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学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学汉语学的累,农村汉语教师更累,虽然累了,但成绩却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在小学阶段没有上汉语课基础不扎实,或由非专业教师上汉语语课,还有家长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方法不当,所以到了初中,有的学生连汉语拼音都不会;其二,学生总是认为维吾尔语文、数学是主科,汉语是副科。其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没有听说的汉语言环境,科目多,又不主动学习。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呢?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从初一学生刚刚学习汉语时,汉语老师应该用大量的事实向学生证明,学习汉语并不是无用的,在家劳动并不是不需要汉语。例如:现在,很多家用电器的操作说明都是汉语,不学汉语就没法操作。另外,读书可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越多,人越聪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汉语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我们经常看见路标上的汉字,你问问学生,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若不知,我们把汉语学好了就明白了,举大量的实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位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如:在提问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又如:在做值日报告时,应当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开始他或许只会说一句话,时间长了,他或许能说三句、四句,不开口说汉语的学生,当他能开口说一个单词,这也是进步,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加以表扬。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起学好汉语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使他们成为“我要学习”的主体,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与接受,对人的成长也起决定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习汉语的环境更差,大多数学生都不敢大胆地学汉语、读汉语,更谈不上说汉语,这种环境对学习是不利的。只有改变目前的这种环境,产生学习动机,养成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才能有助于汉语学习。当然,汉语的新词语量不断增多,能借助教学设备来直接、快速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更强,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各种知识。比如:能通过教学图片、挂图、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都能增加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更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也能更好地加强课堂氛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四、注重情感体验阅读
  情感体验是《汉语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任何文本都是语言的作品,任何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乃至精巧的结构,都必须依靠语言才能表现出来。反之亦然,初中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领悟也要通过语言这座桥梁。因此,对文本语言的品读在阅读教学中就尤为重要。在学习语言的“听、说、读、写”这四要素中,读是汉语的第一教学法。”诵读是激活、唤起生命体验的重要途径。朗读是一种对文本再创造的感知过程,它既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一种建构、内化,同时也是文本的言语积淀为学生的语感的过程。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诱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积极地感悟和吸收文本语言,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背影》,先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下岗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再去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父爱的真情所感动,从而领会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的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惊喜的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让历史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现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提高有效性的对策分析如下。  误区之一:活动——重表现,轻体验  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在历史教学中,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任何教学活动都应
期刊
一、教师应当认真研究小学数学教材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期刊
阅读是吸收汉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汉语语口语交际能力和汉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汉语阅读中认识学习汉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汉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汉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因此在民族中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笔
期刊
一、提高汉语教师的素质  汉语教师的素质问题,是阻碍汉语教学进步的一大障碍,并且是汉语教学是否能够更深一层发展的关键。众所周知,汉语教育问题不是单一的语法学习以及单词的背记,而应该是对一个人全方位的教育。汉语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应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思维品质得到完善。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拥有更多
期刊
一、加强培养教师的特色教学  在小学维吾尔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简单、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对课堂教学的掌控程度,还能使学生都处于整体、统一的管理之下。然而个性化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既需要老师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老师加深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理解。但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想法以及个性特点,因此为了更好的施展教学方法以及展开教学活动,老师就必须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期刊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在学生眼中也是枯燥无味的,哪里还能谈得上有效呢?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环节等,而且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要符合学生心理。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这样怎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要想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单靠传授是远
期刊
一、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为了提高探究教学的效果,在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创设相应的探究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打破常规,鼓励学生自主组建小组,在课堂上可随意走动,随意与小组同学对探究问题进行讨论,以营造一个轻松的探究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教学辅助工具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为真实的
期刊
学作文是维吾尔语语文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中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中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指导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复杂的、重要的过程。我认为,学生作文指导贵在创新,贵在激趣。作文指导课上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如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学生兴趣调动了,才会给学生的自由飞翔加上强劲的双翅;才会发展学生思维,调动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一、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英汉语言结构,民族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思维差异两方面分析成人英语学习现状,旨在通过分析目前英语普及趋势,成人学习英语的困难,对应对社会需要出现的成人学习中诸多困惑提出一些启发。  【关键词】 英汉语言对比;文化差异;成人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1  对比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这门学科的形成
期刊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有巩固知识和为学习新知做铺垫的作用。然而也正是因为是“学过的东西”、是“温故”,因而也就使复习课的教学,往往因重复练习,而缺少新意;因题海战役,而显得枯燥无味。给复习课教学留下了一丝阴影。那么,复习课上,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该如何进行呢?对此,我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研讨,最终认为:复习课应该是——“理、联、练”。  一、“理”——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