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然的世界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然然五六岁的时候,先生给她买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我把它们贴在了主卧室的墙上。地图的色彩鲜艳,女儿很喜欢,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趴在墙上看。此后,我们又买了国旗、交通标识等一些常识性的图片,都贴在了墙上。
  一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受到表扬的画递给我,说:“妈妈,看看,我画得多好看呀,你快帮我贴在墙上吧。”
  后来,她经常把自己得100分的卷子贴在墙上。
  看到墙上贴的图片、画,还有考试得满分的卷子,我想出一个主意。
  我找了一张大纸,拉好格,做了张“然然的世界”:我把女儿的优点和缺点分别写在两边,然后把它贴在那些画的中间。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和女儿聊几分钟。看她作业写得好了,我说:“快,你把这条优点写上,不会的字用拼音。如果明天写不好,这条优点就划到缺点上去了。”
  女儿一听,乐颠颠地把它写上了。
  女儿的兴致很高,只要一有时间,她总要看一眼墙上的纸。
  一次,女儿忍不住给小姨家的表弟打电话,高兴地说:“你知道吗?我妈把我的优点都写墙上了呢!你猜我有多少条优点了呢?我都有8条优点了。”那边也不甘示弱,说:“我有9条。”女儿回过头说:“妈妈,我还有优点吗?你再帮我找找呀,小弟比我多1条呢。”
  我告诉女儿,有两个办法可以增加你的优点:一个是好好表现,让妈妈发现你的其他优点;二是改正一条缺点,把它变成优点。
  女儿听后,信心十足地在缺点框里找。她说:“妈妈,我以后写作业要快,不再拖拖拉拉了。”此后,女儿只要放学回家就立刻开始写作业,非常自觉。
  好习惯让女儿的学习更加轻松,效率非常高。期末考试的时候,她三科成绩都是全班第一名。
  女儿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发现她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爱偷偷地咬指甲。问了一些家长,大部分孩子都有这个毛病。有的时候经过提醒,会暂时放下,不过一会儿又吮起来了,虽然一再纠正,但她还是改不过来。于是,我翻书查找原因。原来不管是吮手指还是咬指甲,其实都是孩子心里不安、烦躁、紧张或不满时的表现。他们不懂像大人一样舒缓情绪,也不懂得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就转而用一些小动作来平衡情绪。父母想要矫正,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善用一些方法。
  后来我就在她咬指甲时,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我会说:“这手好漂亮,不过指甲少了一点点,真是可惜,不然会更漂亮的。”
  女儿眼睛一闪,不好意思地看着我。我指着墙上的纸说,“你的缺点越来越少了,只有这个缺点持续的时间最长了,我们努力一下改掉它,好吗?”
  女儿点点头。我又接着说:“妈妈允许你每天有20次这样的行为,你看可以吗?”
  女儿连忙说:“不!只能有10次。”
  我知道小孩子爱听表扬,爱逞强,不用我强调,她也会自己降低犯错误的次数。
  其实孩子是最说话算数的,最认真的,也是最守信用的。只要我看到女儿咬指甲,就咳嗽一声。女儿一听到我咳嗽,马上就醒悟了。然后会吐下舌头,把手拿开。到了晚上,我对女儿说:“你今天表现很好呀,比昨天少了3次呢。”到了第七天,女儿完全改掉了这个毛病。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o  一位妈妈通过网络联系我,咨询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她给我的留言是:  “昨天我又对孩子发火了!在用田字格写字时,字的位置不对,我擦掉让她重写。可是擦几遍她还是那样写,她也不去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就为这我又跟她发火了。可她什么反应也没有,你打也好骂也罢,她就那种表情,随便你了!她爸有时也会打她,属于那种疼起来很疼,打起来又不手软的。女儿现在好像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比如,考试考不好,别的小孩会哭,她
期刊
太在意同学看法,怎样引导?  湖北武汉市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今年六年级,一次单元测验考了98分,但他情绪十分低落。他说:“如果我考得好,同桌就说我是抄的;如果考得不好,她还会嘲笑我。”当时我不知该如何引导儿子,看他苦恼的样子,我却束手无策。  答:六年级的孩子快进入青春期了,通常很在乎同龄人的看法,因此也有称这个时期为“党群期”。他们会把同龄人的评价看得高过老师、父母,这很正常。但你儿子为了同桌
期刊
赵恺,1938年生,著名诗人、作家,代表作有《我爱》、《第五十七个黎明》、《走向青铜》、《五色环》、《诗雕》等。曾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诗歌委员会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赵锐,1971年生,赵恺之女。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发表文学作品上百万字。  感慨:读懂父亲真是件难事  首先想起一件陈年往事:那时,我还是个懵懂未
期刊
丫头不美,但很可爱;丫头不十分聪明,但绝对有才!她的笑脸,如初升的太阳,如春日里刚冒出的嫩芽,鲜亮得令人陶醉。  幽默的高手  3岁,我帮她穿高领的毛衣,因为脑袋大,每次把头往衣领里套都很费事。  一次洗完澡,我帮她套衣领,潮湿的空气更是加剧了穿衣服的难度。我一边忙着手里,一边带着抱怨,自言自语:“长这么大的脑袋,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  她不假思索得接了上来:“垃圾,全是垃圾!”说得一本正经
期刊
宝宝像“墙头草”,怎么办?  山东聊城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两岁了,由农村的公婆带。我和先生每周去看他一次,看到不良习惯,就批评他,但却因为宠爱他的爷爷奶奶在场,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儿子喜欢“告状”,像“墙头草”,我担心长期如此对孩子人格培养不利。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答:隔代教育有其优势的一面,但隔代教育重物质轻精神、重感情轻理智、重静轻动,同时祖辈、父辈教育理念不一致,容易引起亲子感情隔阂。这
期刊
每段我陪小年走过的路,幼儿园、钢琴课、舞蹈班……无论去还是来,都是我们的知识大讲堂、百科全书及十万个为什么。小年5岁,无所不问,所以她突然问我“青是什么”,我并不诧异,只反问:“什么青?”倒像是淘宝体的“亲”。  “青色是什么?”小年再次补充问道。  我犹豫了一下:“呃……可以是绿色、蓝色,也可以是黑色。青草是绿色,青天是蓝色。”我们一起扬头,上面是懒懒的初夏天空,“青丝是黑色。”——这个词有点儿
期刊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开始了系统的教育和学习。老师为了强化学习内容,促进幼儿成长,加强亲子沟通,常常会布置一些“亲子小任务”。一些家长在“小任务”面前要么包办代替,要么放任不管。那么,如何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们要善于抓住任何一个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机会。老师布置的“小任务”,虽然会通过家校路路通平台通知家长,但家长可以故作不知,让孩子讲清楚任
期刊
1  女儿桐桐快4岁了,平时喜欢听我读童话故事。  有一次,我给她买了一本《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绘本。我一边读,桐桐一边看,读到七个小矮人出现时,桐桐忽然冒出一句:“妈妈,这个小矮人和小红帽一样,帽子都是红色的。”  我一惊,《小红帽》的故事是上个星期我读给她听的,没想到桐桐会把小红帽和小矮人的帽子联系起来,这是不是意味着女儿已经有了按颜色来区分事物的意识了呢?  记得曾读过这样的理论:“建立
期刊
案件回放  手指一戳,就改变了张小伟的一生,9岁的他失去了明亮的右眼。  一个秋日的下午,某小学三年级(1)班的体育课上,同学们既兴奋又开心,上课10分钟后,体育老师发现少拿了4个足球,于是让体育委员带领大家做准备活动,他便到器材库取足球。9岁的张小伟见体育老师离开,就与同班同学李小军追逐打闹起来。打闹中,李小军的手指戳伤了张小伟的右眼。  张小伟因为感到眼痛而大哭,此时体育老师恰巧赶到,他查看了
期刊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给行人来个下马威,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将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顿时觉得风和日丽,随着南风的吹拂,行人最后脱掉了大衣。这就是有名的“南风效应”。在幼儿园,“南风效应”更是不可忽视: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出发,科学施教,以鼓励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