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仑山死亡谷
昆仑山死亡谷又称为昆仑山地狱之门,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面积约为35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昆仑山地狱之门主要指的还是那陵格勒峡谷,由于那陵格勒峡谷的神秘色彩,被人们称为世界著名的五大死亡谷之一。
死亡谷整个谷地处在那陵格勒河的中上游地带,周围都是由紫红岩和沙岩组成的高山屏障,由于死亡谷经常发生奇异的死亡现象,故被人们挂上了“地狱之门”的称号。
生活在昆仑山地狱之门附近的当地居民对死亡谷十分敬畏,他们都十分害怕该谷,附近的牧民宁愿让牛羊没有草吃而饿死,也不敢让其进入昆仑山地狱之门那个牧草繁茂的深谷。
经过研究者许多年的考察和研究,证实了昆仑山地狱之门的恐怖,这里确实是一个死亡之地。
昆仑山死亡谷传说
关于昆仑山死亡谷的杀人传说,由于其恐怖色彩被广为流传,不仅仅是附近的牧民深受其害,离奇死亡的还有前去考察的研究人员。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去后,人没有出现,马群却出现了。
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烂,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让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伤痕或被袭击的痕迹。
这起惨祸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那是1983年7月,外面正是酷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一声雷吼伴随着暴风雪突如其来,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
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丧失了意识。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部被“击毙”。
地质队迅速组织起来考察谷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的磁异常极为明显,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入谷地,磁异常值越高。
专家们分析认为,谷地的磁异常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与云层中的电荷产生空气放电现象,从而使这里成了多雷区。雷电一旦发生,雷击的对象往往就是谷地中突出的岸石和进入谷地的动物。
此外,地质学家还在死亡谷深处的沼泽地下发现了暗河。它是吞噬生命的陷阱,如果人和其他动物踏在上面,立刻会掉入其中,被暗河的极大吸力送入无底深渊。
上有雷击,下有暗河,这便是昆仑山死亡谷由来的原因,而这种推测也是对连续发生的几个事件的最好解释。
昆仑山死亡谷考察
之后,20世纪90年代新疆地质局科学考察队为了揭开昆仑山死亡谷之谜,也进入了该谷地考察,也发现了该谷的磁性很强,这种强地磁的效应会招致局部打雷,还会引起尖端放电现象。
蓝天飘着白云,河水潺潺流淌,四周盛开着鲜艳的花朵。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科考队队长、气象学家沙普尔·坎基开始赞美这好天气,然而话音未落,天空就突然变脸,身边响起了震撼大地的雷鸣声。与此同时,夹着沙尘的暴风雨迎面袭来。
坎基队长见此情景马上喊:“尽快卸下无线电的天线,危险!”这时只见在峡谷深处洼地上的厨师长王力辰倒了下去,大家匆忙跑过去,看到老王已被烤成黢黑状。科考队员们马上采取应急治疗措施,好不容易使老王苏醒过来。据他说,自己正拿着铁勺炒菜之时开始打雷,刚觉得有些意外,头顶上就响起了轰鸣声,感觉离自己很近。在那一瞬间闪光像一把利剑砍来,手上的炒勺飞出去了,接着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之后,考察队询问气象台得知,异常天气只发生在死亡谷中游,上下游都没有发生。考察队对死亡谷的天气、岩石以及部分外貌做了详细的调查,从而得知了昆仑山死亡谷真正的恐怖秘密。
昆仑山死亡谷揭秘
考察队在进行了整整一个夏天的考察之后,查明了昆仑山死亡谷的事实,这种现象仅出现在那棱格勒河中游的谷地,好像雷云被峡谷吸进去集中起来似的。据测定,在这一带靠近山顶的地方有1000-3000高斯的强磁性。1000高斯相当于可以把一个100公斤的人吸起来的力量。
研究还发现河流中游的地层是由三叠纪的火山活动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强磁性的玄武岩,且中游的广大地区都有这样的玄武岩。为此,科考队将其原因归结于强地磁的反应,这个磁力招致局部打雷。
那棱格勒河的中游,夏季的湿气流容易被昆仑山阻挡,集中在中游的谷地,由于上空带电的对流云或雷云的影响,这个地区地表的大气电场增强,经常引起与圣埃尔摩火同样的尖端放电现象。圣埃尔摩火是由于闪电的电力作用,有时会在又高又尖的物体周围形成一道光环似的红光。
反复打雷使得这一带缺少高大的树木。但是这里牧草茂盛,所以牛马喜欢前来觅食,而一旦引起放电现象,牛马和人自然成了雷击的目标。
死亡谷这一带覆盖着厚达几米的冻土层,一到夏天气温上升,则变成沼泽地,人和动物的尸体就会被沼泽地吞噬,进入到暗河,便不会被人们所发现。
昆仑山死亡谷又称为昆仑山地狱之门,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面积约为35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昆仑山地狱之门主要指的还是那陵格勒峡谷,由于那陵格勒峡谷的神秘色彩,被人们称为世界著名的五大死亡谷之一。
死亡谷整个谷地处在那陵格勒河的中上游地带,周围都是由紫红岩和沙岩组成的高山屏障,由于死亡谷经常发生奇异的死亡现象,故被人们挂上了“地狱之门”的称号。
生活在昆仑山地狱之门附近的当地居民对死亡谷十分敬畏,他们都十分害怕该谷,附近的牧民宁愿让牛羊没有草吃而饿死,也不敢让其进入昆仑山地狱之门那个牧草繁茂的深谷。
经过研究者许多年的考察和研究,证实了昆仑山地狱之门的恐怖,这里确实是一个死亡之地。
昆仑山死亡谷传说
关于昆仑山死亡谷的杀人传说,由于其恐怖色彩被广为流传,不仅仅是附近的牧民深受其害,离奇死亡的还有前去考察的研究人员。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去后,人没有出现,马群却出现了。
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烂,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让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伤痕或被袭击的痕迹。
这起惨祸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那是1983年7月,外面正是酷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一声雷吼伴随着暴风雪突如其来,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
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丧失了意识。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部被“击毙”。
地质队迅速组织起来考察谷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的磁异常极为明显,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入谷地,磁异常值越高。
专家们分析认为,谷地的磁异常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与云层中的电荷产生空气放电现象,从而使这里成了多雷区。雷电一旦发生,雷击的对象往往就是谷地中突出的岸石和进入谷地的动物。
此外,地质学家还在死亡谷深处的沼泽地下发现了暗河。它是吞噬生命的陷阱,如果人和其他动物踏在上面,立刻会掉入其中,被暗河的极大吸力送入无底深渊。
上有雷击,下有暗河,这便是昆仑山死亡谷由来的原因,而这种推测也是对连续发生的几个事件的最好解释。
昆仑山死亡谷考察
之后,20世纪90年代新疆地质局科学考察队为了揭开昆仑山死亡谷之谜,也进入了该谷地考察,也发现了该谷的磁性很强,这种强地磁的效应会招致局部打雷,还会引起尖端放电现象。
蓝天飘着白云,河水潺潺流淌,四周盛开着鲜艳的花朵。一切都是那么平静,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科考队队长、气象学家沙普尔·坎基开始赞美这好天气,然而话音未落,天空就突然变脸,身边响起了震撼大地的雷鸣声。与此同时,夹着沙尘的暴风雨迎面袭来。
坎基队长见此情景马上喊:“尽快卸下无线电的天线,危险!”这时只见在峡谷深处洼地上的厨师长王力辰倒了下去,大家匆忙跑过去,看到老王已被烤成黢黑状。科考队员们马上采取应急治疗措施,好不容易使老王苏醒过来。据他说,自己正拿着铁勺炒菜之时开始打雷,刚觉得有些意外,头顶上就响起了轰鸣声,感觉离自己很近。在那一瞬间闪光像一把利剑砍来,手上的炒勺飞出去了,接着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之后,考察队询问气象台得知,异常天气只发生在死亡谷中游,上下游都没有发生。考察队对死亡谷的天气、岩石以及部分外貌做了详细的调查,从而得知了昆仑山死亡谷真正的恐怖秘密。
昆仑山死亡谷揭秘
考察队在进行了整整一个夏天的考察之后,查明了昆仑山死亡谷的事实,这种现象仅出现在那棱格勒河中游的谷地,好像雷云被峡谷吸进去集中起来似的。据测定,在这一带靠近山顶的地方有1000-3000高斯的强磁性。1000高斯相当于可以把一个100公斤的人吸起来的力量。
研究还发现河流中游的地层是由三叠纪的火山活动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强磁性的玄武岩,且中游的广大地区都有这样的玄武岩。为此,科考队将其原因归结于强地磁的反应,这个磁力招致局部打雷。
那棱格勒河的中游,夏季的湿气流容易被昆仑山阻挡,集中在中游的谷地,由于上空带电的对流云或雷云的影响,这个地区地表的大气电场增强,经常引起与圣埃尔摩火同样的尖端放电现象。圣埃尔摩火是由于闪电的电力作用,有时会在又高又尖的物体周围形成一道光环似的红光。
反复打雷使得这一带缺少高大的树木。但是这里牧草茂盛,所以牛马喜欢前来觅食,而一旦引起放电现象,牛马和人自然成了雷击的目标。
死亡谷这一带覆盖着厚达几米的冻土层,一到夏天气温上升,则变成沼泽地,人和动物的尸体就会被沼泽地吞噬,进入到暗河,便不会被人们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