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保护性通气在老年患者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在老年患者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老年女性患者60例,年龄65~80岁,BMI 20~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肺保护性通气组(P组)和常规机械通气组(R组),每组30例。P组设置VT 7 ml/k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7 cmH2O、每30分钟规律手法肺复张一次;R组仅设置VT
其他文献
肩关节镜手术的主流麻醉模式为全麻和(或)肌间沟臂丛阻滞,前者常合并咽喉肿痛、术后恶心呕吐、肺不张等不良反应,单纯全麻术后镇痛效果也不理想;后者则容易出现Horner综合征、单侧膈肌麻痹(hemidiaphragmatic paresis,HDP)等并发症,其中HDP发生率甚至高达100%[1],对于术前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健侧肺或肺叶切除病史的患者极为不利[2]。Kim等[3]研究报道0.5%布比卡因15 ml臂丛上干两点注射(深部10 ml,浅部5 ml),患者均联合静脉注射丙泊酚实施监护麻醉(mon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阻滞(TLIPB)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效果,为其精准定位和优化组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慢性NLBP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65岁,体重≤80 kg,BMI 21~28 kg/m2。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超声引导下TLIPB组(T组)、ESW组(E组)、超声引导下TLIPB联合ESW组(TE组),每组30例。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VAS疼痛评分、日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围术期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Ovid、Cochrane、Embase、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1996—2020年发表的FICB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生理盐水。按Cochrane指导手册的方法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发表于2007—2019年的RCT研究,共计675例患者,其中研
全麻后苏醒期躁动(EA)是一种在全麻苏醒早期发生的以精神运动性激动、过度活动以及感知障碍为特点的病理状态。成人EA的整体发生率约为0.25%~19%,如处理不当,可对患者自身和医护人员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围绕EA的发生机制,成人EA的危险因素,以及成人EA的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展开论述,为改善全麻患者的恢复质量,减少EA的危害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镜置入时七氟醚抑制肾上腺素能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8月拟行择期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阻滞组和对照组。阻滞组全麻诱导前于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股神经阻滞,采用针刺法评估VAS疼痛评分判断阻滞效果;对照组仅行全麻。两组全麻方法相同。采用序贯法测定七氟醚MACBAR。采用ELISA法测定
目的观察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104例,男64例,女40例,年龄26~64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2例。S组采用全麻联合术前30 min行SAPB。C组术中采用单纯全麻。记录术后2、4、12、24 h静息及咳嗽状态下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前、术毕、术后12、24 h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生理盐水10 ml进行硬膜外容量扩张(EVE)对剖宫产产妇0.75%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腰麻)半数有效剂量(ED 50)的影响。方法足月单胎初产妇60例,体重50~80 kg,ASAⅡ级,孕期>37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EVE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L 3-4间隙腰麻,蛛网膜下腔给予0.75%罗哌卡因后,E组硬膜外推注生理盐水10 ml,C组不给予任何液体。序贯法0.75%罗哌卡因初始剂量为10 mg,根据上一例产妇的镇痛效果
目的探索上腔静脉塌陷指数(SVC-CI)对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下行腹部手术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NYH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在全麻诱导后至手术开始前,快速输注复方乳酸钠10 ml/kg,输注时间10~15 min。记录补液前后MAP、HR、CVP、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利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上腔静脉(SVC)内径,并计算补液前后CI的变化值(ΔCI)以及SVC-CI。根据ΔCI将患者分为容量反应组(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甲状腺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11月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女性患者80例,年龄25~60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30 min E组行双侧内关穴、合谷穴TAES;手术结束前30 min C组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记录术后30 min和术后6、12、24 h恶心、呕吐例数及严重程度。术后12 h每组随机
全麻机械通气期间,如何合理设置呼吸参数,避免通气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已经成为麻醉学研究的热点。全麻机械通气期间,肺保护性通气(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LPV)已被证明对健康肺患者有益[1]。作为LPV的重要组成部分,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被认为是最小化肺组织动态应变的最重要措施[2]。全麻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对PEEP的需求因人而异,符合患者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