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互会八十年代的经济战略

来源 :国际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之交,在经互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合作中以及在东西方经济关系中,出现了新的形势。这种形势要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尽管各国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别,但是可以说,这方面的重大变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经济进
其他文献
大多数在经济管理方面具有实践经验的观察家,都会在原则上同意施密特对当前世界经济状况所做诊断的绝大部分论述,并且强烈支持他要求西方各国共同刺激需求的呼吁。但是,几个
官方的1982/83年度统计数字和1983/84年度估计数字(该年度已于6月30日结束)表明孟加拉国的经济情况已经有了稍许改善。孟加拉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据官方估
过去几年发生的种种变化至少使大多数有识之士开始考虑出现一次严重萧条的可能性。尽管如此,大多数经济学家依然认为,这种大萧条不可能再次发生。总的说来,他们所持的主要理
如果不首先弄清他们过去的经济和社会历史如何造成了他们现今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就不能指望为蒙受着不发达苦难的世界大多数人提出适当的发展理论和政策。但是,大多数历史学家
石油冲击后的十年今年10月,将迎来所谓的'十月革命'第十年。我认为,从那时以来的十年中,世界经济被经济动荡的乌云所笼罩,不曾有过晴朗的年头。不过,根据经济合作与
今年6月5日,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诞生100周年。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为此组织美国的弗里德曼和萨谬尔逊、奥地利的哈耶克、英国的希克斯这四位
1.总的问题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那一场大辩论,即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取消市场、竞争和传统市场指导机制的情况下能不能建立有效管理和核算的问题,已由计划经济在实践中加
在经历了过去十年所发生的事情之后,人们就更容易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凯恩斯的著作了。他实质上是一位货币经济学家;他的著作是我们时代货币革命的一种智慧的反映。迄今为止,
当代人口形势的潜在危险,并不是简单地在于全球居民在未来二十年内几乎要增加一半,到2000年达到62亿人,而是在于那些令人极为担忧的状况:人类在进入自己历史发展的新的一千年
通货膨胀(不论是外来的还是国内的)从1978年起开始扩展,到1979年继续保持令人不安的高水平,除少数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影响。对1975年以来一些国家的资料所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