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重构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_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方式和路径因学校的特色和校情不同而各有所长,每所学校也因其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而各有其美。我校具有近50年的办学历史,其中有45年隶属于铁路部门管理,具有企业的文化特征:思想解放、善于创新、追求卓越、特色鲜明。近年来,学校依托课程改革,全力推进课堂教学的文化重构,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文化,实现了尊重个性、发展特长、鼓励创新、全面发展的文化建构,创立了具有个性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一、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的关系
  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在课堂,先进的理念、课堂的流程、教材的开发等都将呈现在课堂之上,在那里形成课程改革的真正成果。只有经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课程改革才能实现其价值,转化为鲜活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课堂教学。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变化,课堂教学必须进行相应改革,将改革的灵魂融入教学思想,将改革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
  二、课堂重构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
  (一)实施课程改革必须进行课堂重构
  1.课程改革背景要求学校进行课堂重构
  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个背景下,课堂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空间。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灵魂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因此,解决学生的生存危机,完善学生的生存状态,让学生过健康、快乐而有质量的学习生活,是课程改革也是我校课堂重构的出发点和归宿。
  2.课程改革的功能要求学校进行课堂重构
  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上实现了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而课堂重构是要把获取知识的过程变成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并不断探究、选择判断、形成见解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参与者不再作为一种承载容器被边缘化甚至是被物化。将活生生的人边缘化或物化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教育出生命更加鲜活、情感更加丰富、心灵更加美好、思维更加深刻的活生生的人,其具有同情心、同理心、创造力。我们的学生唯有主动参与体验、选择、思考、判断等所有环节,才能完成这个过程,实现这个目标。
  3.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学校进行课堂重构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企求培养完人,把每一个普通人都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人”“雷锋式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应当首先完成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必须给学生一个成长的正常空间,让他们在这个空间里不断去学习选择判断、与人合作、遵守规则等。课堂重构就是要构建一个安全、开放、自主的空间,只有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才能自己主动地建构起一定的文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服从某种外在的社会文化。
  (二)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实现课堂重构
  1.思想观念的重构——课堂成功重构的前提
  “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这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说说容易动动难,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课堂重构首先要过好理念重构关。我们把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作为我们课堂重构的核心理念。
  2.评价方式的重构——课堂重构成功运作的制度保证
  当教学不局限于认知的目的,它还关注学生态度的生发、情感的滋养、信念的形成、人格的完整,关注学生整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当教师不只是严谨地执行写得详细、系统而完整的教案,而是根据学情变成导学案;当教师的活动范围不只是在讲台,而是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学生关怀和帮助;当教师不只是自己精心设问、接连发问,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有时间自由提问;当教学不把学生的活动安排得又多又密以显示教学的形式多、容量大,而是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留些余地让学生有自主活动的空间;当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不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或是鼓励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展,而是出自内心的热望与欣赏;当教学更多展示的不只是教师自己的能力而是学生异彩纷呈的才华;当师生双方都沉浸于教学活动中忘掉了各自的角色,共同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3.组织结构的重构——课堂成功重构的组织保证
  课堂重构要求学校组织机构实现由过去的职能管理到现在的服务评价的转变,与之相适应必须进行组织结构的重建,使原来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转变。建立扁平式管理组织,使信息传输渠道缩短,传输通畅,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失真和扭曲,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及反应速度。
  (作者系郑州市第一○二中学校长)
  (本栏责编 再 澜)
其他文献
语言形式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形式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FFI)则是近年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及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它包括Focus on Form和Focus on FormS两种基本形
从图书馆流通工作的实践出发,对ILASⅡ在读者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编者按:  学习是为了什么?教育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本期我们同韩素静、徐嘉青两位老师一起走进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从这部影片中去思考教育、品味人生。  每接一届新生,我都在问自己:我要带这些鲜活的、饱满的生命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要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些什么?我要让他们因为我而与别人有什么不同?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我似乎明白了很多。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印度电影,主人公兰彻是
“社会主义义利观”中存在理论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道德行为失范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区分广义的个人利益和
为进一步研究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适宜的防治对策,减少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灾害的发生。选取榆林境内佳榆公路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及理论分析。首
特殊教育学校里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增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具有亲和力,就可以帮助学生学得更好。怎样使自己成为有亲和力的教师呢?  一、用微笑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首先应基于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这样的气氛里,教师的教得到学生积极的支持与配合。教师真诚的微笑具有感召作用,可使严肃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
阐述了中小城市存在的交通问题,分析了建立"B+R"的可行性,并从公共交通的路线和站点优化、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换乘、自行车专用道的设置、公共自行车的管理等方面提出规划措施,
★扩大教育人才规模,使全省专任教师达到146万人,省级中小学名师达到6000人,省级优秀校长达到400人。★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培养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3.5万人。
2012年春天,承载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铮铮建言和亿万民众殷切期待的"两会"圆满落幕。"人民需要政府的冷静、果敢和诚信;政府需要人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莫过于“上课听课评课”。  然而,惰性使然——很多教师不约而同地会选择那些好“百度”、易复制的“同一首歌”,甚至一本教案能够“涛声依旧”地用上好几年。评课时,碍于情面,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为扭转这种尴尬局面,给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组推出“点菜、共烹、网上尝”的上课听课评课活动,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  一、点菜:赶鸭子上架  很长一段时间,教研课、公开课都是教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