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开展高中德育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利用互联网开展高中德育,提出利用互联网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以及联结多股力量促德育等策略,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互联网 高中 德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018-02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和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人们从沟通方式到购物方式甚至是出行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样的,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该以怎样的态度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又该怎样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做好新时代学生的德育工作?这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很多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因为在网络交流中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所以其网络行为往往无所顾忌。但是,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的错误的信息,缺乏明确的思想导向。虽然网络有利于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但国际上的强势文化也趁机冲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中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自我约束力不够,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民族认同感不强、自我角色失调、人际异化和自我异化等。
  就内容而言,互联网让德育有了新的环境,它给德育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扩展了德育的视野,从这一方面来说,互联网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互聯网传播的内容具有公开性、不可控制性的特点,因此它使得高中生接触到了更多不加以过滤的最原始的消息,这极大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判断能力、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也使得我们一直以来所强调的“正面宣传”“突出主旋律”的传播原则受到了挑战。
  就教育效果而言,网络作为一种沟通的途径,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双方的沟通,而且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加上互联网带来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与信息共享,还能拓宽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利用网络技术形成生动活泼的虚拟现实生活环境,可以为学生进行各种价值选择实验提供虚拟体现,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德育效果。但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也对德育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基于以上的现实,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开展德育就成了当下高中德育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的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丰富德育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中的德育一直延续传统的方式:开主题班会,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互动且十分枯燥,学生无法切身感受到德育的意义,更难以去践行修身养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德育不能再用老一套的方法,其他科目都已经在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方法,德育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主动了解互联网,并利用互联网为德育服务。
  互联网的出现虽然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互联网对自控力自制力还较差的学生来说诱惑巨大,他们在享受互联网提供的高效便捷的服务的同时,是否能抵御其不加过滤的负面影响?如网络中的恶意政治信息、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思想意识以及各种黄色文化、暴力游戏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把过去单一的德育内容变成综合型的德育,传统的德育内容一般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等,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也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网络安全防范教育等。
  例如每年 9 月的第三周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即“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时间,正适合在学校里开展与网络安全有关的德育。南宁市第一中学为了营造网络安全的宣传氛围,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利用校园内的宣传栏展示各种与网络安全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了解。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网络安全我来守护”的征文活动、口号征集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最后,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网络安全相关的主题班会。网络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人,自主来讲解如何在网络中确保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
  (二)利用互联网创新德育的形式
  一直以来,传统的德育形式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主题班会来完成,教师的角色就是说教和灌输德育内容,这种形式的缺点是局限于一个空间、一种途径,不难看出,这种纯粹的说教和灌输的形式对高中生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网络开放性、直观性和主动性等特点却给传统的德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工具和新的手段。怎么利用互联网创新德育的形式?笔者结合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
  1.学校“变堵为导”,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过去,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一谈到网络往往是“谈虎色变”,家长感到头疼,学校也不敢放松,生怕学生在网络中迷失了自我,因此大多数学校对学生上网这件事采取的策略是“堵”,其实这种做法效果不佳,反而容易刺激学生上网的欲望。学校只有改变策略,变堵为导,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才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例如在校园打造“绿色网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设施主动为学生创造上网的条件,打造校园“绿色网吧”。经过学校过滤和监管下的网络能让学生真正享受有益的网络。校园“绿色网吧”在课余时间对全校师生免费开放,这样就能有效制止学生想上网又不能上而偷偷在校外上网的现象。
  另外,学校还应该积极保护学生在网络上发言的自由。学校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最近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还能有效缓解学生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所产生的压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宣泄的平台。
  2.积极利用校园网,充分开发其功能。现在几乎每所学校都建设有校园网站,对外宣传学校特色。其实,校园网站除了宣传,也是非常好的德育阵地。例如充分开发校园网功能,加大学校常规德育活动宣传力度,及时发布各种评比、表彰内容;组织开展学生网络微视频及摄影作品评比、网络作文评比、网页制作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班级网页、班级博客制作大赛,形成人人有信箱、班班有网页、全校互通网络的新局面;利用校园网开展网络心理辅导,让心理教师开设“倾听信箱”“心理专栏”等,不仅积极向学生推荐心理障碍自我调节方法、心理教育案例、青春期教育等内容,还能接收来自学生的提问和倾诉。
  3.利用多种网络社交手段建立互动德育平台。从贴吧、QQ群到微信群、微博以及公众号,学生的身影无处不在。因为他们更习惯于利用网络获取各种信息,也更愿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宣泄自己的情感,因此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平台成了高中生最喜欢的网络社交方式。对此,学校必须以此为契机,积极开设相关账号,与学生形成无障碍沟通,并通过各种积极正面的途径引导广大青少年提高网络的辨识能力,学会分析网络上的各种观点,不盲从,不起哄。学生在熟练运用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提高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这一系列的做法都充分体现了网络育人的积极作用。
  (三)利用互联网联结多股力量促德育
  德育不是哪一方或者是某一个人的事,需要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的功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学校应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利用各个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利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同时,家长和社会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长方面,应积极配合学校建立家校互动,共同实施网络道德教育。以南宁市第一中学为例,学校为了联合家长共同做好德育,利用互联网建立了网络家庭学校,学校定期在网上向家长发布德育任务,如家长可以在家庭中营造氛围,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又或者是学校搜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家教成功案例、专家谈家教等内容资料发布到网上,让家长学习后再带回家向孩子传播,还可以开展“我是如何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家长征文活动,并发布到家教论坛中,让家长共同学习。通过网络悉心听取、采纳家长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学校对这些问题给予及时地给予答复,等等。
  社会方面,也要肩负起净化社区环境的责任,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积极正面的德育。如学校联合社会相关团体进入校园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宣讲,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专业的人,接触专业的知识和更真实的案例,从而切身体会网络的双面性等。
  总之,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思维,用心做好教育工作,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出贡献。
  (责编 刘 影)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论述声乐教学中“双重乐感”的意义,并立足文化角度,提出“双重乐感”视角下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优化学习评价环境、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活动、开展艺术实践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双重乐感 高校声乐 音乐文化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C-0176-02  20世纪80年代,美国音乐学家曼特尔·胡德提出了“双重乐感”理论
2019年4月10—11日,2019年第24届全国著名职业院校改革创新现场观摩会在南宁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长、教务处长、系主任,以及部分地市人社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加强高校后勤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当前高校后勤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加强高校后勤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
王海英在《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23期上撰文说,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的一些坚信不移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者对理想教育、应然教育的自然表述,包含着人们对某种好的教育的理解和想
从确保院校长治久安的角度,结合院校实际,提出了动态环境下突出自控、联防、管治三个重点的基本思路,对强化院校治保体系建设定位,构建治安控、防、管体系的新框架,发挥良性
针对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中出现的评聘不分现象,提出改革的方向是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彻底打破教师职务评聘终身制,使职务评聘工作从职数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近年来,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快速,在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结合有关的调查资料,对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深化企业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不尽人意.为此,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必须坚
在英语中表达最高级意义,一般要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形式。如: Lucy is the tallest of all the girls in our class. Li Lei runs the fastest of us all. 除了这种最基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