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kanhaow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总结得出结论,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下面,我就联系教学实际谈谈:
  一、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要对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我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课文中用排比的手法写到“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由于环境的限制,学生没有见过火烧云,所以无法从文字中感受到火烧云的瑰丽和神奇。为此,我通过各种途径找来了有关火烧云的图片和动画,在讲解课文时,便将这些图片和动画播给学生看。图片中的火烧云颜色不同,且姿态各异,学生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图片一放完,学生便唧唧喳喳的议论开来:“老师,那种云就是半灰半百合色。”老师,我看到那片像大狮子一样的云了。“这样便使学生感知的水平大为提高。使学生动眼看,用耳听,动脑想,学习热情高涨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借助多媒体,启迪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由其年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使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鲜明形象地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小学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内容是现代的小学生没法理解和体会的,这样给学生的思维造成了障碍。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逼真的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情景即在眼前,“ 我即在情景中,”使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头脑中留下清晰而鲜明的表象,丰富其感性认识,从而成功地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如教古诗《暮江吟》时,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很难体会到古诗的意境。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古诗的内容用画面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夕阳沿地平线平铺江水中,江水一半红光闪耀,一半呈现碧绿。江边的草地上挂满晶莹的露珠。抬头看,一弯新月挂在蓝色的天幕上。此时,古诗中那生僻、枯燥的文字都变成了鲜活的画面。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思维障碍,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使原本晦涩、难懂的古诗如今变得简单明了。这时,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诗中描写的情境,学生一改过去根据注释来回答的现象,而是用自己的创造性语言回答的有声有色。
  三、借助多媒体,突破难点,体会思想感情
  小学的语文,不仅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任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使其难度大为减轻。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了红军北上抗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文中所表现的那种战争体验是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怎样才能使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小红军这种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攀着铁索,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红军的精神,我播放了电脑课件,使学生亲眼目睹了红军怎样奋勇夺桥的情景,逼真形象的突出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这时,再结合课文,学生便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受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育,决心努力学习,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因此,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减轻教学中实施的品德教育难度,突破难点,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品德素质。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科学的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使课堂生动活泼,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小学青年教师》、《河南教研》
其他文献
【摘要】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的教学与对学生概念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初中数学里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准确、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好这些概念是学好数学的根基。而且通过对概念学习获得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基本概念;实施策略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元素,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和
期刊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数
期刊
【摘要】有位教育专家曾经指出“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有价值”。本文,主要从小学生数学学困生的定义及产生小学生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从而提出一系列针对如何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对策: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改进教法,培养学习兴趣;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发挥家庭督促作用等方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  一、学困生的定义  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
期刊
小小汉字,奥秘无穷。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对于刚踏入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识字过程中也十分枯燥和抽象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大幅度增加,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共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如此大量的识字,靠机械的灌输和学生的记忆是不行的,这样会耗费太多的时间,甚至可能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找到简略、合适、有效的识字方法,那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母语的任务,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引导和传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重视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并深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后,教师还要组织必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把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效
期刊
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为了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让文言文“活”出精彩,我谈谈自己的肤浅见解。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
期刊
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探究意识  问题是学生放飞想象的钥匙。有了问题,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需要、一种渴求。  在传
期刊
农村小学由于环境的特殊性、经济上的差异,美术课的材料和城市里面孩子所拥有的美术材料有很大的差异性。那么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师如何巧妙的利用这些材料来上好美术课呢?  一、材料的选择  首先我们应先了解一些农村里比较常见的一些可以用于美术课堂的材料。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善于发现我们身边的,可以用在美术课堂的材料;并将其进行提炼,选出适合农村小学美术课的材料。通过这样的美术课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和
期刊
一、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现状一:每当学生作业出错时,考师叫他认真再读一遍题,于是学生仔细地读完题时都会恍然大悟,并不好意思地说“哎,老师,我看错了。”比如:判断题:小数点后面去掉或添加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很多学生读掉“点”字,出现错误判断。再如:0.125这个数中2在( )位,5在( )位上,共有( )个0.001,很多学生读掉“共”字,出现填5的错误,等等。归根结底,学生的出错在“读”字,没
期刊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数学又是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必需的一门科学知识,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其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和大家讨论一下我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口算是基础  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