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领域中光谱学技术进展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的变化不但影响着现在和未来的世界,而且一直是国际科学前沿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环境光谱学监测技术利用光学中的吸收、发射、散射以及大气辐射传输等方法,通过建立特征因子指纹光谱数据库和定量解析算法,获取污染物的特性,可用于空气质量、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自动监测,具有实时快速、高灵敏、监测范围广等优势,是当今国际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技术。目前形成了以激光雷达技术、差分光学吸收光谱学技术、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光谱学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技术等为主体的一系列环境监测技术及
其他文献
测试GGG晶体板条的激光性能,并在高功率泵浦下对板条的热聚焦效应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 钙钛矿量子点CsPbX3(X=Cl, Br, I)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在室温下合成了稳定的CsPbBr3/Si3N4绿色荧光粉并将其应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激发和发射光谱(PL、PLE)等分析测试手段对CsPbBr3 量子点和CsPbBr3/Si3N4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及光谱特性等进行了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CsPbBr3/Si3N4绿色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水稳定性、色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
针对分段光辅助微波频率测量实时性不足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改善实时性的光辅助微波频率测量方法。被测微波信号从上下两支路通过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同时对两路不同波长激光进行调制,调制输出激光经过单模光纤、光电转换器还原出微波信号。设置上下支路DPMZM 的相位偏置电压,使上支路频率测量范围大,下支路频率测量范围小,在电域分两步计算处理得到被测微波信号频率。该方法避免了装置的调整及重新校准,从而实现更好的测量实时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装置在4.3~18.7 GHz的频率范围测量时间小于70 μs
专门经营制造采用光电控制的目视检查用自动化机器的日本京都竹中系统机器公司,最近开始出售一种采用激光的“磁带缺损检测装置”。
期刊
期刊
Pre-operative X-ray mammography and intraoperative X-ray specimen radiography are routinely used to identify breast cancer pathology. Recent advances 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have enabled its use for the intraoperative assessment of surgical
应用太赫兹技术对大气中动力学直径小于25 μm(PM25)的细颗粒物进行了定量研究。 PM25质量和太赫兹吸光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086。 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可证明随着PM25质量的增加, 与吸收系数存在相似的趋势。 为了提高预测精度, 采用偏最小二乘, 支持向量机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对PM25进行定量研究。 与单一的线性模型相比, 统计模型具有较大的预测相关性和较小的误差。 对于神经网络模型, 训练集与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999和0016 mg, 0
调整相干光束阵列中单元光束的线偏振方向可以得到近似的径向偏振光,但其特性与理想的径向偏振光存在差异。基于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理论,利用数值方法对径向偏振相干光束阵列的深聚焦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实际应用中较为关注的主要参数,即焦面上轴向偏振场及总场主瓣宽度、轴向偏振场的纯净度及产生效率。结果表明,与理想径向偏振光不同,径向偏振相干光束阵列的深聚焦场在焦面上会出现角向偏振分量。采用单环排布并使光束紧贴透镜瞳面边缘,可以产生质量更好的轴向偏振场。对于单环排布阵列,增多光束数目对轴向偏振场及总场
基于半导体硅电导率的可调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短线(CW)和圆形开口谐振环(SRR)的可控电磁诱导透明(EIT)结构,实现了对电磁诱导透明(EIT)效应的主动调控。研究发现,当半导体硅的电导率为1 S/m时,透射谱在1.33 THz附近呈现出透射率约为94%的窄透明窗口。当电导率为5000 S/m时,透射率变为58%;当电导率为15000 S/m时,EIT效应基本消失,调控效率达到了66%。利用耦合模理论对不同电导率的透射谱进行拟合,发现拟合曲线与透射谱非常吻合,这表明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是一致的。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