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密技术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经与互联网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此同时,安全威胁也就会随之而来.所以,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安全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计算机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安全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目前,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智能电网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已经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对智能电网的探索已经演进到试点和应用阶段.而我国通过近几年
目的探索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职业环境暴露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EF)的影响。方法孕妇来自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出生队列(The China-Anhui Birth Cohort Study, C-ABCS)人群,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 084名孕妇及4 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
视网膜神经元的损伤和修复与神经性视觉损伤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精准诱导干细胞分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移植为青光眼和视神经退行性病变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总结干细胞的应用分类和RGCs发育特性,分析干细胞定向分化RGCs的诱导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干细胞替代治疗受损RGCs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17,53:381-385)
期刊
通过对超声、渗透等检测方法的比较,针对方钻杆本体的特点,选择了磁记忆探伤法作为检测方钻杆本体的一种方法,并证明了这种方法在方钻杆无损检测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Accor
目的 探讨不同视网膜细胞上清液对由胚胎干细胞诱导的神经细胞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 对拟胚体分别使用视黄酸(A组)、视黄酸+鼠视网膜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B组)、视黄酸+人胎儿视网膜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C组)进行次级诱导.在诱导后5~21 d,对各组中的细胞分别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分析.结果 诱导后5~21 d时,各组细胞钠电流变化均不明显.A组细胞钠通道呈爆发状的放电现象;B组呈现短促而频
期刊
基因编辑是一项应用核酸酶识别并剪切特异性基因组DNA序列,导致DNA双链断裂后利用细胞内的DNA修复途径,如非同源末端连接、同源定向修复等,插入、替换或删除靶基因的技术。人类遗传性眼病和有眼部表现的全身遗传性疾病有600余种,其中大部分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且无有效治疗方法。应用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改变动物基因组,建立眼部遗传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可以明确目标基因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遗传性眼病的发病机
目的 研究视网膜干细胞冻存复苏后的成活率及再培养后的增生分化特性.方法 对胎龄17 d Long Evans的大鼠眼视网膜干细胞进行分离与体外培养.利用无血清培养基短期体外培养大鼠胚胎来源的视网膜干细胞,将传代三代后的视网膜干细胞以冻存液[体积分数为80%的改良基础培养基(DMEM)/F12,10%牛血清白蛋白(BSA),10%二甲基亚砜(DMSO),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ng/m