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在指导思想、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文章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评估 思考
  [作者简介]肖和平(1952- ),男,四川都江堰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和教育管理;邓勇(1965- ),男,四川安岳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和教育管理。(四川都江堰61183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009-02
  
  一、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内涵
  
  评估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标准,运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客体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基本任务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做出价值判断,形成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评估结论,为学校深化改革、强化建设与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推进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依据。评估的本质是价值判断,即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标准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和标准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评估的核心是建立标准(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规范学校的建设,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规范、激励、导向作用。评估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是让被评学校通过评估受益,特别是让受教育者——学生受益。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就开始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现已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全面展开。认真总结已往评估工作的经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改进评估工作,激励院校以评促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主要优点
  
  1.评估指导思想明确,以评促建“20字方针”基本落到实处。从评估工作的管理体制来看, 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主持评估工作,使评估受到了所有被评院校的高度重视,接受评估的学校都把开展评估作为一段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评估工作得到学校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等多方面的支持。这次评估中,被评学校主动性非常强,行动也非常及时,加班加点准备资料,进行整改,加快建设。从评估方案、指标体系、执行方式和评估以来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来看,这轮评估的实施值得肯定。就我们西部被评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情况来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基本落到了实处,促进了学校建设和发展。
  2.评估方案全面,特色突出,程序规范。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涵盖全面,该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指标内涵及标准、评价意见等四部分构成。包括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36个主要观测点。涉及学校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办学基础条件到学校的文化建设、办学理念、教学设施、师资建设、质量控制等都有所涉及。评估指标体系规定了评估时的具体测量对象、测量方法、衡量标准,这对评估测量的效度和信度有关键性的影响。教育部指出,本轮评估方案吸收了本科院校教学工作评估的丰富经验,“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既反映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又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从评估指标体系来看,主要突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以下特色:一是生源特色。从目前阶段看,高职教育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尤其在扩招后,生源的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测评时注意看学校是否重视灵活组织教学过程,如分层教学、学分制学籍管理等。二是重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特色。指标体系中把实践教学条件、产学研结合情况、职业能力训练等都列为重要指标,成为测评时的考察重点。三是就业特色。评估突出“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毕业生就业率,只有就业率高的院校,方有被评为“优秀”的可能。不仅注重看毕业生就业率高低,还看整个工作过程是否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如看学校是否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制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模式等。评估时注意对学校专业设置是否符合高职特色、教学计划是否符合就业需要、学生实习与就业是否有机结合、课程教学是否重视“就业与创业”内容、学校是否重视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等进行测评。四是评估程序规范。如专家现场考察评估环节,其执行的程序有一套完整的规定方式,运行已程式化、规范化,每一步的时间和测评项目、内容都有十分具体的规定。在评估实施过程中,也确实体会到本次评估方案的许多优点,如测评项目覆盖了对人才培养工作起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重视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定位和教学过程“产学研结合”特色,测评方法的可行性强,衡量标准符合现实国情等。
  3.动态评估有特色。评估过程动静结合。注重动态看问题,体现在不只是简单看材料,还采取多种动态方式进行考察和测评。专家组进校考察采用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听课、专业研讨、专业剖析、学生技能测试、查阅背景材料及文件档案(一般应提供3年来的原始资料)等多种测评方式。在此基础上,专家组经过讨论,写出考察报告和评价结论建议,离校前就考察情况与学校交换意见。
  动态评估方式主要有:一是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校园文化、学风、校风等方面进行观察,以获得相关信息;二是按学校提供的当日课表随机选择听课,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职称、年龄结构等都有所覆盖;三是专家分别主持各类座谈会,其内容各有侧重;四是组织学生专题研讨会,考查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五是根据要搜集的主要信息和半小时内答完的时间要求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六是约请相关人员(包括教师、中层管理干部、学生、职工等)进行个别访谈,以便准确掌握学校的实际情况;七是从学校建立的职业技能测试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对选出的各专业的若干名学生进行测试,由专家组成员监考评定成绩,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八是由专家组抽取1~2个专业,进行重点剖析,以增加考察的纵深度和可信度。这些动态评估方式有利于全面掌握学校情况,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4.在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高职高专学校成立几年来,特色模糊、不清晰。评估中,要评优必须有特色,由此引起了各被评学校的足够重视,促进了这些学校的特色建设。评估活动本身促使各被评学校去凝练学校特色,一些学校通过提炼,在评估中切实凸显了一定特色,而更多学校则通过评估进一步去努力凝练、展现特色。因此,评估活动对推进学校特色建设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现行高职高专评估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1.合格评估与选优评估是否可以“合二为一”。这一轮评估是合格评估与选优评估合二为一,同时进行。从评估的运行实践来看,合格与选优评估合二为一,造成了许多问题,不少学校为争夺优秀,不择手段,也有许多学校为评优采取了等的方式,等到有优秀指标了才去参与评估,这种种现象的出现,使以评促建的方针发生了转移,影响了合格评估,淡化了以评促建的主题,淡化了评估本身的职能和作用。高职院校在我国建立时间很短,绝大多数院校建校只有六七年的时间,现在就评优,意义不大,在合格评估后再选优才是合理的。对高职院校来说,这一轮评估应是合格评估,从我们所看到的学术争论来看,大多数学者也都主张本轮评估应限于合格评估。同时,为规范高职院校的办学,合格评估应加快进度,达到年限就评,该评的学校都要及时给予评估。选示范高职院校,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不一定先要评估且取得优秀再遴选。
  2.评估中“软件”与“硬件”应真正做到辩证统一。理论上,评估体系和运转方式都力求全面,要求软件、硬件统一,但在评估实践中并未真正实现。从评估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突出,评估时软件建设并未引起专家们的足够重视,对软件评估的灵活性也较大,软件的评估没能和整个评估体系相统一。实际办学中,各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管理措施等软件建设都有着较大差异,但评估中却未能较好地区分出来。这说明对软件的评估还值得商榷,需要细化甚至量化,提高区分度,使其能真正通过评估去规范和推动高职院校的软件建设,进一步实现软件和硬件建设的协调和统一,促进高职院校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
  3.可操作性中的人为操作要“去伪存真”。一个评估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做得太理想化,在实际中是肯定难以操作的。但操作的主体是人,人为的操作,难免会出现假象,会出现人为可钻的空子。因此,如何做到操作中的“去伪存真”,是评估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如动态评估中的专业研讨很有特点,为保证可操作性,做了许多具体规定。但具体实施时,专业研讨却偏离了主要观察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及表达能力的主题,成为主要考教师、考安排的一项测评活动。通过这样的专业研讨想区分不同学校学生的能力强弱是不可能的,它实际反映的是不同学校的教师水平和安排情况,观察的是学校组织这类活动的能力。专业研讨活动评价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关键能力和水准的真正目的没能实现。又如专业技能测试,学校提供被选学生,由专家抽样,这种抽样调查结果在不同学校间有多大差别,现在没得到数据。不过,由这种形式可推断,由于学校的“操作”,不同学校间不可能有多大差别。评估指标的可操作性,使许多指标变得可以人为处理,给造假者以机会,也就使得评估结果掩盖了许多问题。因此,在评估中,专家必须掌握主动权,不受被评学校提供的资料和数据等的限制,扩大随机取样的面和测评面,如专业解剖,江苏省在评估中,解剖的是六个专业,而不是一般所采取的解剖两个专业,即一个是学校提供的专业(这种专业一般是该校的优势专业),一个是新办专业,这样的测评,其可信度无疑就要高一些。
  4.特色提炼与教育创新的由表及里。特色与创新的测评比较表面化,因为学校要评优必须有特色,被评学校于是千方百计找特色,为评优而评优,很多学校的特色在评估时都被专家组否定,然后再由专家组来界定和提炼,专家组进校仅几天,就能确定该校的特色,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特色评估成了一个套路,通过学校本身依托的行业背景及骨干专业去确定学校特色。评估指标体系中对特色的释义为: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是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而创新是指针对人才培养各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性工作的综合,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趋势所作的前瞻性研究和实践。我国的高职院校建立时间尚短,学校的文化及特色的凝练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在评估中提出过高要求,反而会挫伤学校的积极性。因此,特色与创新评估不应提得过高,要根据高职院校实际,重点是通过评估来促进各高职院校重视和凝练自己的办学特色,实施创新教育,从而达到特色提炼与教育创新的由表及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卿中全,刘跃南.试论正确把握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导向——广东6所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实践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3]洪志杰,叶兵.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系统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4]陈良政,程川吉.与时俱进改进高职高专评估工作[J].职教论坛,2004(9上).
  [5]温景文.高职高专评估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及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2).
其他文献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无模板剂ZSM-5分子筛,考察了制备工艺对无模板剂ZSM-5分子筛结构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傅立叶变换-
<正> 几年来,在心理学基本理论的领域内,展开了心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的讨论。这一讨论,对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实践的观点被引进到心理学领域的时候,使心理
为了确保主要通风机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针对阳煤一矿运行的5台主要通风机的通风阻力现状,利用阻力测定得出各主要通风机阻力主要分布地点,制订通风系统优化(降阻)方案,并
介绍了通风机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通风机监控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升级,并在桌子山煤矿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测试表明:该监控系统各项性能运行良好,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能对
教育统计学使用电子计算机作统计分析,在国内是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叶佩华教授首倡的。为供有电子计算机的读者应用。叶佩华教授编写的常用数理统计计算程序库,本刊从这一期起
期刊
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的现状和监测需求,提出一种机电设备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振动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处理,最终实现对机电设备工作状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混凝土大坝在施工及运用期间极易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对结构安全和正常运用产生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形成有赖于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三元学分制就是高职学院在学分制改革中,将原来单一的学分形式分解为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和综合素质学分三类学分来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制度。  [关键词]高职 三元学分制  [作者简介]陈忠林(1969- ),男,湖南攸县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湖南株洲412001)  [中图分
普通话对于高师生而言,是再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高师普通话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三方面探讨教
调整课程设置,使之适应专业需要及市场需要。医学美容培养的学生将面向社会各级医疗美容机构及其它美容机构,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与培养目标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