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ADC值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早期监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4年12月到2006年10月2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放化疗过程中不同监测时间点(包括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手术前)肿瘤ADC值.以放化疗前肿瘤的临床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比较,以T分期是否降低为标准,分为治疗效果较好的T-降期组和治疗效果较差的T-未降期组.应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肿瘤ADC值变化情况.结果 26例中,T-降期组和T-未降期组分别为12和14例.T-降期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手术前ADC值分别为(1.10±0.13)×10~(-3)、(1.32±0.19)×10~(-3)、(1.35±0.13)×10~(-3)和(1.32±1.00)×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20,P<0.01).T-未降期组在治疗后第1周ADC值由(1.16±0.16)×10~(-3) mm~2/g升高至(1.23±0.13)×10-3 mm~2/s,升高不明显(P>0.05),在治疗后第2周ADC值继续升高至(1.30±0.16)×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3,P<0.01).用治疗后第1周肿瘤平均ADC值升高程度11.6%作为诊断直肠癌T分期是否出现降期的指标,诊断敏感性为75.O%,特异性为78.6%,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78.6%.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95%可信区间为0.583~0.964),具有中等诊断价值.结论 ADC值具有作为早期监测直肠癌放化疗疗效影像学指标的可能性.治疗第1周肿瘤平均ADC值变化对于区分放化疗反应性较为敏感,可以作为有效的时间监测点。
表观扩散系数值评价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摘 要】
:
目的 探讨ADC值对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早期监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4年12月到2006年10月2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放化疗过程中不同监测时间点(包括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手术前)肿瘤ADC值.以放化疗前肿瘤的临床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比较,以T分期是否降低为标准,分为治疗效果较好的T-降期组和治疗效果较差的T-未降期
【机 构】
:
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医学影像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医学影像科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0年4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在所有非常规可再生能源中,小水电是“最高密度”的能源,在全世界此类能源中,小水电的发电量占首位,全球小水电的装机容量约为50 000 MW,而蕴藏量约为180 000 MW.
得克萨斯州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其合作机构和承包商依照1997年得克萨斯州立法会通过的参议院1号法案,正启动一项在全州范围内建立可用水量模型(WAM)试验项目.水权分析软件包
目前多数研究显示,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等途径单次给予镇痛药物及患者自控镇痛(PCA)等常用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对产妇产后泌乳功能不仅无明显不良影响,
目前在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中,腹腔化疗已被广泛用于临床,且已收到了相当好的疗效,特别在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腔化疗在控制肿瘤复发转移、改善预后方面起了主要作用。
电站取水口复杂冲沙廊道系统的冲沙孔孔前漏斗范围往往随冲沙流量增加而增大,但相应地,冲沙孔与廊道连接过渡段的压力则迅速减小,并出现较大负压,简单的调度运行方式很难使这种复
太浦河是黄浦江上游重要水源地之一,水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本文调查分析了太浦河水质、浮游生物、水生植物沿程分布特征,并结合岸边土地利用对河段进行了水生态分区,针对性地
产后1年内,由于子宫复旧和哺乳因素,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发生较大变化.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可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目前国内外主要产后避孕方法包括哺乳期闭经避孕法(LAM)、屏障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