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服务研究述评

来源 :河北科技图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梳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信息需求特点和图书馆的针对性服务,对保障全体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促进作用。20世纪初,少数民族地区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服务已有研究成果,此后历经了起步、发展、蓬勃三个历史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完善。深入了解这些已有研究成果,能够为新时期的少数民族信息服务和保障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少数民族;信息需求;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保障全体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促进作用。1983年7月,协助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民族文化司、国家民委文化司,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开创了中国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纪元[1]。自此以后,少数民族信息需求服务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图书馆受驱于为用户提供有价值信息资源这一职业使命,成为较早长期关注少数民族信息需求服务问题的专业组织之一。涵盖民族地区各类图书馆的民族图书馆不仅满足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共性服务需求,而且为我国民族地区的
  经济文化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已有的少数民族地区信息需求与图书馆服务相关研究中,有关于少数民族信息需求服务对象、特征等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也有从图书馆技术、应用对少数民族服务进行全面讨论的。有鉴于此,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梳理和分析这些问题,重点考察以下问题:(1)国内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有哪些信息需求?(2)国内图书馆分别提供哪些服务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希望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能为图书馆管理者对内进行服务内容设计,并深化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信息需求服务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以供图书馆同仁参考、交流。[HJ1.8mm]
  2我国图书馆界针对少数民族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服务的研究现状及特点
  为了客观反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信息需求服务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本文对其相关研究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等为数据源,以“少数民族”分别并含“信息需求”“图书馆服务”“信息服务”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截至2015年2月,共检索到213条记录。由于部分论文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统计时会重复计算,但无碍本文研究,故未做过滤处理。总体来看,关于少数民族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服务研究呈上升趋势,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JP2]在2010年后论文数量大幅增长。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关于少数民族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服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很大价值和空间,研究内容会更加系统深入,研究手段会更加丰富。[JP]
  3我国图书馆界针对少数民族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少数民族图书馆服务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得到了长足的进步。2001年,李文玲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与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2]一文,拉开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需求与图书馆服务研究的序幕。此后的研究主要见诸于少数民族信息需求、图书馆服务少数民族服务实践、少数民族图书馆地区性实践和探索等语境。
  3.1少数民族信息需求特点研究
  少数民族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是推动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和改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内在动力。学者们更侧重从少数民族地区用户需求的民族特色性和差异性角度论述民族图书服务需求性问题。
  3.1.1需求的民族性
  黎晓、卓玛吉对少数民族读者群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读者具有民族特色,希望多看一些本民族文种的书和有关研究民族问题的图书资料[2,3]。李大杰、吴兰通过对少数民族阅读心理的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读者关注本民族利益和本民族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对宗教信仰、民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内容有更强的阅读兴趣[4,5]。郭向东等通过专题系列论文探讨了搜集挖掘、整理加工、开发利用各少数民族文献,弘扬民族文化事业[6]。
  3.1.2需求的差异性
  王虹基于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生活预期,将少数民族农民形成了7种类型群体,分别研究各自不同的信息需求[7]。傅晔、许萍调查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普通群众由于接受教育程度低与所处环境经济文化落后,大部分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但仍然存在阅读的需求。图书馆要了解这种差异,针对不同的读者,采取不同的服务方法[8,9]。赵生辉、井水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共享“一体化”需求和“多元化”需求的差异,并设计兼顾两者的共享服务架构[10,11]。
  3.2图书馆服务少数民族读者的实践研究
  3.2.1文化传承
  张萍、覃远菊分别以宁夏地区公共图书馆和鄂西深山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在文化大发展中保存、传承、发展与创新民俗文化[12,13]。李强提出民族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以传承文明为核心[14]。尹光华、杨文琴受文化多样性因素影响,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开展服务使图书馆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大繁荣[15,16]。彭燕、陈信论述图书馆保存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的重要性[17,18]。
  3.2.2特色创新服务
  早在1983年《图书馆学通讯》资料组整理刊发的文章《开拓前进又一村——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座谈辑要》介绍了各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工作者的经验。龙世谱认为特色服务的职能体现为专业化特色服务、民族化特色服务以及社会化特色服务[19]。张桂荣从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阐述开展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地域特色服务[20]。王文兵等论述了加强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建设、数字化民族民间文化特色资源等策略,以实现特色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21]。王小林等从文献资源基础、民族文献数字处理技术及网络信息基础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异构网络的民族文献特色联合数据库的构建条件[22]。   3.2.3多元化服务
  赵丽、李燕指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在和谐社会构建、固国稳疆、兴边富民的作用[23,24]。刘敏、赵润娣提出少数民族是我国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主要对象[25,26]。陈永平等分析了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模式[27]。屈冠军、朱美华、帕提曼等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为不同少数民族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提出民族地区图书馆要提供针对性的知识信息服务[28[CD*2]30]。
  3.3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实践和探索
  3.3.1西部地区
  王曙光重点阐述了新疆文化共享工程中资源建设的选题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译制工作的经验[31]。冯莉通过调研,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经验和启示[32]。回达强等记述马师端先生1919年创办西安回民图书馆[33]。陕政发[2010]7号文件明确强调在西安、宝鸡等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加强图书馆、农家书屋等的建设,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奂玲以甘南州图书馆为例阐述了服务手段的单一与水平的限制[34]。张英欢记述了兰州穆斯林图书馆自1993年建立以来为广大穆斯林群众开展的“盖德尔夜”联谊会、图书展览、穆斯林婚介服务、慈善活动、古籍收藏与整理等服务[35]。来晓玲结合当前宁夏地区回族文献收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依托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社会科学院等文献资源中心作为共享平台[36]。邓甦凡论述了构建青海少数民族文献信息数据库,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37]。张敏提出银川市图书馆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少数民族史料文献、情报服务[38]。
  3.3.2北部地区
  刘伟华提出省级图书馆应带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步伐,加强与市县级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和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做好各省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保护工作,并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突出文献的民族特色(如黑龙江独特的赫哲族、鄂伦春族)、地域特色、语种特色和学科特色,保护文化遗产,正确认识其原生态性和变异性[39]。
  3.3.3西南部地区
  范波探讨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展望[40]。韦建丽从贵州民族图书馆的定位及理念出发,强调用战略的眼光、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观念、辩证的思维,打造好民族文献中心和现代化服务平台,做好全方位文化服务[41]。胡可东以玉林师范学院“桂东南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例,阐述桂东南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体系框架[42]。魏剑虹从六盘水市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了加强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建设的若干问题[43]。殷黎对湘西地区民族地方文献特征及其分布现状进行了探析[44]。高聪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专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遵循“不走不该走的路,不花不该花的钱,不办不该办的事”原则,以“小、精、特”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优先从较少的、独特的文献入手(如仡佬族、水族是贵州独特的民族,这两个民族的文献可优先搜集保护),进行搜集、整理和数字化,力图在专业领域做到最好[45]。
  3.3.4南部地区
  王远康在简述建立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馆藏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对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馆藏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必须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46]。徐军燕以桂东南特色资料中心为例,探讨了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的内容及收藏范围、地方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开展特色服务的手段等问题[47]。
  4结语
  本文对国内少数民族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服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了述评,分析了现阶段此研究的主要涉及内容,有利于揭示更多少数民族信息需求特点的规律,便于图书馆以用户为导向,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合理引导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全面提升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实现少数民族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战略价值,对民族地区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捕捉、推断和发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增强少数民族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这些都将成为少数民族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服务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利用局部调查进行定性和简单的描述性分析,缺乏理论支撑且没有较为合适的切入点,少见从社会融合视角研究少数民族信息需求。仅有卢秀菊在台北市立图书馆馆讯中指出,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汉、满、蒙、回、藏等民族大融合,历史上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就是多民族融合和多文化的展现[48]。少数民族独有的信息需求及其社会融合进程中基层图书馆的独特作用,有待深入研究。图书馆以其信息资源优势承担了民族地区信息服务中心的职能,全面提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的需求信息,在满足传统特色产业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应拓展与深化优势产业,扶植弱势产业,扩展新兴产业的信息服务,使得少数民族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ZK(#]崔光弼,宝音.民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展望——以中国民族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7-122.
  [2]黎晓.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5):18-19.
  [3]卓玛吉.试析信息时代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J].甘肃科技,2008,24(17):87-88.
  [4]李大杰.民族高校读者的阅读心理探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29-132.
  [5]吴兰.谈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1):128-129.
  [6]郭向东,段小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文献保护的制度设计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2):20-26.
  [7]王虹,李京芬,王春梅.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信息需求差异探析[J].图书馆学刊,2010,32(7):66-67,75.   [8]傅晔,许萍.少数民族普通群众信息利用与需求调研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45-48.
  [9]井水.新疆少数民族农村青年社会融合信息需求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36(10):49-57.
  [10][ZK(#]赵生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数字信息分布式共享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3):57-61,66.
  [11]赵生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2):32-35,31.
  [12]张萍.民俗文化与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互动[J].图书馆学刊,2010,(5):11-12,27.
  [13]覃远菊.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地位与作用[J].图书情报论坛,2012,(4):44-48.
  [14]李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2010,(2):80-81.
  [15]尹光华,李海燕.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0):72-74.
  [16]杨文琴.少数民族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宁夏图书馆为例[J].价值工程,2013,(21):276-277,278.
  [17]彭燕.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数据库建设与研究--以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2014,(5):119-121.
  [18]陈信,赵益民,柯平.东盟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91-95.
  [19]龙世谱.论我国西部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3,(1):31-33,41.
  [20]张桂荣,阿拉坦仓,德力格尔.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2):75-77.
  [21]王文兵,卢显明,祝方林,等.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建设研究——以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7):60-64.
  [22]李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2010,(2):80-81.
  [23]赵丽.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化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33):332.
  [24]李燕,段静涛,杨双秀.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9-151.
  [25]刘敏.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5):21-24.
  [26]赵润娣.国内外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3):89-92,27.
  [27]陈永平,李高峰,王岚霞,等.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66-69.
  [28]屈冠军,陈永平,李高峰,等.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0,(2):68-71.
  [29]朱美华,王月娥.文化自觉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J].图书与情报,2011,(4):20-23.
  [30]赵丽.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化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33):332.
  [31][JP2]王曙光.新疆文化共享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译制的实践与体会[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1):101-103.[JP]
  [32]冯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与启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阅读推广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3):143-145,146.
  [33]回达强.民国时期的穆斯林图书馆与阅览室[J].中国穆斯林,2013,(3):53-56.
  [34]奂玲.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以甘南州图书馆为例[J].丝绸之路,2012,(20):115-116.
  [35]张英欢.关于兰州穆斯林图书馆的调查报告[D].导师:马明良.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3:133.
  [36]来晓玲.建设宁夏地区回族文献资源中心的构想——以宁夏大学图书馆为依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8):99-102.
  [37]邓甦凡.青海少数民族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初探[J].攀登,2008,27(6):164-166.
  [38]张敏.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文献的收集与利用——以银川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1):116-118.
  [39]刘伟华.省级公共图书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建设与传播[J].图书馆建设,2012,(5):19-21.
  [40]范波.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展望[J].贵州民族研究,2001,21(4):135-139.
  [41]韦建丽.从科学发展观看民族图书馆建设的定位及理念——以贵州民族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3):77-79.
  [42]胡可东.桂东南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9):26-29.
  [43]魏剑虹.对加快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的思考——从六盘水市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的现状谈起[J].贵图学刊,2012,(2):56-58,77.
  [44]殷黎.湘西民族地方文献特征及分布现状探析[J].河北科技图苑,2012,25(1):56-58.
  [45]高聪.“贵州民族文献中心”建设思考与探索[J].贵图学刊,2011,(3):8-10.
  [46]王远康.简论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馆藏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1):37-40.
  [47]徐军燕.网络环境下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以桂东南特色资料中心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28(5):36-39.
  [48]卢秀菊.从图书馆史谈图书馆之意义[J].图书馆学研究,2003,(6):11-13.
其他文献
富于创意、具有审美价值的广告,会产生听觉冲击力,给听众带来精神愉悦,潜移默化地接收广告的内容,并促成购买行动。在广告创意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钢琴是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乐器之一。各个历史时期的作曲家为它创作了浩如烟海的作品。钢琴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要想把钢琴教学工作搞好,钢琴教师需要具备相当的
在通信和信息化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工作者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老新闻工作者的扎实和深入的采访和工作作风,这是记者应该首先解决的思想和实践问题。本文通过与有代表性的基层
编者案:汪锋(1910-1998),陕西蓝田人。汪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党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副主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35年冬,中央红军刚到陕北,人困马乏、
作为现代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发展和不断完善的
魏晋时代,世家大族把持着选人用人的权力,实行九品中正制,其实际执行过程中则只重门第,结果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即一个人在官场的仕途通达与否是由其出身门第决定的,这种机制下,只要编写好自家的族谱,证明自己出身于高贵门第即可。但是唐宋科举制度兴盛起来,取士不问阀阅,入仕后能否升迁,从制度设计看,就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转向下层普通民众,提倡社会教育,以开启民智,培养人民“认识国际情况,了解民族意识,并具备近代农村生活之常识,家庭经济改善之技能,公民自治必备之资格,保护公共事业及森林园地之习惯,养老恤贫,防灾互助之美德”。所谓的社会教育,就是指普通学校以外的一切文化设施对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近代中国实施社会教育的机构有民众学校、民众识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点,对大学生心理互助模式进行思考,提出将线下线上模式进行双轨融合的新模式。线下采取建立心理互助组织体系、锻炼心理互助技能、开展心理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从另一方面衬托出了传统媒体的黯淡失色,新媒体的发展达到了黄金阶段,而传统媒体却出现了瓶颈期,尤其以广播为重要代表。本文以新媒体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为基
本文通过庄河广播电视台《百姓大篷车》栏目的成功开办,探讨在全媒体时代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三下乡"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百姓大篷车》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