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分析】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的重点所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在题中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文中选出重要的句子,说说它的含义;二是体会文章标题的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在文中涉及的面十分广泛,命题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表现特色。
  【知识汇总】
  1. 句子的含意有基本含意、深层含意、言外之意之别。体会文中句子的含意,首先是体会句子的表层含意。其次是体会句子的深层含意,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如哲理意义、隐喻(象征、比喻、双关)意义,这样的意义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理解。第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
  2. 品味语言的表达艺术,“表达艺术”说明鉴赏角度多变,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等多角度切入。
  (1) 高考要求掌握七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反复;
  (2) 常用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抑扬、虚实结合、衬托、对比、联想想象等;
  (3) 常见的语言表达主要考虑句式(长短句、整散句)、词语的使用(叠词、俗语等)、语言风格;
  (4) 表达方式主要有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尤其注意:
  ①记叙。a. 记叙人称: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b. 记叙方法:顺序、倒叙、插叙。倒叙的好处是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插叙的好处是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② 描写。 a. 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绘;b.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c. 动静结合;d. 正侧结合;e. 虚实结合;f. 细节描写;g. 工笔、白描。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
  【考查方式】
  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常用的设问方式有:
  (1) 对这句你是如何理解的?
  (2) 请简析该句的内容。
  (3) 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 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说说本文或××段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3) ××句或××段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
  (4) ××句或××段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例题讲解】(2012·浙江卷)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除了新华书店,就是母亲的中药铺。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进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地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名字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就是“甘甜之草”。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锁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昂贵的感冒药更能帮我发汗,助我痊愈,让我心暖。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生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为我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例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
  解析题目的指向性十分明确: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作为细节描写,必须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展开生动细致的描绘,同时必须明确文段中的细节描写是借助于什么手法展开的,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细节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例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解析首先要弄清画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本句写到“一根草”“一撇叶”等都是药,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中药”的含义。“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中的“灵芝”(比喻),已经超越了中药本身的含义,那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则表露无遗。
  答案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例3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文本的题目是《母亲的中药铺》,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照应的作用显而易见。母亲作为一味中药,一味人生中的中药,不仅具有药理上的意义,更具有人生中无可替代的作用(要分析其具体作用)。而充满抒情性的语言表达,更是把对母亲的真挚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答案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②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方法归纳】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1. 从关键词语入手。抓住关键词语,可推知整句的意思。
  2. 从分析修辞入手。将使用修辞的句子还原成未使用修辞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
  3. 从特殊位置入手。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尾括句往往作总结,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如是文眼句,则可联系全文进行分析。
  4. 从文本主旨入手。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体会关键句可以结合主旨进行。
  5. 从相邻句子入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6. 从结构层次入手——抓主干。如是单句,先找主谓宾;如是复句,则先找准第一层关系。如是并列,句意应是两个并列意思的相加;如是偏正,句意应放在“正”的部分,但“偏”部分不可忽视。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在回答时主要从这样三步来回答:
  1. 指出语言特色(修辞手法优先、表现手法次之、其次是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最后);
  2. 对这种特色进行阐释;
  3. 指出其表达效果(解答时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任何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
  现 场 练 兵
  冷月钟笛
  林清玄
  月色是一把寒刀,森森闪着冷芒。
  有时候,月色的善良温和像一个婉致的少女,而如今,我坐在荒凉而空茫的城垛上,独零零地坐着,月色便仿佛一个年老的海盗,虽退守到砖墙的角落,他的眼睛犹青青地闪着光,手里还握着年轻时砍钝了的水手刀。晚雾从地底慢慢地蒸腾上来,渐渐把树、砖墙、古炮,最后把坐在城上最高处的我也吞没了。
  迎头,是沈葆桢的半身铜像,刻写着他在台湾海防史上的不朽证言。在日本侵略台湾的紧急中,他以一年十一个月的短时间,建造了这个“使海口不得停泊兵船,而郡城可守”的城池,这个城与炮台,便成为今天台湾仅存的历史炮台了。
  在月色下看沈葆桢的铜塑,明暗曲折,竟可以从线条中体会出他的识见与毅力,那是无可取代的威壮与魄大了。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关云长的绘像,浓正的长眉,丹凤的亮眼,紫红色的面孔,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如果我们把关公的五绺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中国的历史写下“忠义”两字。
  月光下的沈葆桢也有一股关云长的神气浮凸出来,事实上,他们的形体并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不为他塑像,后人如我,也能体会到他们在与强权抗拒时的虎目含威。
  在壮魄而虎吼有声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所有的英豪杰士都把自我的形体投入这条河里,即令碎成肉泥,也没有一声悲叹,他们的骨灰即使在胡雨夷风中也会散放着不朽的芳香。
  因此,沈葆桢死了,他的城池留下来了,但是这座坚甲厚壁的城池纵大纵深,也比不过他生命中无可更变的城池。
  我一个人独坐在城垛上,眼见星辉掩映下的城池、古炮,以及闪着夏虫与波光的护城河,竟久久不忍离去。我感觉,我是愈入夜愈坐到沈葆桢波涛万顷的胸腹之中了,在宁静的长夜,我们或者最能窥见前人的胸怀吧!
  月色你看久了,它洒在轻轻浅浅高高低低的景物上,仿佛响亮着断断续续的钟声,那不是月了,那是一口钟。
  月的微光你看久了,它在空中长长短短的散步,好像丝丝长鸣的笛声,那不是月了,那是一管笛。
  月亮的钟笛,千百年来就这样敲撞吹奏,让那些有威猛气概的豪雄壮士,可以和声地在历史上唱歌。这些歌,词句已经退淡了,曲谱仍在,在另一个冷月如刀的夜晚,还要被以后的人唱起来。
  浮天沧海远,万里眼中明,历史的歌声和月亮的钟笛慢慢地沉落,我坐的城垛下方写着“亿载金城”四字,却在清晨第一道曦光中渐渐鲜明。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节)
  1. 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亿载金城”的理解。
  2. 鉴赏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作者:何玮屏,江苏省黄桥中学)
其他文献
推荐人语  文学即人学,语文最人文。语文特别强调对同学们情感的陶冶,对同学们审美情趣的培养。而美在哪里?美在发现,美在生活。生活中,有“大漠孤烟直”的壮美,有“执手相看泪眼”的凄美;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之美,有“采菊东篱下”的恬淡之美;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爱之美……生活中的“大”美总是被人们关注,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那些平凡的美,只要我们有一颗仁心,有一双慧眼,我们就能发现它们无处不在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乡下的花  孙曙  ①河岸上偶尔还可见一枝细伶仃的苇,枝头小团的苇花是枯灰的,但深邃朗蓝的天下面,迎面而来的已是春了。明媚起来的阳光和温情起来的风中,有布谷飘忽的啾鸣,有燕子轻捷的身影,温润起来如处女之腹的泥土上,麦苗和草都肥美起来。  ②便也有了花,乡下的花翩翩而来了。  ③正月末,农妇的篮中郁绿的青菜便挺出几簇淡绿的花序,一朵半朵的黄花北风淡雪中颤颤欲
期刊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个命题的板块。认真研究近年来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的命题思路,我们发现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命题特别注重答题的指向性,这种预设性和提示性的提问可以说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目的是在引导同学们答题的方向,做到有针对性地答题,可是“好心却没有得到好报”,到头来,弄巧成拙,导致此类题目的得分率极低。分析其原因所在,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固然没有错,关键在于同学们在复习时对
期刊
【时文呈现】  《南方都市报》联合一家网站正在推出一项“你最想轰下台的名人是谁”的调查,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调查的起因,显然是受于丹女士2012年11月17日晚上在北京大学的昆曲专场上被嘘下台的“启发”。不管那天晚上有没有出现“滚下去”的声音,于丹尴尬离场是个不争的事实。“你最想轰下台的名人是谁”调查的出现,首先表明不受公众待见的名人,非独于丹而已;其次想必是要收到探底的效果,看看公众究竟对哪个名人
期刊
【考点分析】  本考点考查的是从整体上阅读作品能力。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分析作品的结构就是要求同学们在阅读时把握住一篇文章的结构,弄清它的层次关系,包括段与段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关系,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本。  概括作品的主题,是在理清结构,把握思路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作出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对于一篇文章的主题,分析理解是基础,概括表述是关键。  【知识汇总】  1.
期刊
【考点分析】  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等。  “作品的内涵”是指作品所展现的特定社会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因素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即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要指作品在塑造形象、运用语言、使用表达技巧等方面展现出来的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通过“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而获得的。  【知识汇
期刊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 分) ( )  A. 抱负 良晨美景 储藏   出奇制胜   B. 讥诮 张皇失措 赈济   附庸风雅   C. 范畴 终身大事 肄业   连篇累椟   D. 陷井 改邪归正 恬淡   眼花缭乱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 雅
期刊
【时文呈现】  2012年11月2日中午,江苏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在放学途中,不慎剐坏一辆宝马车。车主不在,他没溜走,而是原地苦等,因赶着上课,只好留下道歉和赔偿联系的字条。这引发一连串后续:车主感动之余,不让徐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免费帮忙修车;网友也纷纷感慨……(11月6日《人民日报》)  一张字条,激起了心灵磁场的共振:对男孩的执著和担当,人们由衷感动,并丝毫不吝啬褒扬。这番善举,也引起连环效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11页“本期作文”。  例文一  平凡之美  盐城市第一中学 王慧  记得尼采曾说过:“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生活中,往往都是平凡之中蕴藏着更多的精彩和美丽。  或许,当这个时代粉饰着华丽,裹挟着喧嚣向我们席卷而来时,更多的我们只是踮着脚尖奋力想要挣脱平凡的枷锁,可我们获得了什么?只有无尽的疲惫和遥不可及的泡沫幻想……  所以,适时地收
期刊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 塞车/水瓶塞子 扒皮/吃里扒外  抹脸/转弯抹角 假期/久假不归   B. 济世/人才济济 应届/应有尽有  豪强/强词夺理 铜臭/遗臭万年   C. 行善/高山景行 颤栗/颤颤悠悠  强横/强人所难 提防/提心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