,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中将草书的形成大致定在至迟不会晚于元、成之际,很可能在宣、元时代已经形成。
  我们知道了草书的萌芽及形成年代,那么,从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草书形态、风格来看,可以将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今草又有大草和小草之别。汉代尚未有“章草”这个名称,晋朝形成了更为简单的今草之后,书家才将汉朝相传的旧体草书称之为章草,用以区别。关于章草的命名有几种传说,常听到的一是因产生于汉章帝时,所以称之为章草;或因这种字体被用来上呈奏章所用,称之为章草;再或者因为史游写《急就章》而得其名。这些无疑有些牵强附会,章有条理、规章、法则的意义。章草的书法特点,隶意较浓,尚未完全脱离隶书的味道,以单字为主,在最后往往会出现隶书中的燕尾。这主要源于章草与隶书共以古隶为基准,隶意较浓,所以在学习章草的时候应以篆隶为基础向章草学习,而不能从今草向章草去反推。对于章草的发展直至元明时期有些进步,如邓文原、宋克曾用章草书写《急就章》。汉代时草书逐渐走向规范化、正统化,此时期擅长草书者有张芝等人。草书曾在一些区域风靡一时,如陇西一带对草书如痴如醉。而对这种现象,士大夫阶级的赵壹虽然在所著《非草书》中批判这种社会现象,但同时也反应出当时草书风靡的程度。后来,经过三国至两晋,草书逐渐趋向完善并逐渐转变,即章草向今草的转变。如被誉为天下第一帖的陆机《平复帖》,正是这时期过渡的作品。除此之外,我们所能见到的《楼兰残纸》的书法面貌,也足可以证明这一点。在这个转变中王羲之起着关键的作用,王羲之的一些书迹中也能看到隶意。此时期的草书形式多变,整体以草书单字为主,偶尔出现一两个字的钩连,如王羲之《远宦帖》《初月帖》均表现出这种特征。
  继而,草书发展至唐代是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也是大草(有些书家将大草与狂草区别开来)的定型期。当然,唐代小草和大草并行,小草的风格面貌基本延续王羲之,代表作品有孙过庭《书谱》、贺知章《孝经》等。这一时期的大草以张旭和怀素为核心,对于张旭,在《饮中八仙歌》是这样描写的:“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项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嗜酒,酒过三巡,挥毫泼墨,将草书发挥得淋漓尽致。相传他因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书技大增,《古诗四帖》传说出自于他手,刻石作品《肚痛帖》也流传于世。与张旭齐名的是一位僧人怀素,唐朝有两位名叫怀素的僧人,另一位是修律宗的高僧,与这位怀素并非一人。怀素喜欢以蕉叶为纸,善大草,作品有《自叙帖》《食鱼帖》和小草《千字文》。草书自唐以后,宋元明清亦不乏善草书者。后世以草书立名者如黄庭坚、邓文原、杨维桢、祝允明、张瑞图、王铎、傅山等辈。甚至近世亦不乏草书者,如毛泽东主席。另外,于右任先生曾试将草书标准化,编著有《标准草书》,对草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各种字体中,唯有草书将书法的笔势、情调以及作者的性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草书代表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
  三、草书的演变与书写
  草书起源于先秦的草体,脱胎于草篆向古隶演变的过程,形成于汉。从形体上看,草书与篆隶属于不同的体系。章草脱胎于篆隶,对他们的用笔、形体的变革主要表现为,一是去省笔画、合并笔画,保存原字的轮廓,以点画代替字形的一部分;二是省去字形的一部分;三是改变笔法。由于草书书写时的速度快,因此很自然就改变了隶书中部分笔法和形体,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笔法、形体体系。对于从篆书到古隶再到章草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今草的形体主要源于两点:首先,字形多因袭章草;其次,今草的形成时间与楷书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同,因此,今草的一些笔法与楷书的笔法有些相通之处,形体多取于章草。今草中小草的特点一是小,二是以单字或二、三字成组出现。大草除了笔法与小草有些区别外,主要的是字与字之间的处理关系。甚至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书写工具的变化,草书的形态和格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至于草书为何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却始终未成为和楷书、隶书那样规范、重要的正体字地位。这无疑是由于草书本身的特点所造成,草书形体多源于文字简化演变的过程,相对来说草书笔画比较简单;另外,草书中的一些笔画以及偏旁部首相似或相同,容易混淆。所以,草书不适合在正式场合下使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草书的使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
  张怀瑾《六体书论》讲“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草书?学习草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草法、点画、结字与章法、性情。首先草法,草书是独立系统化的符号字体,因为草书是从篆书或古隶演变过来,因此,文字体系与我们所见到的隶书、楷书、行书大有不同,在书写、认读方面比较困难。草书的笔画比较简单,因此有许多偏旁部首和字形相似,或者一字有多种写法。书写起来比较容易混乱,这样一来,认识草书是一项基本条件。其次对于章草和今草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些区别,学习章草,要追溯到本源,以篆隶的笔意去书写。而书写今草时则笔画比较精细,在孙过庭《书谱》中指出了草书与楷书的关系,并进行对比:“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草书中对于笔法我们可能更多注重的是点画、使转、提按、疾迟、连断等细节的书写与处理。对于结字与章法,则主要表现在字形的势态、正欹、疏密的处理。而在章法中则注意气韵的贯通以及点线面或者组字关系的处理,甚至在用墨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后则是表现作者的性情,从意识形态来讲,书法本身是以书寄情,表现方式则是作者用点线面,墨法的调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性情与品格修养是离不开的。
  草书作为五体之一,从最初的草写到后来形成比较规范的一种字体,并实际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或以书达情,或以书达意。总之草书这种字体的发展在古代社会中有很大的实用性在其中,经过后人的不断润色,从而使草书偏重于审美艺术的表现。
其他文献
2014年金秋十月,“回到拉萨——李强书画印巡回展西藏展暨李强工作室首届毕业作品展”在拉萨如期举行。说是“如期”,听着很容易,不费什么功夫似的,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从前一年李强先生受拉萨市政府“雪顿节”组委会邀请来藏采风之际,我们即动议这个展览活动,之后经过几次简单不过的通话和微信私聊,敲定了一些主要的事项及细节,就各自按照相关约定开始行动了。  依据所达成的共识,我们试图尽可能的让书法艺术回归本
期刊
八大山人善山水、花鸟、竹木,笔墨大气,别具一格。少年时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十九岁突遭家国之变,命运发生转折,但他坚持反清抗争,复明之心不死,后感到回天乏术,转而以笔代戎,用书画倾诉内心的愤懑和压抑。多舛的命运使八大山人的精神遭受重创,他曾试图从宗教中寻找精神归属。进入暮年的八大,锐气退去,心灵复归平静,进入超然之境,可谓“心与境寂、道随悟深”。此时的八大沉浸于古典当中,又能推陈出新,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畸变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情况、测查的合适时间以及甘肃省听力损伤的发病率。方法:用畸变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测试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率86.8 %;确诊 3 例先天性听力障碍。在出生 3天后初筛比出生1~2天通过率高。结论:筛查最好在新生儿日龄3天及以后进行, 在干预方法中,在相同病情下,耳蜗植入的疗效优于配带助听器。  关键词 畸变耳声发射 听力筛
期刊
南昌,秋雨潇潇。我撑着一把雨伞,打听青云谱的路径。汽车七转八拐,它忽然走进我的视野。一座极其平常的道观,朴素得没有任何装饰。然而,它吸引了那么多的游人驻足徘徊于此,这也许是因为八大山人的声名。走进道观,周围的小草小木,在秋风秋雨中打着寒噤,只有几棵高大的槐树,支撑起它雄壮的体魄,声色不动地站立在那里——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见证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人来人往,它们已经变得安详、稳重和处变不惊了
期刊
一  清初杰出的书画家八大山人,其书名被画名所掩,似不如其画作在画史上那样的显赫,实际上八大山人的书法自辟蹊径,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凸显于书法史,有人称为“八大体”。  八大山人的书法渊源广深,他自幼学书,转益多师,遍临传统,研究创作数十年,晚年终于标树新格。其书法创作分期,王方宇先生认为:首次使用“八大山人”号(1664年作小行楷《内景经》)为界分两大时期,前一时期又分学欧、学董(其昌)、学黄(庭坚
期刊
八大山人(1626-1705)晚年有多件《临河序》书作。据王方宇统计,自康熙三十二年(1693)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八年内,款署八大山人的《临河序》所见共十九件,可以确定为真迹的为十二件。这些作品被有些学者称为临《兰亭序》,但无论其文辞内容,还是书法风格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这些反复书写的,与《兰亭序》甚少关联的《临河序》书作作于八大山人书法风格的成熟期。而且,八大山人书画中,反复出现的“
期刊
双向市场的发展如此缓慢,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与当年的数字电视平移相比,双向网络的发展条件无疑要成熟许多:数字电视起步时,不仅技术不成熟、用户要培养,而且运营商也要经历巨大的角色转换,但即便如此,在青岛模式的带动下,数字电视在2~3年间就蓬蓬勃勃地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与单向数字电视相比,用户对更丰富的互动业务显然有着更大的需求,而与几年前相比,广电运营商无论是管理还是运营能力均有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
期刊
互动媒体的现状  互动媒体的运行涉及制作、传播和接收三大环节。  1.互动媒体制作的现状  (1)互动电视节目制作  互动电视包括广电互动电视、IPTV和手机电视。本文的制作指节目的编辑与处理。在节目编排方面,广电互动电视的专业性与大众化要求最高,IPTV次之,手机电视由于其私有性和小型化而要求最低。在节目处理方面,前者多采用MPEG-2(信源)编码,IPTV以H.264为主,少数地方(如黑龙江)
期刊
《十七帖》是王羲之创造的今草典范,它中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是进入草书的必经之路,是不断提高草书创作水平的必临之帖。应该说,《十七帖》建立了今草秩序,但我更看重的是它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表现力,正是这些给一代又一代书法人以启迪,引导草书艺术不断向深入发展。《十七帖》有着跨越时代的人文价值和艺术空间,其艺术境界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理想,所以它可谓今草之源头之一。《十七帖》造型生动,变化无穷,气息冲和
期刊
一年一度的移动通信世界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2,简称MWC2012,2012年2月27日~3月1日)刚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热热闹闹地落下了帷幕。由GSMA主办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是全球通信行业最高规格的年会,也被称为通信界的联合国大会。在MWC上,厂商们往往会发布重磅新品和新技术,汇聚和引领了未来移动通信发展趋势的手机产品、网络技术、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  本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