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例现象在俄罗斯少数民族地区亚文化范型中的体现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fas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神教亚文化是先例现象的主要来源之一。俄罗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在多方面仍表现出本源的范型,特别是在世界观和生活语境的层面上,多神教亚文化予以了该地区居民以深刻的影响,继而生成先例现象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并由此揭示了一定的文化伴随意蕴。
  [关键词]先例现象;少数民族;亚文化;多神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097-03
  
  一、引言
  
  先例文本对语言个性结构的作用及理论研究是由俄罗斯著名心理语言学家卡拉乌洛夫最先提出的。卡拉乌洛夫在对该理论进行研究时着重强调了民族共同体层面的文化含义,他认为,先例文本的来源是源远流长的,它在高雅文化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沿循着先例文本的范型而生活,具体以口头民间创作、笑话、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形式存在于世界或本民族的文化之中。卡拉乌洛夫在对先例文本进行界说时着重强调了如下特征:(1)对某语言个性在认识和情感方面有意义的文本;(2)具有超个性性质的,即该个性周围的人(包括其前代人和同代人)广为熟知的文本;(3)在该语言个性话语中多次重复出现诉求的文本。
  俄罗斯是一个信奉多神教的国家,国土面积庞大,居民居住分散,多神教信仰极为普遍。这些先例现象世代影响着俄罗斯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亚文化范型。尽管这些文化范型存在着短暂性或信息量不足、缺乏理论认识等特征,但仍然在某种层面上表现了“认识和情感意义”、“超个性”、“广为熟知”等要素,原则上吻合了卡拉乌洛夫关于先例文本理论的界说。
  在世界文化走向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个人的生存都与之密切相关,研究俄罗斯少数民族地区的先例亚文化现象是与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民族,无论其人口多少,对世界的贡献多少,本质上都是一个社会实体。在信息全球化时代,任何社会实体都不会孤立独存,它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与外界交流信息。先例现象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该语言文化共同体成员对其文化中的先例现象都有共同的知识储备,在接受和理解某一文化现象的过程中,会激活与之相适应的接受常量。所以,研究先例现象在该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可以洞悉该民族共同体在其自身的亚文化语境中所形成的文化范型,了解他们在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世界其他民族交流,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进化层次、文化程度以及该民族在未来全球化社会中的文化发展脉络和信息交流方式。
  
  二、先例现象与少数民族地区多神教亚文化元素
  
  (一)多神教亚文化形成的文化语境
  1.民族整体的文化、思维定式。俄罗斯的祖先东斯拉夫人居住在北起北冰洋沿岸,南至黑海,东到乌拉尔山脉的广阔平原上,通常以分散的家宅和小村落的形式生存。恶劣的气候和生存环境使他们在冥冥之中祈求多神的保护。对大地母亲和祖先极为崇拜,供奉太阳神达什伯格、雷电神佩鲁恩、风神斯特里伯格,崇拜泉水、树木、动物等一切与之生存栖息相关的事物。由于常常受到蛮族的袭击,在极度惊恐中,他们有时以活人作为祭品祭奠祖先。当时人们既没有寺院,也没有僧侣,宗教仪式仅限于向广阔天空中的诸神的天然形象献祭。这种具有“个体”和“群体”性质的“信息单位”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构成了该地区亚文化的范型一以宗教为核心。这种亚文化范型持续至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皈依基督教后,多神教现象在商业发达地区才有所收敛,但是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自由发展并衍生出繁多的表达方式。多神教的衍生是先例现象的实践体现,然而,这种由个体认知空间和群体认知空间以及认知基体所构成的该民族的“文化空间”则代表了该民族整体的文化层次和素养。
  2.神秘主义世界观。俄罗斯专家在最近几十年的观察和研究中发现,滨海边区和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在宗教活动中极为崇尚神秘主义,对此的研究也是各抒己见。笔者认为,这种亚文化现象主要源于两个因素:内在和外在。所谓内在的因素即是指先例现象,它从本质上蕴含了多民族对宗教认识论及哲学上的神秘观点;而外在的因素,则是指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状况在居民生活中的反映所形成的宗教神秘主义元素。前苏联时期的少数民族生活极大程度地受到了第二个因素的影响。先例现象在宗教和神秘实践的重叠反映中形成了牢固的模式,植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形成了神秘的世界观。这种神秘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双重性:—方面表现为高于现实主义的直觉神秘世界观。前苏联时期的代表人物以极端的方式摧毁了人们亘古以来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而经济状况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原有的传统生息模式被破坏,新的意识形态指导的现实生活呈现出每况愈下的态势,人们在经历了信仰缺失和惨淡生活的一段时期之后,确信现实世界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他们的生活,原生态的对世界的一种直觉的神秘需求再次统治了人们的灵魂。上帝创造了神话这一概念在先例现象的恒常反映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神化,对上帝惟一的根本,使人们在宗教的精神感召下,确立了神秘主义的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直觉是形形色色的直觉,在高于现实主义的神秘主义元素中不断丰富、补充,自由发展,并且不受现实世界的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民族文化共同体成员所广为熟知的、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神秘世界观。先例现象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文本、语句、情景等一系列的言语思维活动产品,是人们在先例现象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中,将意识中的关于世界知识和对其认识的某些方面加以有序的信息体系组合,使之理想化,按其所求加以神秘化,是世界存在的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神秘世界观形成的主要元素,被现实世界所制约。
  3.认知空间的“超个性”的表现。在普遍的思维定势中,宗教生活是正确的世界观导向的实践操作。宗教生活中包含的一切神秘活动都带有适应性的元素,表现为思维和目的实现的一种活动,类似于现代化社会的生产工艺活动。这种活动带有—定的适应性,先例现象在这种实践中所表达的伴随意义导致了上帝是惟一的神秘直觉的实现。在俄罗斯滨海边区和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神秘活动的表现方式多为魔法术,最为盛行的是古波斯拜火教的术士法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所谓的术士法术本质上既没有任何神秘的东西,也没有不被人认知的东西。它之所以盛行是因为人们世界观中的神秘元素更多的是实用主义的。俄罗斯思想家阿·别尼指出“在魔术中隐藏着精神的导向,这个导向植根于人类天然的罪恶之中,人们将自身植根于世界的建构之中,并用它的力量为自身服务。”前苏联时期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是极为艰苦的,物质的匮乏,教育水平的低下引起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人们无法从政府和社会中 获得所需要的东西,而现实生活所必需却又无法得到的物质使人们变得绝望,这种无助的情感使原有的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神秘世界观得到了升华。宗教教义是单纯地崇尚精神世界的,并不带有功利性,而术士在进行法术活动时是带有目的性的。古波斯拜火教的教义明确告知要帮助人们摆脱现实的困苦。术士首先是人和精神世界的中间人,对于术士来说,上帝的欢乐是苍白的,尽管术士也向上帝祷告,但只是在魔术活动与来自上帝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功利性行为是多神教亚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世界观中的神秘主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神秘主义元素的构成是先例现象个体与群体认知空间的心智图像,本质上是该民族文化共同体“超个性”的表现。
  
  (二)先例现象在多神教亚文化范畴中的实践体验
  1.将神秘的魔法术与现代科学相融合。俄罗斯民族正统东正教在一个侧面形成了东斯拉夫民族的世界观。东正教对上帝的概念是积极的、活跃的。特别是19世纪初期,亚历山大对基督新教派属灵基督教派的思想非常感兴趣,该教派强调个人精神因素对基督教的信仰,反对东正教权威,在教义上反对东正教教规和礼仪。这种自由的精神因素侧面反映了东斯拉夫人从鞑靼人的权利之下解放了的个性思想,这种个性思想表现在民族文化中就是一种对世界唯一性的神秘直觉。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直觉以一种概念式的方式在社会哲学和思想方面体现出来。滨海边区和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生活中的医疗问题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却又无能为力的问题,在渴望生存的思想支配下,人们将与基督教纠缠在一起的神秘的巫医经验融入到了魔法实践中。
  巫医植根于民族神秘主义世界观和自我认知中,先例现象中巫医法术的伴随意义极为丰富,是对世界宗教神秘概念的客观应用。巫医之所以活跃于民间并且经久不衰,得力于神秘的巫医概念以相当大的精神作用力支撑和强化社会成员的身体,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巫医的某些精神概念胜于物质所产生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俄罗斯上述地区的巫医现象,不但没有弱化反而以一种颇具现代行为的表达方式盛行。近期观察到的资料证明,巫医在医治病患时常将神秘的魔法术与现代科学融合在一起,这使先例现象融入了现代化的内容。例如:先例现象的恒常表现是巫医在医治头痛的患者时,一边念咒语,祈求上帝的帮助;一边做些夸张的形体动作以示在与上帝交流。而现代的巫医在进行上述行为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将治疗高血压或神经痛的化学药品给病人服用。在治疗腹痛的患者时又经常使用治疗胃溃疡和肠胃炎的药品。这种现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流行,年轻一代的巫医充分掌握了生物学和心灵学的理论。同时,先例语言中恒定的咒语也得到了丰富的补充。当然,这种现象不难解释,在县级以上的地区图书馆里都可以找到浅显的医疗手册,而相当一部分巫医都具备—定的文化程度。但是,如果巫医单纯运用从医学书籍中掌握到的理论知识来医治病患是不被当地人接受的。先例现象所包括的语句、情景、名称,在人们的认知心理中是具有定势作用的。抛开先例现象中的神秘主义因素,巫医在实践活动中将会失去自身的神秘性,人们对不信上帝的巫医是不信任的,只有巫医的咒语与上帝的关爱融为一体时,其神秘元素才能在病患体内产生作用,巫医的自身价值才能有所体现。
  2.将自然界拟人化并赋予其力量。先例现象的另一种现实反映也是非常普及的,它直接影响到人们之间乃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例如:婴儿在睡眠中出现惊恐的表情,这意味着某个神秘的鬼魂附在了孩子身上,母亲则需早早起床,用玻璃器皿打上水,对照孩子划十字并祈祷上帝的帮助,然后将水洒到孩子身上,当孩子醒来时,说明魔鬼已离开。在太阳落山后不能从家里拿钱或贵重物品赠送朋友,以免使朋友遭到不幸;当两个亲近的人并排行走时,应当观察在他们中间是否有石头、水洼或是动物,如果有应立刻向上帝祈祷。当感觉到身体有些不舒服时,要将双脚放到冷水盆里浸泡几分钟,并在清水盆里放入9副刀叉,然后喝下盆里的清水,这样就可以将附在身体上的魔鬼驱赶出去。这些神秘的行为都是先例文本在亚文化范畴中的现实表现。
  构筑在神秘世界观基础上的先例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信息反馈说明了人们潜意识中,将自然界拟人化并赋予其力量。在现代化的条件下,俄罗斯滨海边区和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居民仍然处在贫困状态,生产资金、资源、物质材料的获得仍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居民基本的物质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种种现象势必引起应激反应,人们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必将通过术士以及其他神秘的魔法术来完成。必居其一的适应需求的观念使该地区的亚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结语
  
  在俄罗斯民族的世界观中东正教和多神教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受地域和蒙古统治时期的政教观念影响,众多世纪以来俄罗斯各民族都是以村社形式过着群居的生活。在村社活动中排除种族之外的个体行为是不可思议的,个体是融合在族性群体组织中的。所以,在对世界的认识论方面,群体普遍概念性的东西是通过个体的实践行为完成的。先例现象是多神教亚文化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它从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了多个世纪以来人们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先例现象以其约定俗成和恒常不变的文本形式揭示其背后深刻的民族多神教亚文化内涵,展示了该群体的认知层面和社会地位。在现代化的科学发展脉络中,滨海边区和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居民在某些方面仍然延续着古老的民俗。这—疗面说明社会大环境对他们的忽视,另—方面也表现了人们朴素的生活方式。先例现象揭示的意识形态中对世界唯一性的认识论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单纯而朴实,解构了生活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汤普逊理解俄国:俄国文化中的圣愚[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赵爱国.语言文化学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弗兰克.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4]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黄任远原始宗教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乐峰.俄国宗教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城市化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同时,“三农”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和谐进行的瓶颈。从长远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城市化,而“和谐城市化”与“三农”问题是互为制约与互相促进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支持和保护农业,优化工业结构、户籍与土地制度等手段,以和谐城市化来促进“三农”问题的
通过对某三代核电站核岛电气火灾特性进行探讨,确定电气火灾消防系统设计方案.借助Asprink软件建立某核电站核岛电气消防系统水力模型,并运用Sprink-2000软件对该水力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模拟水力计算结果,验证所建立的核岛电气消防系统水力模型合理性.同时,通过模拟水力计算校核结果,得到管网实际运行工况.从而得到合理的核岛电气消防系统设计结果.并进一步借助软件对影响数值模拟结果的关键参数
铁路车站建设固定卸污设施,主要为运行时长超过20h的立折或通过铁路客车提供卸污作业,卸污作业时间要求短,在车站建设固定卸污设施与铁路客整所、动车所存在很大的不同,尤其
分别采用普通活性污泥净化系统对照普通活性污泥和生物协同净化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净化试验。两系统对COD的降解速率和去除率基本相同,但生物协同净化系统对总氮、总磷的
[摘要]煤炭资源型城市因其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在城市化过程中有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特。应用变权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对2002年中国煤炭城市信息化、城市化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煤炭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化水平存在互动发展的正向关联性。  [关键词]信息化;城市化;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7)02-0017-06    一、前言    煤炭
某核电站由于布置空间有限,消防水池深度较大,正常水位距离消防水泵可达20m,使得消防供水系统部分管道和设备承受的压力远高于设计工况压力.基于核电站消防水池深度、消防水泵流量和扬程都比较大的特点,对采用安全阀解决消防供水系统超压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系统功能角度提出了确定安全阀排量的一种方法,为设计更合理安全的消防系统提供借鉴经验.
福柯对话语权力的揭示无论对西方还是对中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继20世纪80年代大量引进西方文论话语之后,中国文论在90年代开始全面反思,文论的“民族”性问题被重新提出来。
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国家长期实行不平衡的城乡发展战略,“兴工抑农”、“兴城抑乡”的体制和政策,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及低规模化,农产品结构性剩余矛盾突出
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国内石油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经过十几年的艰难历程,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企业已
卡西尔的符号诗学在他的符号形式哲学基础之上把文学界定为符号形式的创造。首先,“文学是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一界定是坚持和发展了康德、歌德等德国古典美学的文学艺术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