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甲泼尼龙联合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44例、B组45例和C组45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取抗病毒、抗感染、降颅压、退热、补充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A组患儿给予甲泼尼龙2 mg/(kg·d),连续3d;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续5d;C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1000 mg/(kg·d),连续2d.观察三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的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患儿退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4.09±2.01)、(3.54±1.48)d和(3.27±1.74)、(2.35±1.51)d,均显著少于A组的(4.85±2.16)、(3.92±1.6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2周后的脑脊液转阴率和皮肤疱疹愈合时间相当.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93.3%(42/45)、95.6%(43/45)比81.8%(36/44)](P<0.05).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确切,使用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治疗时症状改善更迅速,可有效缩短病程,阻止疾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皮下注射及口服短效避孕药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术后辅助药物治疗,GnRH-a组29例,避孕药组27例,观察各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缓解率、累积复发率、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鼾症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鼾症患者术前多并存血流动力学障碍包括持续性的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肌缺血等[1],治疗鼾症患者的手术方法主要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手术要求患者术后尽早拔管及减少拔管应激反应所致的术后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盐酸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为阿片类μ受体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