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如何学习语文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伴随着我们人的一生。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学习口头表达。上小学了,我们开始学习书面表达。按理说,语文应该是最容易掌握的,但事与愿违。语文往往不如其他学科那样得分高,尤其上了初中后,明明那段时间在努力的学习,等到考试的时候还是没见分数有太多提高。付出了,成绩却停滞不前,于是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生活欺骗了我!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
  这一现象,对于这一学科的行内人士自然知道,这是正常不过的。因为语文本身就是出了名的“文火慢工”的学科,它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提高。对于初中学生自然无法理解。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学生根本不知道语文这科我该如何去学,针对此现象,本文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语文要学得“死”
  语文基础知识这块是必须脚踏实地的学死,不能存有半点的侥幸心理。这些要学死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有拼音、字词、句、语法、标点、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几个方面。以上几方面就如同你建房的材料,材料不好,你如何去搭建你的宫殿?因此,学生要沉得住气,从这些最基础的内容开始。
  1、字、词、重点诗句、古文、注释方面。汉语拼音规则、容易读错的字、形近字的读与写。古诗文的积累这些都要用心去记死,不要有知识漏洞。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可以将平时自己常易错的字记录在一个本上。例如:“尴尬”这个词不留意很难发现它的书写错误,它们不是“九”字部,而是“尤”字少一点。不用心,这字就这么理所当然的错了,甚至我们查字典时,印刷体根本看不出,等到考试失分时或许还不会发觉。
  2、语法、标点方面。平时在运用书面表达的时候要尽量规范化,不要随心所欲;也不要跟潮流,写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句。标点符号也要正确运用,不要一“逗”到底,最后才是句号。尽管以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直接影响到学生书面表达的意思,也就直接影响你答题的准确率。
  3、文体知识、文学常识。这些不可忽视,掌握了文体知识和文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答课外题。例如:我们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们了解到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他的个人志趣,当我们碰到《归园田居(其三)》时,学生自然就能理解诗中最后一句中“但使愿无违”中“愿”的含义。
  二、语文要学得“活”
  有学生也谈到,我很用心的记了老师布置的任务,那些死的分数我都得到了,但阅读这块失分太多,不知道怎么答题。有学生认为解答阅读题不如数理化那么好写,数理化有公式,语文没有,语文死记的东西记了,到时阅读还是会错很多。反正没有个标准的答案,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去提高,语文的阅读永远没有标准答案,自己永远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只能看考场的临场发挥了。其实,并不是那样,学“死”的你做到了,还要学会举一反三,要懂得“活”用。
  语文其实如数理化相似,数理化讲解新课时是为了什么?为的就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公式,学生用这把钥匙,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解答问题。语文也是,语文每单元有讲读课文可阅读课文,讲读课文就是教师交给学生钥匙的时候,阅读课文就是学生运用前边老师交给的钥匙解决问题的时候。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芦花荡》,这是一篇小说,老师在讲课文内容时,定会讲文体知识,其中会讲到一个知识点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环境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的作用: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主题烘托气氛;④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社会环境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为情节做铺垫;③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这些作用学生只要能记下来,不管在哪篇没学过的课文中,都可以根据文章上下文做出判断,选择其作用,可见,语文虽没有公式,但还是可以找到答题的依据。
  另外,语文还可以归纳答题的模式。如碰到某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时,我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答题。在鉴赏文章语句时,我们可以从修辞、用词、意境等方面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在解答时不会觉得无从下笔。再如,考试中说明文语言特点这类题型,试卷中最喜欢让学生分析能否删去或替换句中的某一个词。碰到这类题,学生得先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然后解释被删词或被去掉的词的意思,接着谈删去或去掉可能造成的哪些不当,所以不能。最后总结体现说明文语言哪方面的特点。这一模式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你根据上下文灵活套用,都是不错的解题方式。避免学生答题不全,有的甚至无从下手的状况。因此,学习语文在于举一反三,不要做完一道题就当完成任务,而是要学会归纳总结。
  语文这一学科既“死”又“活”。成绩的提高关键在于你能否正确对待,灵活运用。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凭着三寸舌、三寸笔在三尺讲台上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常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缺乏主体的参与和投入的热情,从而导致了语文课在一种沉闷的、缺乏活力的氛围里进行。而古诗文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使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这样才能将学生带入古诗文的意境中去,挖掘诗歌的深层内涵。所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媒介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把单纯的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记叙文又是一切作文的基础。如何提高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下面,我将结合学生目前的写作情况,从审题、开头、结尾、细节描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学会审题  有些同学由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经常连作文的题目和要求都不细看就开始写作。所以作文中存在扣题不紧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那么,怎样审题呢?  1.审明范围。审题时,我们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是语文教学一次新的革命,它突破了语文教学长期教授单一知识的状态。它具有语文性、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它的开设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实践的能力。如何有效引导“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正确
期刊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教学设计需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语文还需要学科的基本知识,教师需要一些基本的设计技能与方法,如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反馈等。下面就选择其中几个关键点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要领。  一、以课程观统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至少要考虑并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学生的言语技能、思维等是否受到这节课的影响,在这堂课上可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和“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思想,因此,能促进学生语文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发展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成了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首先是教师设计研究性学习
期刊
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尤为重要。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下面浅谈几种导入的方法:  一、故事引路法  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例如:学习《竞选州长》一课,我就用故事导入
期刊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已成为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大多学科的评价体系获得不同程度的推动与发展,但其总体现状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不相适应。强调选拔功能,忽视兴趣培养;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个体差异;关注学习结果,忽视方法辅导。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老大难。作文教学的评价方法尤其深受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批改形式单向,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单调。我们在查阅语文老师的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或上黑板做习题常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事,因此,课堂纠错也就成了语文教师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如何在纠错中引领学生“更上一层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笔者在实践中努力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多年坚持下来,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一、纠错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
期刊
怎样做一名好老师,我们必须不断的思考。如果教师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样的人!这要求我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加强人格修养,当然这需要我们的努力。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这正是教师人格感召力的体现。  一、做好课前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
期刊
我始终认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我们的生活本来是简单的,三点一线式地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没有什么新意。我想,文学能于平淡中发现深刻,于不变中发现变化,于无味之发现有味。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我想,文学,它至少有这样几点作用:  一、可以给我们一种信仰,让我们的灵魂有一个归宿,建立理想的精神家园。在那里,繁花似锦,阳光明媚。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海子的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地建一座房子。都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