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探讨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uoqiangs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研究分析了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基本现状,对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系统探究核心目的是通过保健利用率、家庭收入、知识知晓率等因素的分析,提高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机制,从而为社区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提供良好支持。
  关键词: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探究
  在社会保健问题管理中,儿童卫生指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程式化进程的发展导致流动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其保健问题也逐渐突出,这种突出性的问题影响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因此,在现阶段社会经济运行及城市进程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构建完善性的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机制,全面解决社区内流动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化管理策略的设计,为社区流动儿童保健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保健工作的稳定创新。
  ● 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内容分析
  (一)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运行及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得到了迅速提升,儿童保健工作的构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社会背景下,人口的频繁流动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其作为弱势群体之一,其保健管理工作的构建成为社区工作所面临的全新挑战。在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工作设计中,其存在的矛盾主要有基本结构矛盾、投入生产的矛盾以及基本的结构性矛盾。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社区中的流动儿童居住相对分散,所以难以进行集中性的管理,在这种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条件以及抚养人所受教育的影响,会对儿童核心观念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制约,而且,对于一些抚养人员而言,他们在教育中缺乏专业性的喂养观念,导致大部分人忽视了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因此,在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社区流动儿童保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范围
  对于社区流动儿童保护工作而言,其所针对的保健对象为1-6岁的儿童,相关的保健人员需要通过对儿童不同心理特点以及生理发育状态的分析,构建科学性的保健服务机制,通过对流动儿童生理缺陷筛选管理、生长发育监测以及早期综合发展等内容的分析,进行早期行为发育的评估、流动儿童免疫规划以及常见疾病的治疗防治,提升儿童保健管理的核心目标,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优化设计提供良好支持[1]。
  ● 社区流动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管理相对较难
  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构建的过程中,由于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这种流动性出现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季节性、经济发展形式 以及区域发展形态等内容的限制,导致家庭变故,所发生的儿童流动问题。同时,在流动儿童管理的过程中,其输出地以及流出管理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导致他们无法回到原籍,并不能实现流动儿童管理的跟踪。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造成了社区中流动儿童管理难的问题,为保健工作的构建带来了制约。
  ● 社区流动儿童保健意识难以确立
  社区流动儿童保健工作构建的重点是家长,在以往管理经验分析中,少数的大中城市或是发达地区中儿童的流入时,其家长会主动与当地的儿童保健机构进行联系,从而寻求健康的指导及监管,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地区或是偏远地区的家长而言,却缺少与儿童保健机构的联系,这种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差,因此,缺乏必要性的科学育儿知识。第二,保健需求相对较低,一些家长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要不生病就不用进行体检。第三,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由于家长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在儿童保健中不愿花钱给子女体检,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为保健工作的设计造成影响。第四,一些家长忙于生计,导致无法及时按照约定对儿童进行体检,使社区流动儿童保健工作难以开展[2]。
  ● 健全性管理体系的构建相对较难
  在城市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的背景下,流动儿童的出现使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难以建立。由于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缺少稳定性以及信息跟踪性的内容,导致儿童保健机构无法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而且,各个区域之间,由于保健工作构建的差异性,导致区域发展中缺少动态化的信息交流机制,使上级部门难以进行科学化的考核及监督,这种问题的出现也为就为流动儿童健康管理机制的明确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出现了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真空性问题,使流动儿童成为疾病的高发人群。
  ● 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措施优化
  (一)强化流动人员管理的力度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各医院预防保健工作构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所在区域的人口进行摸底调查,并及时与办事处、派出所进行联系,使社区人员及时、全面的掌握本社区流动的基本状况,核实流动儿童的数量,同时对社区中的孕妇进行跟踪调查,使儿童在出生时,办理服务卡,构建完善性的档案服务管理体系,例如,在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儿童预防接种程序》的规范执行,提升社区保健工作人员对保健工作的认识,为工作项目的强化提供稳定支持。
  ● 构建完善性的流动儿童登记、转入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在流动管理工作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性的信息等级管理机制,并根據《母婴保健实施办法》、《关于城乡儿童保健工作的要求》,并在流动儿童办理接种证时,通过对儿童保健手册的构建,可以利用卫生服务进行儿童健康状况的分析,而且,在健康危害工作设计中,需要将卫生服务作为基础,稳定改善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同时,在儿童营养状况分析中,需要通过营养情况、疾病情况以及精神心理发育指导策略的优化,进行原因的分析,同时在保健工作设计中,也需要将儿童的智力开发、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指标进行分析,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 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
  伴随幼儿园区域发展问题的分析,需要将儿童预防接种率、婴儿健康体检率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提升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知,全面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及稳定发展。因此,在幼妇保健机构发展中,需要将社区的育龄妇女的孕期、产期及教育作为合理优化,并为社区专业管理体系的优化提供支持。例如,在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中,需要开展多元化的宣传渠道,为流动儿童的父母提供专业性的宣传资料及书籍,并增加儿童家长对卫生知识的认知,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保健工作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为儿童提供全方位、专业性的需求[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区流动儿童保健工作设计中,需要将区域的发展现状作为基础,优化项目的管理策略,为流动儿童保健工作的优化及设计提供稳定支持。同时,在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工作设计中,需要构建完善性的保健管理机制,强化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识,为管理工作的强化提供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 章哲强,金宇.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与挑战[J]. 社区医学杂志,2015,(06):80-83.
  [2] 杨继松,廖超平,吕晓男,等. 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路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药科学,2016,(06):213-215.
  [3] 高鹏龙,秦桂秀,郭玉丽等. 南宁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5,(05):6-8+31.
  作者简介:张善芸(1964-),女,江苏省宝应县人,民族:汉,职称:副主任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儿童保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治疗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
摘要: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分析影响成人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有效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论:通过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克服影响穿刺成功与否的各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  留置针因其管壁柔软、对血管损害小,且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静脉通道的畅通,并在出现各种突发情况时可随时输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为53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通过盐酸氨溴索与猪肺磷脂二联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入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
目的 探讨超声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48例患
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朝阳小学,满是小碎石的土操场上,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在进行“带球过树”障碍训练。学校没有专业的训练设备,操场边上的几棵柳树就成为他们练习过人的天然障碍。这支农村小学足球队曾代表山西参加全国“希望工程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是山西唯一一支被选出的球队。  这支足球队成立于2004年,队员12名,平均年龄在10至12岁,他们踢过很多场比赛,也曾多次取得不错的名次,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我院2014年11月份至2016年11月份期间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