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反思勇敢文化了

来源 :善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4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底,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1名扑火人员遇难。针对火灾救援决策,消防“问责制”以及“勇敢文化”,一些相关消防与安全技术专业人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火灾不可避免,但救援损失可避免
  问:这次火灾的主因是什么?怎样能减少森林火灾发生?
  答:户外非常依赖气象条件。按照我国的气候条件,森林火灾通常发生在清明节之前。清明节是我国降水条件的分水岭。节后降雨较多,山火或许可以被降雨或其他条件扑灭;节前天气较干燥,救火就要做综合性的决策分析,考虑气象条件的变化。大规模的火灾是气候推动的结果,此时就要判断救火值不值。火灾不可避免,但救援损失可以避免,这是一个需要权衡的结果。
  问:这次火灾遇难者多数是90、00后,消防队年龄结构是否偏低?会不会缺乏经验?
  答:过去燃料不多,消防形势不严重,所以消防工作不是很重要,使用年轻人成本低。即使是现在,大家都是谈应急(应急管理以事先预防为主),而不是消防(更专业),对消防的专业性特征认识不足。
  现在的问题是,投入大,装备好,但培训跟不上。要进入危险区域,保护必须跟上,相关培训也要跟上。过去没防护设备,自然会远离风险源头。现在装备跟上了,大家就有很大的压力到源头解决问题,危险就来了。
  而防护装备会给人一些错误的信心,降低了人体器官对外界的直接感知能力,其逃生能力或逃生欲望会被抑制,一遇意外,可能更容易出事。穿上防护装备,感觉好像准备好了,但意外发生时,可能并没有准备好,任何装备都有设计条件,不知道条件就容易滥用。
  消防职业化并非万能药
  问:这是否说明,即使有装备,我们对装备的认知还不够,对火情的判断还不足?我们的培训还不够职业化?
  答:职业化意味着,将来很长时间干这个工作,消防队员就会想办法干得更好、更适应这个岗位。过去因流动性大,消防队员只干两年,干完后可以换到其他岗位上,大家就没有提高自身水平的意识和努力,这是整体的、制度性的问题。
  通常,消防队员对安全话题很有兴趣,这是自保的必要。可好像队员对安全关注多了,就不够勇敢。这种勇敢的社会文化也会对人造成影响。社会越落后,越强调勇敢。社会越发达,越重视专业。勇敢文化容易导致当事人比“蠢”,越“蠢”越光荣,这是一种反智主义,是对消防专业化认识不足的结果。
  问:职业化就能避免消防员牺牲吗?
  答:职业化不是万能药。职业化也好、志愿者也好,都是为了提高当事人的服务意识。如果没有服务意识,或者不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过去为什么灭火效率差,也是因为非职业 社会越落后,越强调勇敢。社会越发达,越重视专业。
  勇敢文化容易导致当事人比“蠢”。这是一种反智主义,是对消防专业化认识不足的结果。化,干好千坏一个样,干嘛要去干。
  如果制度上能保证,让能干的人得到奖励,让不能干的人离开,那就会发挥职业主动性。所以职业化不是万用药,关键是怎样发动人,让他们愿意去提升自己,提供更高的服务,这才是正道。
  舆论把职业化和专业化混为一谈,好像认为职业化就一定能解决技术问题,其实是不对的。职业化仅仅是一种选择,还有其他可以做到相同效果,但很多人视而不见,因为不懂消防历史和文化。
  还有人在丑化职业化。职业化更强调人人平等,而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改变等级制度带来的好处。在此背景下,职业化概念在中国就变形了。好像一谈技术,就是偷懒;一谈专业,就是不勇敢。过去的消防队伍太多受勇敢文化的误导,在職业化的推动下必将改变。
  问:怎样去平衡、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建设职业化消防员?
  答: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人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驱赶当事人被动解决问题。安全问题具有不常见、突发性特征,也具有长期积累性、高度专业性特征,没有足够的制度保障,无法让人维持专业水平。最后就变成了问责制,谁的摊子谁负责,其实是对专业问题的逃避。
  救火决策要综合权衡分析
  问:凉山森林火灾火势突变,牺牲的消防人员来不及逃脱,有没有方法能够规避这种突发的情况?
  答:第一,值不值得救。如果不设定一个标准,动不动给他问责,那么不是逼人去牺牲吗?第二个,救火也是有代价、有成本的,要经过权衡分析。比如说,美国到了上午十点钟以后就不救了,因为空气湿度降低之后,救火难度增加。美国有个“十点钟政策”,森林火灾的救火一定是晚上和早上十点钟之前。如果过了那个时间段还没有完成任务,这时的灭火工作投入大、生效慢,反而不如不救。所以还是要相信专家,不能让外行来做决定,外行做决定往往不惜代价,那是要承担后果的。
  问:做出救火的决策,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有各种各样的线索对决策发生影响,救火要做好火场诊断。你得看具体情况,能救,或值得救,你再去救。小火,你就值得救,大火,你等一等,燃料烧光了,它自动就灭了,你不需要救。通过对现场的侦查诊断和咨询专家意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形成统一的决策,是行动的前提。
  学会宽容消防员对安全的考量
  问:消防直升机等这种远程的救援设施,是否可以减少人工去现场的危险?
  答:以人为本,是以人类社会的本质需求为出发点的。消防直升机救火效率不高,维护复杂,运行成本高,不是常规的解决办法。
  迷信技术不解决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或者说人的教育和素质。为什么有些人会异乎寻常的勇敢?很可能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现在的问题是,社会舆论总是说勇敢文化,导致不得不勇敢。
  火灾是一种极小概率的事件,火场伤亡是更小概率的事件。普及直升机救援,值得么?安全不是无价的,救援也是有成本的。
  问:您认为社会上宣传消防员为英雄,可能会给消防人员带来压力,导致他们安全意识下降吗?
  答:对。社会的期望,让他们在做决策时,也容易犯错误。美国关于消防文化的书也提到过,过去比较落后的时代,很容易赞美消防员,消防队员的失误被忽视雪藏了。
  社会发达以后,消防员成为一个职业。一方面,我们以他们为英雄,另一方面,也要调查真相,并学会宽容他们对安全的考量,把他们当做专家。过去把消防队员当英雄,较少宽容那些逃生行为。其实我们不知道当事人当时的环境,因此不能对专业问题发表意见。如果把消防工作职业化后,何时扑救,何时避险,我们会选择相信消防员的专业选择。这也代表着社会对安全的认可,代表着消防文化的进步。
其他文献
林语堂说:什么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亦舒说: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
期刊
摘 要: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显现继工业化转型之后的又一次转型特征。在自民党政权“五五体制”下,该转型过程托出了强制性经济治理、“无责任体系”政府治理,并伴有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政策的转换。为有效化解转型危机阶段政治领导能力缺位的症结,需要开启同社会演化方式相吻合的国家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发展轨迹。  关键词: 五五体制; 自民党; 国家治理; 国家体制  中图分类号: D
期刊
所谓“佛系”,并不是一个佛学名词,其实只是一种调侃。它指的是不焦躁不执著,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百态,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  “佛系青年”的诞生与热传,与和平年代、物化时期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的转化有关。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时时无所谓,日日磨洋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以阿Q自嘲,以“丧文化”为主流,最后只能是淹没于人潮、人间失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算
期刊
“慈善不只是捐款捐物,而且捐多捐少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爱。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社会风气才会真正的改变,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美好。”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以拥有财富多少去衡量的,而是对社会贡献大小去体现的。人生终极追求的是幸福和快乐,但是幸福和快乐不是因为物质的富足,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富足。”  从洗碗工到百亿富豪,3万元起步,南征北战,迅速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成为中国家居行业的领导者——香
期刊
开栏语  “慈善苑”是为公益慈善工作者建立的一张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一扇嘹望慈善的窗口。栏目主要汇集基层慈善工作信息和国内重要慈善活动动态、创新经验、人物速写等,并辅以慈善工作常识、慈善文化常识。其特点是内容丰富,文字短小,时效较强。敬请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善举录  张似龙骑行全国爱撒一路  前不久,要骑行全国35个省市自治区,边走边献爱心的骑士张似龙来到陕西省慈善协会,照例捐赠1000元善款(
期刊
電影《勇往直前》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消防员要不是最伟大的工作,那什么才是?”  3月底,四川凉山州木里县森林大火爆燃,导致31名扑火队员牺牲,让世人震惊而痛惜。 这是2015年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以来,公开报道中消防员伤亡最严重的一次火灾。  消防员担负着扑灭火灾、应急救援等任务,一旦遇到特大事故,极易导致重大伤亡,被称为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最美的逆行者”。  一场大火给予我们更多的反思:如
期刊
每一名武警森林戰士进入部队的第一堂课就是火场心理训练。这时候,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不太明白美丽的雪山和原始丛林是怎样的天堂,也不太明白大火肆虐遮天蔽日时是怎样的地狱。  这世界,总有人矢志坚守,总有人用生命守护你我安宁。  1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森林扑火就被吓得不知所措。那次大火起源四川西昌的森林,我们沿火线向东侧推进3公里左右,大火在7级乱风的作用下交叉立体燃烧,瞬间形成100多米高的树冠火。  
期刊
31名扑火英雄的离去,令人扼腕。悲痛之余,更应理性面对。防微杜渐,才能告慰先烈,珍惜追随者。本篇是在全民共殇之际,难得的一篇理性分析文章。  一位基层公务员說,在我当大学生村官的街道办事处,也曾发生过一起过火面积500亩的森林火情,确如文中所述,农村基层扑火队的装备建设,扑火能力培训等等,都差强人意,有时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烧,远距离的投放灭火弹,扑火队员也是留守人员偏多。好在森林防火一直是办事处
期刊
一场大火,令世界人民为之心痛。  当地时间4月15日晚,一场突发大火吞噬了巴黎圣母院。火灾发生约一个半小时之后,巴黎圣母院后厅尖顶在大火中倒塌。  幸运的是,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得以保存,主要藏品也已安全转移。  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大损失  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世界人民为何如此悲痛?因为它是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大损失。  巴黎圣母院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
期刊
触摸流年似火的青春,回忆百年前的五四运动,那时的血性青年,那时的思想精神,那时的激情岁月,跨越时空,依然直击人心,带给我们感动与震撼!  青春是什么?新时代的青春该如何书写?这看似简单的命题,人们却不停地在诘问,在寻找,在反思……  青春是生动的,具体的,可歌可泣的一一  当年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主与科学奔走呼号,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牺牲是青春价值的选择:  “两弹一星”元勋王稼祥的夫人,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