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平抛运动》是高一物理必修2第五章的内容。课程标准的内容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是本章的重点。平抛运动是该方法的实例应用,是学生学习运动由直线到曲线的一个转折点。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平抛运动。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在新教材中,平抛运动实验提供了如下三种案例:斜面小槽配合竖直白纸法、水柱法、数码摄像机法。
  参考案例
  (1)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图5.4-2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就是一定的。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可以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如果小球能够碰到笔尖,就说明位置找对了。
  (2)如图5.4-3,倒置的饮料瓶内装着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曲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
  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的细水柱,它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设法把它描在背后的纸上就能进行分析处理了。
  插入瓶中的另一根细管的作用,是保持从喷嘴射出水流的速度,使其不随瓶内水面的下降而减小,这是因为该管上端与空气相通。A处的水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不受瓶内水面高低的影响。因此在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得到稳定的细水柱。
  用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数码照相机大多具有摄像功能,每秒拍摄约15张照片,可以用它拍摄水球从水平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果用数学课上画函数的方格黑板做背景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轨迹。
  2、原实验的不足之处:(1)斜面小槽配合竖直白纸法不易确定小球平抛运动的位置,实验误差很大,时间很长。(2)水柱法的轨迹受空气阻力影响大而且不稳定。(3)这两种方法都没探究两分运动的性质。(4)数码摄像机法成本太高不易推广。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我对斜面小槽配合竖直白纸法进行了创新与改进
  创新之一:可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分运动的性质。
  创新之二:探究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时将横向竖直放置的描迹板改为纵向正对斜槽的活动板。
  创新之三:将“找”小球平抛运动的位置改为让小球“打”出平抛运动的位置。
  四、实验器材
  自制平抛运动探究仪、学生电源、刻度尺、白纸 、复写纸 、小钢球等。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包括实验装置平面图)
  1、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分解为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运用:y=1/2gt2。水平方向运用:x=v0t
  2、装置说明:斜槽、水平槽、重垂线、电磁铁、开关、斜槽中心线在底座板上的投影线、垂直水平方向的平行的插槽(第一条插槽离斜槽末端水平距离等于小球的半径)、槽间距5cm(描迹板大小不同间距不同,使小球运动轨迹由左上角到右下角)
  3、实验装置平面图。
  六、实验过程
  1、探究平抛运动两分运动的性质:(1)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取两个一样的小球(A、C),一个放在装置左上角斜槽离水平末段端某一高度用电磁铁吸住,另一个放在装置左下角相同斜槽离水平末段相同的高度用电磁铁吸住。用一个开关控制让两个小球同时运动,一个做平抛运动,一个做近似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看出他们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在同一竖直线上,最后相碰撞。启发学生分析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2)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取两个一样的小球(A、B),一个放在装置左上角斜槽(较光滑)的某一高度用电磁铁吸住,另一个放在装置右角相同的高度用电磁铁吸住。用开关自动控制:A球离开斜槽末端瞬间做平抛运动,B球同时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看出他们在下落的整个过程中几乎同时落地。启发学生分析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2、探究平抛运动的轨迹:(1)取出描迹板,在上面贴上白纸、复写纸。(2)将描迹板插入第一条插槽并使第一条竖直线对准斜槽的中心线。(3)让小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自由滚下,与描迹板碰撞,在描迹板的白纸上记下小球平抛的初位置1(即坐标原点)。(4)然后将描迹板横向平移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将描迹板纵向向内移动一个槽间距使描迹板上的第二条竖直线对准斜槽的中心线,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与描迹板碰撞,在描迹板的白纸上记下小球平抛的位置2。(5)按照同样的方法,记录小球平抛位置3、4、5、6。(6)掀开复写纸,根据描迹板白纸上的痕迹点,用平滑曲线把点连接起来,就是平抛运动的轨迹。(7)对比实验: 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观察小球平抛运动轨迹跟描出的轨迹是否重合。
  七、实验效果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缩短了实验时间。实验操作简单,物理思想突出。使用本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记录小球平抛运动的位置,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利用得到的点迹进一步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启动,新课程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主观方式、新的内容、新的编排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创新和教学创新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课堂教学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下面我就当前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作肤浅探索。   一、更新教学观念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和学生是教学
期刊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的思想、品质、情感。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由于发育还不成熟,在舞蹈学习中只是流于一种简单的模仿,还不能够做到真情的流露。舞之以心,动之以情。作为教师,应更加重视舞蹈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完成。  一、口传身授,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情感内涵  1、“口传”,即口头传递的方式,包含讲述、解释、语
期刊
内容摘要:问题意识是创新的萌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说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问题意识 环境 策略    质疑是学习的源头,是创新的前提。问题出于怀疑,没有怀疑就没有问题。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问题是学生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没有求知欲,更不会深入思考,而发现问题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就不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会激发学生
期刊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具有了与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都显得比较枯燥,特别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总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性,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抽象的、深奥的音乐知识形象化,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能很好的帮助教师接受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并做出最
期刊
内容摘要: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针对学生的未来需要和实际,我们要培养学生几种能力:(1)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2)应用日常口语的能力。(3)阅读英文材料的能力。(4)简单翻译的能力。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自己在教学中作了几点尝试,通过学生们的反馈,我认为效果较好。  关键词:英语 口语 阅读 翻译    通过和毕业学生
期刊
生物学 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并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多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目的,而且实验也比较简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期刊
案例片段(一)  思考的问题:  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处理“肥胖”的艺术案例片段描述:曾经听过两节课,期间两位老师都谈到一个话题“肥胖”。片段一,老师甲在讲到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 Ⅱ Lesson 70中的stop sb.from doing sth.时,让学生来造句,有一位学生站起来,与老师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Student
期刊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动手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掌握机械制图及相关标准的规定,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因为这是一门基础课,在教的同时我自己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另一方面,我一直觉得机械制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学科,所以很有挑战。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机电专业课教师,现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一
期刊
对于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作了较大的调整,无论是从知识与技能,还是教学过程与方法都作出新的要求,总体来说是要求更多地与实际联系和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书本知识紧密地与实际联系,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化的体验中掌握知识,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以课本为主题,创设生活化情境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一般都是教师一讲到底,再就是枯燥乏味的说教,学生往往是
期刊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通过“谈论日常时间安排”这一功能项目继续学习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它是Unit 6 和 Unit 9的延续与拓展,又是Unit 12 的基础和准备。本单元Section B 第2课时(阅读短文)围绕学生一天的作息活动(Jane’s day),巧妙地介绍了实意动词一般过去时在语境中的综合性的运用。  2、教学重点:(1)掌握一些有关一天生活的词汇;(2)“一般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